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上有一句話:不要以戰術上的勤奮來掩飾戰略上的懶惰。
在這個努力盛行的時代,我們已然無法比拼勤奮,但我們還可以比拼戰略。
會努力,才能一路開掛。
保持思考
我有一位大學同學,初次考研時落榜。
在其他落榜者都懊惱自己白費精力時,他不慌不忙,將所有的考試資料保存完整,準備二戰。
那些焦頭爛額投入找工作的同學問他,二戰?大家都工作掙錢了,你不急?還能靜得下心?
他回道:
如果只看眼前的利益,當初又何必考研呢?我們這個專業,只有深入做科研,才有前途。我堅持我的判斷。
幾年後,他研究生順利畢業。
當同專業的很多同學發現工作沒有上升空間、紛紛轉行從零開始時,他隨著導師做科研、甚至被派遣到國外,事業迅猛發展,前途無限。
這時,很多人才開始懊惱當初沒有保持清醒理智的思考。
可見,以結果為導向進行思考的努力才是成功的關鍵。
愛因斯坦曾說:
如果給我一個小時解答一道決定我生死的問題,我會花55分鐘來弄清楚這道題到底是在問什麼。一旦清楚了它到底在問什麼,剩下的5分鐘足夠解答這個問題。
可現實中,大多數人都是看到問題便爭分奪秒地去找答案。
想起自己剛步入工作時,也是屬於那“爭分奪秒找答案”的大多數人。彼時,我內心焦慮,總想著抓緊時間提升自己,尋求出路。
我網上買了視頻,學習平面設計;聽說寫新媒體文掙錢,我每天閱讀很多爆文,一目十行地瀏覽、就急著下筆;看到身邊的朋友備考公務員,我又緊跟大隊伍。
結果,越忙越亂,越勤奮越一無所獲。
才發現,沒有經過思考、沒有明確目標的努力不過是自我安慰、自我感動的一場秀。
《瓦爾登湖》裡有這樣一句話:沒有計劃和計算的生活,那註定是一敗塗地的了。
時代越快,你越要慢下來,保持思考,用一種戰略眼光看清楚,謀定而後動。
厚積薄發
有人對竹子的生長做過一項研究統計。
竹子用了4年的時間,長了3cm。然而,從第5年開始,以每天30cm的速度瘋狂生長,僅僅用了6週的時間,就長到了15米。
在最初的4年,幾乎看不到竹子明顯的生長。但其實,它已經默默將根在土壤裡延伸了數百平米。
竹子到後面之所以能夠快速增長,是源於其最初4年紮根土壤的耐力與努力。
當竹子根莖延伸得足夠寬闊時,吸收的養分也就足夠豐富,自然會為後續的高速生長奠定堅實的基礎,所以才能不懼風吹雨打,悍然屹立在天地之間。
其實,努力也是如此,也許此時此刻的付出看不到回報,但這些付出都是為了紮根。
人生需要儲備,可現實中有多少人,沒能熬過那3cm?
鮮有人知道,演員陳道明在成名前,整整跑了7年的龍套。
在天津從藝的7年時間裡,他這一場演匪兵,下場演偽軍,再下場演特務,最後演八路,在台上連一句台詞都沒有。
那時候,一起跑龍套的人有的改行、有的下海、有的破罐子破摔。卻唯有陳道明,把龍套也當成一種職業。
數年後,他才憑藉《末代皇帝》中青年溥儀一角一炮而紅,又考上了北京電影藝術學院,演技得到質的飛躍;
之後他又演了錢鍾書的《圍城》,連錢老本人都寫信告訴他:“你讓我看到了一個活的方鴻漸。”
作家格拉德維爾提出“一萬小時定律”:想在任何領域有所成就,首先你要付出一萬個小時的努力。
量變產生質變。
要相信,當下每一個小時的努力,其實都是對未來的鋪墊。
控制情緒
大家熟知的演員楊冪,在一次訪談中,她說:
我是一個對自己挺狠的人,而“被狠掉”的第一條,是情緒。“我早把情緒戒掉了”,就是和自己死磕,對自己下命令。
有一次,有件事讓我很生氣,我對自己說:給你二十四小時的時間,你必須把這件事壓下去,這一天,什麼都不做,讓自己過去。
她16歲時拍戲,經常凌晨3點起床,一天內飛三個城市,連續三天不睡覺,一天連趕8個通告,被公認為“娛樂圈勞模”;
後來,觀眾說她唱歌不好聽,更有人說她腳臭,她都以自黑的方式一笑而過;
2018年底,她在工作的時候收到外公去世的消息,沒過多久又正式宣佈與劉愷威離婚,她承受著褒貶不一的輿論,還要以最佳狀態努力工作。
她使我想起稻盛和夫說過的一句話:“成功不要無謂的情緒。”
沒有一帆風順的成功之路,人生難免遇到挫折和困境,難免遭遇失去,如果一味沈浸在悲傷消極的情緒中,就會影響自己的注意力,影響到正常的工作生活。
2006年對於很多法國球迷來說是一個永遠的痛。
那屆世界杯上,馬特拉齊用激將法罵了齊達內,“你是意大利養出來的一條忘恩負義的狗”。
齊達內被激怒了,頭頂馬特拉齊而被罰下場,以致於錯失了大力神杯。
很多人難以理解,踢完這場球他就能光榮退役了。但就在這個時候,憤怒讓他失去理智,遺憾錯失了世界杯決賽的最後階段。
有時候,我們不是輸給了別人,而是輸給了自己的情緒。
週國平說:
如果你把全部注意力放在一件事上,那件事多麼小也會被無限放大,仿佛是天大的事。那麼,調轉你的視線吧,去看人間的百態,歷史的變遷,宇宙的廣袤,再回頭看那件事,你就會發現它多麼微不足道了。讓你的心靈活在一個廣闊的世界上,你就不會死在一件小事上了。
控制情緒,別因為一時傷痛忽略自己的目標和廣闊美好的世界,人生才能不斷向前。
追求極致
紫砂泰斗顧景舟有一個著名的故事——怒摔洋桶壺。
牛蓋洋桶壺,本是顧景舟最早的成名作,此壺一問世就價格不菲,讓顧景舟在眾多從業藝人中嶄露頭角。
一次,顧景舟在當地茶館喝茶,偶然聽到一群茶客在談論自己做的茶壺。其中,一位資深的老茶客拿著一把洋桶壺點評,仔細列舉了幾大不足。
站在一旁的顧景舟,最初只覺憤怒。後來,發現其評壺觀點還是有幾分在理,轉而羞愧起來。
他幾步上前,從老茶客手中接過茶壺,將茶壺摔得粉碎。
眾人驚詫之餘,他彎腰作揖道:“我就是顧景舟,先生您剛才的話是對的。明天還是這個時辰,我會賠一把新壺給您。”
第二天,顧景舟果然將壺送來了,壺身筆挺,肩胛方正,風骨凜然,任誰都再挑不出半點毛病來。
正是這種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態度,讓顧景舟成為鼎鼎有名的紫砂泰斗。
有人說,不就是做壺嗎,我勤快些,一天能做好幾把!
是啊,有人1天做5把,有人5天做一把,單從數量看,自然是1天做5把的人更努力。
可是,前者以量取勝,但其壺藝一直沒有精進,作品始終停留在商品壺的層次,被很多後輩趕超;
後者以質取勝,久而久之,壺藝愈發精進,作品飽受讚譽,成為收藏精品。
著名畫家豐子愷,一次到煙雨樓去玩,聽到有人議論他的畫:“豐子愷畫的人真怪,有的沒有五官,有的臉上只有兩條線,這難道是時髦嗎?”
其實這叫做“意到筆不到”,可以更含蓄,更耐人尋味。
但是,豐子愷還是採納了那位遊客的意見,從此在人物的刻畫上更注意通過生動的姿態來表現沒有五官的面部的神情。
這種精益求精的態度,令他筆下的人物栩栩如生,成為一代漫畫大師。
在任何一個行業中,天資或許會讓你嶄露頭角,但只有精益求精、追求極致,才會讓你更上一層樓,成為一個領域的佼佼者。
只有追求極致的努力,才會讓你成為最終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