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老闆思維”的員工,才是自己人

A從事HR工作多年,經驗豐富且專業能力強,剛剛跳槽到一家公司任HR總監。上任之初,他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計劃,大刀闊斧地進行了一系列人力資源改革。但在實施中老闆多次對他的工作提出質疑,認為一些做法不妥當。在溝通中老闆指出,A工作態度和專業能力還不錯,但總是習慣於以職業經理人的視角看問題,做事缺乏“老闆思維”。

Sponsored link

有“老闆思維”的員工,才是自己人

比如,A制訂了精細的績效考核方案,針對每個崗位設計了KPI指標,從每項工作任務、每條崗位職責、日常行為、態度等各方面事無鉅細、全面考核,實行日記錄、週匯總、月考核、季度評價等一系列考核措施。但老闆認為搞得太複雜了,使管理者和員工在績效管理上浪費了很多精力,管理成本太高,而且過度考核抑制了員工的創造、創新意識,對企業來說是得不償失的。再比如公司長期存在的社保繳費基數過低、部分員工未交社保的問題,確實是很大的潛在風險,但A沒有從多樣化僱傭方式、調整人員規模、提高人均勞效等因素出發,制定系統、穩妥、分步實施的解決方案,只是從風險防控的視角考慮,機械地採用規範社保繳納的方式解決問題,短期內給企業增加了很大的人工成本負擔。

B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作為營銷總監他幾乎將全部精力放在市場拓展和客戶開發上,簽約額和發貨量大幅增長,但回款力度不夠,而且為了拿下訂單在合同回款條件上對客戶過分讓步,導致現金流出現很大問題。老闆指出這個問題後,他覺得很委屈。如果他能以“老闆思維”看問題,就會意識到現金流對企業來說有多麼重要,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生死存亡,他就不會盲目地拿訂單、簽合同。

有“老闆思維”的員工,才是自己人

什麼是“老闆思維”?

普通員工想的是如何把事情做好,而有老闆思維的員工想的是如何“多快好省”地把事情做好;

普通員工想的是如何把工作完成,而有老闆思維的員工想的是完成工作能給企業帶來什麼、能為企業創造多大的價值;

普通員工做事的依據是“崗位職責”,完成自己的職責就OK了;而有老闆思維的員工凡事考慮結果、後果和效能,處處考慮是否能給企業帶來利益、避免帶來損失;

有“老闆思維”的員工,才是自己人

普通員工是典型的打工者心態,遇到困難就後退,幹不好就換個東家;而有老闆思維的員工把工作當作事業,從不考慮後路,遇到多大的困難也不會退縮;

普通員工想的是做好工作自己能得到什麼,看重的是短期利益;而有老闆思維的員工想的是通過努力使個人和企業都獲益,更關心兩者的長期發展。

Sponsored link

 

顯然,在老闆看來,普通員工永遠不會是自己人,只能是馬仔、打工者,因為他們和老闆不是一條心;而對這些有“老闆思維”、忠心耿耿的員工,有什麼理由不把他當作自己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