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崩盤的時候,是尋找“便宜貨”的最好機會。約翰·鄧普頓,便是靠著極度悲觀原則,成為20世紀最著名的逆向投資者。
“極端悲觀原則”
有一個故事可以恰如其分地概括鄧普頓的投資理念:
1939年9月,希特勒入侵波蘭的消息爆發,當時鄧普頓正坐在曼哈頓洛克菲勒廣場的辦公室裡。很明顯,這將導致一場全面的戰爭。
彼時的鄧普頓剛剛進入華爾街一兩年,絕對說不上是一個百萬富翁。於是,他借入了資金,以每股1美元或更低的價格分別買入了104家公司的100股股票,其中包括34家破產的公司。四年後,整個投資組合的價值上升至4萬美元,只有4隻股票變得分文不值。
後來,鄧普頓在採訪中被問到是什麼促使他做出這樣的投資決策,他答到:在戰爭期間,所有過剩、無利可圖的商品都會變得稀缺且有利可圖。
鄧普頓擅長在極度悲觀的環境下尋找那些被低估的股票。1978年,鄧普頓開始買入福特的股票,當時這家公司似乎正瀕臨破產,其股價在2美元左右。即使在1981年福特跌至1美元左右,他仍在繼續增持。幾年後,鄧普頓被證明是正確的——到1987年,福特股價漲至15美元。
開創了全球投資的鄧普頓,即使跨越國界,他也遵循著同樣的原則。他是第一個發現日本戰後經濟潛力的西方投資者。
鄧普頓在20世紀60 年低開始在日本投資,當時西方投資界普遍認為這是一個新興市場,風險過大。然而,鄧普頓發現,日本股票的市盈率僅為其預期收益的4倍,而同期美國股票的交易價格為19.5倍。而且,在日本經濟增長速度超過美國時,這個市場的大多數股票成本要比美國股票平均低80%。鄧普頓很好地抓住了這個機會,並在1989年日本股市估值達到頂峰時大幅減持。
複利的威力:穩健先生和聰明夫人
在鄧普頓的投資生涯中,有一句話他反复提到,“街頭濺血是買入的最佳時機。”
鄧普頓的孫女勞倫·鄧普頓在書寫這位傳奇基金經理的《鄧普頓教你逆向投資》一書中舉了這樣的一個例子說明:
假設有兩位投資人——穩健先生和聰明夫人,兩人都有10萬美元的積蓄,並在1987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將這筆積蓄投資於股票經紀賬戶。穩健先生在1987年10月16日星期五下單買入價值10萬美元的通用電氣(GE)股票,而聰明夫人決定在周末仔細考慮一下,週一才下單。
就在10月19日週一,這兩位投資者震驚地發現股票市場出現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單日跌幅,道指在短短一個交易時段就下跌了22.6%。這就是後來著名的“ 黑色星期一 ”。
穩健先生的GE股票立即虧損逾17%,但他堅持持有,因為他認為只有傻瓜才會在恐慌的中期階段賣出股票。當然,這是個明智的選擇。相比之下,聰明夫人選擇在市場暴跌之際買入。
在接下來的19年來,兩人一直堅持持有GE股票。穩健先生算了一下,這19年來的年復合收益率11.8%,不含股息;而聰明夫人的GE股票年投資回報率達到13.0%。
不要少看這1.2個百分點的差距。穩健先生的10萬美元投資到他賣出之時增長到了832,519美元,而聰明夫人的原始投資卻達到了1,011,203美元。這就是複利的魔力,世界上最優秀的投資者往往就是靠著3至4個百分點的微小差距從人群中脫穎而出。要創造出這樣一個差距,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利用市場的恐慌。
如何在危機中尋找生機?
在市場恐慌之時,投資者很難不被周圍的看空情緒所影響。如何在股市大拋售期間還能保持頭腦清醒?鄧普頓的做法是,趁頭腦清楚、判斷力還沒有受大拋售影響的時候便作出買入決定。他總是拿著一份證券“願望清單”,全是那些他認為運作良好,但市場價格過高的公司,一旦市場大拋售導致這些股票價格跌至他認為是便宜的水平,便會下單買入。
而在危機中買入還需要考慮公司的經營會否因為經濟環境的影響而惡化,投資者應該謹慎挑選那些有著低負債、低資產負債表的公司,以及就算形勢惡化,也不會受債務所累的公司。
有兩個基本方法可以估計公司在形勢惡化時的表現。一是測算公司資產負債表中的當前負債額,以及所有待付款數額;二是考察一段時期內公司利潤的表現。以下幾個公司可以運用起來:
權益負債率=(短期債務+長期債務)/股東權益
淨權益負債率=(短期債務+長期債務-現金)/股東權益
EBITDA利息覆蓋率=稅息折舊及推銷前贏利收入/利息(EBITDA利息覆蓋率為6被視為一個保守的基準點)
總負債與連續12個月的EBITDA比率=(短期債務+長期債務)/最近12個月稅息折舊及攤銷前的贏利收入
2001年9·11事件後股市大跌,《紐約時報》當時刊登了這樣一篇文章:《襲擊事件之後:苦苦掙扎的經濟——航空公司,尋求解決之道,破產的警告》。但鄧普頓不相信美國政府會讓航空公司在這次襲擊事件之後倒下。
他查看了這些航空公司,將重點放在了那些市盈率最低的股票上,找到了8只滿足自己低市盈率標準的航空公司股票。只有這8隻股票中任何一隻在9月17日股市恢復交易時下跌50%,他就立即買入。最終,有3只成交:AMR公司、美國大陸航空公司及全美航空公司。6個月後,它們的回報率分別達到了61%、72%和24%。
危機就是生機——這是鄧普頓永不過時的經驗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