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選擇大學和專業算起的話,人的一生大約會面對七次關鍵的選擇。
選擇第一份工作決定你初步的格局;選擇伴侶決定了你一半的人生;選擇職業路徑決定了你未來的發展路線……
所以,隨著時光的流逝,我們會發現,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往往是關鍵時刻的選擇。
我做一對一生涯諮詢,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來訪者:
老師,我是要體制內穩定的工作還是去高薪的民企?
我該考研、出國還是就業?
我該去北上廣闖一闖還是回到安逸的老家?
人們在人生的關鍵時刻難以做出選擇,其根本原因就是決策力的缺失。
- 決策力,才是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關鍵
我的來訪者魏騏(化名)今年28歲,工作5年,一直在互聯網公司做技術。他現在所在的公司規模不大,他從普通技術員一直做到了團隊的負責人。
對於公司的業務,魏騏覺得自己駕輕就熟。從未來發展前景看,公司比較穩定,不會有太大變化,這也意味著他的職位基本止步於此,遇到了“天花板”。
現在他有一個機會:國內某知名互聯網公司給到他一個offer,讓他比較糾結的是,如果去了只能從普通技術員做起,不能帶團隊,等於重新開始。
老東家的穩定與地位,新東家的機會與平台,在“雞頭”與“鳳尾”中,魏騏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我有一個朋友,想要裝修新房。第一次覺得歐式風格比較漂亮,就讓設計公司按照歐式風格設計了圖紙,還跑去看了幾次歐式傢具。
第二次又覺得中式裝修比較古典有味道,就讓設計公司重新出了圖紙;後來又聽別人說日式裝修收納空間大,又讓設計公司在一個房間重新設計了榻榻米……
從他張羅裝修到現在,兩個多月過去,設計圖紙還沒搞定。朋友跟我說:
選擇多了,反倒讓選擇比較困難了。
我不這麼認為,我覺得不是選擇有困難,而是作決定難,因為你決策力弱。
決策力簡而言之就是作出選擇或決定的能力。
它通常是指人們在面對兩種以上選擇時,通過分析、比較,從中選擇最優方案的過程。
人們在一些重大選擇上的準確判斷、快速反應,體現了一個人決策力的高低。而決策能力是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