清華總裁班34學員眾籌餐廳破產,連虧3年還欠300萬

1

Sponsored link

最近看到一條讓人哭笑不得的新聞,說是清華總裁班34個同學一起眾籌開了個餐廳,結果由於經營不善,在連虧三年之後倒閉了,還欠了供應商300多萬。

這消息一出來,網友們那是討論得熱火朝天。

有的說是不是清華這個總裁班培養學生有問題,一堆“磚家”又在“毀”人不倦;

有的就說,“總裁”們到底是不是來學習知識,還是為了總裁來報的總裁班;

還有的就是針對於餐飲行業複雜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這個“瓜”甜不甜我們先別理,我們需要知道的是,這一次的事件對於躍躍欲試、準備“下海”的待創業者跟創業新手來說,其實是一個“及時”的提醒。

因為它把創業新手容易進入的兩個誤區,用最簡明扼要的方式給大家指了出來。

清華總裁班34學員眾籌餐廳破產,連虧3年還欠300萬……

▲網上部分評論

2

哪兩個呢?這第一個,就是“眾人拾柴火焰高”。

Sponsored link

在中國,有關群體作戰的成語就有好幾百個,大家也都普遍相信,人多力量大,多一個人多一份力,只不過,作為一個初期的創業團隊,真的需要這麼多人嗎?

一個好的初期創業團隊,兩到三個主要創始合夥人是最好的組合。為什麼這麼說呢?

假如是一個人去創業,他獨攬大權,公司難免會成為一言堂,因為一個人的思維總是有盲區的,一個人的決定難免會有失公正;

而如果一個團隊有七到八個的聯合創始人,甚至有34個,那意見就很難統一,一加一反而會小於二。

更何況34個學了清華的管理精英呢?

第二個,很多人會認為擁有人脈+資源=企業能夠安穩度過創業初期。

有很多的創業者,總喜歡把自己所擁有的人脈跟資源當做資本,可惜的是,大部分創業者,把人脈跟資源的作用放得太大了。

就比如說這個眾籌餐廳的34位發起人,我相信他們每個人都很出色,每個人擁有的豐富人脈和資源不會比誰差,但恰好就是這些個資源受到各種因素限制,很難轉化成餐廳的業績,能讓它維持下去。

畢竟,創業最重要的應該是執行力、學習能力強的團隊,能夠打動客戶的產品和服務,這才是成功的關鍵所在。

清華總裁班34學員眾籌餐廳破產,連虧3年還欠300萬……

▲事件相關新聞

3

Sponsored link

看了這兩個誤區,可能有些人會說,你看,這麼多個總裁開個餐廳都破產,更何況是我們這些學歷、能力都一般的普通人呢?

其實各位,真沒有必要這麼悲觀,作為創業新手以及準備下海的准創業者來說,要先想好:如何在創業初期,防止自己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或者換個說法,如何把一手爛牌越打越好。

而關於打法,有三個建議,分享給大家做參考。

首先, 千萬不要平分股權。

平分股權,是創業初期最常見的錯誤,只不過這一般都是創業新手容易踩到的坑,這些經驗豐富的總裁班學員們,怎麼也會犯這樣的低級錯誤呢?

簡單來說,那就是三個和尚沒水喝,大家出資相同,股權相同,誰願意多出點力呢?

這34個精英合夥開餐廳,每人出資20萬,每人持股2.94%,看上去很平等,但對一家公司,特別是一家初期創業的公司來說,大概沒有比這更糟糕的股本結構了吧?

這樣的股本結構,意味著沒有一個人是大股東,也沒有一個人能擔起餐廳發展的大任,擔得起這個大旗。

畢竟人性就擺在那。你看大家股權都一樣,利益我要跟別人一樣多,做事我要跟別人一樣少,長期以往,最終達到一個誰都不出力的狀態。

清華總裁班34學員眾籌餐廳破產,連虧3年還欠300萬……

▲華清緣主題餐廳股東平分股權每人認繳20萬元

4

Sponsored link

其次,不要進入自己不擅長的領域。

有句話叫隔行如隔山,在其他行業呼風喚雨的人換了一個行業,不一定就能玩得轉了。

你看,這些總裁班的學員雖然資源豐富,但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有些可能也來自於餐飲行業,只不過其中的大部分人之所以選擇做餐廳,可能是一種跨界行為。

所以說,專注是創業者的一項優良品質,如果你樣樣都做,不代表你樣樣都能做精做強。

舉個例子,我曾經接觸過一些規模很小的軟件公司,雖然體量不大,但是它們樣樣都做。

雖然這種“多元化”的情況在每個行業都很常見,但每年都會有大批的中小企業,因為分散優勢資源,沒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裡,面臨破產、倒閉的局面。

當然,這也不是說多元化就一定不好,而是多元化要圍繞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來展開。

比如說我是做裝修材料的,我就必須得先把我的主打競品打造成我的核心優勢,成為我的一個流量入口,再來想怎樣利用這個競品,來擴大我的業務範圍。

清華總裁班34學員眾籌餐廳破產,連虧3年還欠300萬……

▲清華總裁班34位學員眾籌開的餐廳——華清緣主題餐廳

5

最後,創業不是興趣,且創且珍惜。

Sponsored link

我們不妨回過頭想想,這34位精英聚在一起,真的是為了開個餐廳嗎?

根據北京海淀法院的公開信息顯示,債務人成立公司的想法,最初是在微信群裡發起的,群裡一百多號人,都是清華總裁班07年至13年不同班級的同學。

在這裡,請允許我在這裡想像一下,突然有一天,群裡有學員在起鬨說,咱們有人有資源,要不咱們搞個眾籌,開個餐廳吧。

響應的有四五個,附和的有六七個,發起項目的熱心學員開始張羅。礙於面子,群裡一大半的人都給了情面做了股東,說簡單點,每個人都想做甩手掌櫃。

也就是說,這個餐廳本來就是礙於情面的產物,一來沒有核心人物打理,二來模式老舊,三來大家一開始聚在一起熱情高漲,但是後面熱情一散,甚至有人都不記得自己在那交過這二十來萬。

當你把創業當成副業或者興趣,你說它要是不倒閉,那還真是挺難的。

清華總裁班34學員眾籌餐廳破產,連虧3年還欠300萬……

▲北京海淀法院發佈的破產通知

6

可能有很多吃瓜群眾在看到這起事件之後,會開始各種各樣的冷嘲熱諷,認為交了那麼多錢學習有什麼用?餐廳開得還沒有我這個沒那麼高學歷,沒學過總裁班的好。

但實際上,這樣的想法是不是會顯得過於片面?

商業如戰場,你比別人多掌握一份知識,就比別人多一份資本,在專業知識跟稀有物種一樣稀缺的今天,學習無用論的存在,才是阻礙企業、阻礙社會發展的最大的弊端和障礙。

Sponsored link

學習之於每一位企業家,都是有益的,只不過每個人的應用方法各不相同,把所學知識結合實際情況,做出最適合企業本身的商業決策跟打法,不就是我們學習的目的所在嗎?

對於這樣的事件,正確的言論並不是肆意嘲諷和調侃,而是應該以此為鑒,來獲得一些對於創業者個人、企業本身、社會都有利的經驗和教訓。

因為走錯一次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這條路上,有太多看不見的惡意跟黑暗。

希望這個社會,能給這些走得正、行得直的創業者跟企業家們,多一點點的關心跟諒解。

創業維艱,與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