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潛規則:敢罵你的人,才是你的貴人

別人批評你時,稍稍不開心一下就可以了,但不要著急生氣,因為那十有八九可能是真的。

Sponsored link

職場潛規則:敢罵你的人,才是你的貴人

 

老闆VS員工:管人要嚴,對人要好

最近,偶然間看到BOSS直聘出品的8集系列片《老闆不知道的我》第三期節目,感觸很深。

短片剛一開始,16歲的少年洋洋在很認真的收拾東西,站在一旁的老闆,便已經開啟了“唐僧念經模式”。

“你這不行”

“你這麼收拾不行啊”

“你這麼擦不行啊”

 

不間斷的“不行”聲中,洋洋一邊變得更加小心翼翼,一邊小聲的為自己辯護:“怎麼放也不對啊!”

但老闆置若罔聞,嘴裡依舊不停的念叨著:“你這不行。”

洋洋只能無奈的搖頭嘆息。

Sponsored link

這一幕一下子就將我的記憶拉回到了剛入職場時的場景,那個一臉茫然,做什麼都是錯的少年,像極了當初傻傻的自己。

你們來感受下:

職場潛規則:敢罵你的人,才是你的貴人

▲可在公眾號“插座學院”觀看視頻

雖然洋洋今年才16歲,但生活對他並未手下留情。

每天早晨六點,作為學徒的他就需要到店進行培訓,才能開啟一天的工作,晚上十點左右下班,等回到宿舍已經是十一點了。

相較於每天長達十二個小時的工作,更讓洋洋感到害怕的是從老闆嘴裡說出“不行”兩個字。

“六點以後到店”“不行”

“每個型號的槓子不捲滿100頭”“不行”

“上班不穿黑白灰”“不行”

除此之外,“不把工資花光”、“晚上12點睡覺”、“宿舍內飲酒”、“談戀愛”、“蹦迪”……之類的私生活,也統統被老闆打上了“不行”的標籤!

站在洋洋的角度,看到的全是老闆的問題,不講情面、管的太多、要求太苛刻……

Sponsored link

然而,當鏡頭一轉,以老闆的視角出發,這樣的高標準嚴要求又的確都是在情理之中。

職場潛規則:敢罵你的人,才是你的貴人

 

“有些時候,不是你不喜歡,你就不做的”;

“在三十歲之前,最好不要有錢。首先,你也存不了多少錢;第二,你現在應該是讓自己值錢的時候。”

“我看我的員工更像是一個長輩對晚輩的親情關係而非老闆和員工的關係,這也就意味著,我不僅要管工作,我還要管生活,因為我希望他更好。”

年輕的時候,我們都曾心高氣傲,不可一世,對他人的批評視而不見,認為這是一種挑釁,從不靜下心來,反省審視自身。

等到經歷世事後,才懂得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原來,那些願意批評自己的人,才是最關愛自己的人。

BOSS直聘出品的8集系列片《老闆不知道的我》這一集中,最讓我感動的,是洋洋在體驗了其他理髮店的服務,對比自己店裡之後,理解了老闆的一片苦心。

在這個“見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的社會,能遇到一個推心置腹、甘冒得罪你的風險,批評你、指正你的老闆,著實不易。

職場潛規則:敢罵你的人,才是你的貴人

 

Sponsored link

有人罵你,是一種幸運

我之前參加過一個行業頭部類公眾號兼職原創編輯的筆試。

交上初稿的第二天,該賬號的主編聯繫了我,讓我對自己的文章打個分。在此之前,我已經有一年的寫作經驗,也寫出過一些傳播還不錯的爆款,所以很是得意的給自己打了7分。

接下來的兩個小時裡,主編對我的文章從選題立意、到案例選擇、用詞造句逐一進行分析,最後勉強拿到了5分,不及格。

當時主編問我:“我相信你的潛力,願意給你個機會,但你能保證不玻璃心嗎?”

我一開始並不理解主編為何有此一問,當我正式開始撰稿時才發現,主編要求之高堪稱變態。

有錯別字,被“罵”;用詞不恰當,被“罵”;舉的事例過於老套,被“罵”;表述不夠精簡,被“罵”;觀點沒有新意,被“罵”;改稿時間過長,被“罵”……

總之,我做的任何事,都會招來主編的“罵”。

那時,我經常在凌晨三四點一邊抹著眼淚一邊修改文章,一度覺得主編是故意跟自己過不去。

有句話說:

“別人恭維你時,偷偷高興一下就可以了,但不可當真,因為那十有八九是哄你的;

別人批評你時,稍稍不開心一下就可以了,但不可生氣,因為那十有八九是真的。”

仔細想想,確實如此。

Sponsored link

在主編反反覆覆、或輕或重的“罵”聲中,我雖然掉了不少眼淚,但是當第一次文章中沒有錯別字時、當第一次文章不用修改就可以直接推送時、當第一次被評為“一週最佳”時,那種喜悅和成就感是無法言說的。

有些路,只有走過才知道;有些罵,只有捱過才懂得。

後來,我入職另外一家公司,因為再也沒有主編無休止的“罵”,我的日子過得很是逍遙,即使是出現一些工作失誤、文章閱讀數據不好,老闆也不會對我嚴加苛責,反而會笑著安慰我說“沒事”。

當我離開的時候,我驚奇的發現,不知不覺中,自己的寫作水平早已是退之千里,無法與當初兼職時相提並論。

沒有了別人的指責,人就會放鬆警惕,失去進步的空間。

正如作家鄭淵潔曾說:“毀掉一個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放縱他的缺點。”

甜言蜜語不過是一種溫柔的陷阱,只有“罵”才能讓一個自負的人幡然醒悟。

挨“罵”,實際上是一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不斷崩塌再重建與從自我否定走向新的肯定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人才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正視自己的問題,不盲目自大,從而在錯誤中吸取經驗教訓。

能有人在身旁時時“罵”著,又何嘗不是一種幸運。

職場潛規則:敢罵你的人,才是你的貴人

▲ 長按保存即可分享

Sponsored link

職場潛規則:敢罵你的人,才是你的貴人

 

放下面子,才能正視不足

任正非曾說過:

“要感謝罵我們的人!他們不拿華為的工資和獎金,還罵我們,是幫助我們進步。”

任正非不僅是這麼說的,他也確確實實是這麼做的。

前段時間,華為內部一份“對經營管理不善領導責任人的問責通報”在網上流傳起來,被重罰的人員裡,第一行就寫著:“任正非罰款100萬。”

職場潛規則:敢罵你的人,才是你的貴人

 

很多人對此十分震驚,華為員工不應該對任正非言聽計從嗎?誰敢去批評指責他?

其實,這已經不是任正非第一次被公司處罰、被員工批判。

早些年,華為有一次修了一個小建築,但因規劃問題很快就被拆掉,華為內部就曾貼出通知:因該建築規劃失誤造成公司損失,對決策人罰款一千元。

而決策人就是任正非。

還有一次,任正非到日本出差回來,誤將本應自費的酒店洗衣費連同其他其他費用一起報銷了,審計發現問題後,專門找了任正非談話,任正非不僅退還了誤報銷的洗衣費,還為此寫了一份檢查。

去年3月,華為的藍軍組織在高研班上組織了一次專門針對任正非的批判會,羅列了任正非的“十宗罪”,會後還以電郵文件的方式發佈出來。

老話說:“樹要皮,人要臉。”

作為華為的CEO兼創始人,被自己的公司和下屬一次次的處罰並公開,其實是一件很丟臉的事,但任正非不僅沒有生氣,反而非常坦然的接受了處罰。

而我們中的很多人,之所以不願意接受他人的“罵”,歸根結底不外乎以下兩種情況:

一是感覺自己做得完全正確。

這種情況主要是基於對自己能力的認知和以往的經驗積累,認為自己已經很努力的去做了,而且也已經做的很不錯了。

然而,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即使你已經做的沒有一絲問題,但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況且,好的思路往往隱藏在反對意見裡。

二是覺得面子上過不去。

這種人其實是典型的自卑,總是害怕被別人看不起,才處處打腫臉充蠻子,把麵子看的比天大。

卻不知在偌大的世界中,自己的存在微不足道,而你所小心翼翼維護的面子,更是一文不值。

職場潛規則:敢罵你的人,才是你的貴人

 

挨罵是一種能力,在被罵中成長

演員張譯在拍完《攀登者》後,面對採訪時說:

“人在年輕的時候,臉皮薄。我20來歲的時候,人家說我演戲有什麼問題,我覺得這是對我最大的侮辱。

現在想想,那些否定的話,對我都特別有好處。越到年齡大的時候,越會珍惜那些幫你說問題的人……”

一個成功的背後,光是有光是有努力和鮮花是不夠。

還需要在別人潑你冷水、“罵”你的時候,有一顆強大的內心,正視自己的不足。

如果你的身邊有這樣一些敢“罵”你的人,請一定要好好珍惜他們,雖然他們未必比你厲害,但卻是真心希望你變得更厲害。

當然,今天所討論的所有罵,指的都是善意的“罵”。

當有一天,你變得真正強大起來,你再回頭看那些曾經捱過的“罵”,或許你會自內心地對那些“罵”過你的人說一句:謝謝你曾經“罵”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