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分三六九等,單純的這樣說,似乎有些爭議。
在大環境下,區分人群,的確是分三六九等。
可對於個人,或許現在混的不如意,但十年之後呢?那就說不准了。
屌絲逆襲的案例數不勝數,有多少人在落魄的時候被無數人嘲諷、看不起,但後來又有無數人跪舔他們都排不上隊。
以前我經常會嘲笑別人,這樣帶來的後果是大家都遠離我,因為我會下意識的把關注的點放在別人的缺點上。
後來我意識到我的人緣很差,於是我就每天反思自己的言行舉止,然後刻意的把自己關注的點放在別人的優點上,這樣帶來的結果是,我把嘲笑變成了讚美,不僅我從別人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大家對我的讚美也很受用,我小小的改變讓雙方受益。
這裡拿我舉例,並不是說我做得有多麼好,而是想說明一個問題,很多人即便不讀書,他們也會非常優秀,因為他們一直在用腦思考。
馬雲優秀嗎?我們都知道他很優秀,但你聽過馬雲說讀書很重要嗎?相反,馬雲會說讀書沒有那麼重要。
為什麼?
你看,像俞敏洪、白岩鬆這些人,他們經常會告訴大家要多讀書,只有讀的書多了,我們人生99%的問題都會得到解決。
可是還有人說,有些人讀書讀多了,就讀傻了,成了書呆子。
有段時間我特彆不認同這個觀點,畢竟有個成語叫“開卷有益”,只要翻開書開始讀,多多少少都能從書中獲得一些好處吧?
我這個人喜歡咬文嚼字,有一回我想到了這個成語,我提出了疑問:有沒有可能開卷無益?
當年讀高中的時候,我們班主任經常會誇一位女生,那時候是高三,面臨高考,我們早晨五點上早自習,晚上十點半回宿舍,十一點必須熄燈。
班主任誇的這位女生,學習並不好,屬於考不上大學的那類,但是她給人的感覺特別用功。
早晨我們一般提前十分鐘到教室,走到教室門口就看到她一個人在埋頭學習,晚上十點半我們都回宿舍了,她還會再學二十分鐘。
這些班主任都看在眼裡,所以每過一段時間開班會,班主任就會拿她激勵我們。
可是,這麼用功的女生,每回考試都沒有進步,甚至經常會退步。
意外嗎?反正當時我挺意外的,就連我們班主任每次都搖頭嘆氣,沒辦法。
後來我回想起這段故事,我總結了兩個字:悟性。
不過也不能完全歸結為悟性的問題。
比如我,我的悟性不高,但也不是太差,上學時我經常兩眼直勾勾的盯著講台,老師以為我在認真聽課,還經常誇我很努力,但其實我大腦裡想的是其他的事情,根本沒有認真聽課。
讀書,的確很重要,但如果說多讀書就能夠決定一個人是否會優秀,難免有些絕對。
有句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什麼是萬里路?經歷。
到這裡我們就明白了,為什麼馬雲會認為讀書沒有那麼重要?因為他的經歷太豐富了,大部分書裡講的故事都不如他的經歷,如果讓他多讀書,那完全是在浪費他的時間。
上個月我在朋友圈裡分享了一段話,摘抄自電視劇《大染坊》。
有三種人是不能讀書的:第一種是鑽進書裡出不來的人;第二種是讀了書干壞事的人,因為有文化的人干壞事比沒文化的人更毒;第三種是天份過高的人不能讀書,因為讀書不僅不能幫到他,反而會誤了他的事。
總結來說,不讀書還能非常優秀,一方面可能是天賦異稟,另一方面可能是經歷豐富。但相比這兩點,還有一點是比較適合我們普通人的,那就是多觀察多思考。
無論你是誰,在你現實生活的環境當中,每天都會發生一些故事,你有沒有細緻的觀察過這些故事?有沒有思考過這些故事背後的東西?
老師曾經跟我講過一句話:現實遠比小說更精彩。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