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等人恩將仇報,中等人恩怨分明,上等人以德報怨

Sponsored link

文稿 | 儒風君原創

人有上、中、下三品,劃分的標準不是財富地位,而是心胸格局。

下愚者恩將仇報

古人說:斗米養恩,擔米養仇。

施恩與人,得到的可能不是感激,而是仇怨。

農夫救蛇,東郭和狼,都是受恩不報,反咬一口的例子。

紅樓夢裡也有這樣的故事。

賈雨村受甄士隱資助五十兩白銀和兩套冬衣,才得以進京趕考,而後飛黃騰達。

後來甄士隱的女兒被人販子拐走,賈雨村明明知道香菱就是恩人的女兒,卻還是把香菱判給了惡霸薛潘。

他因為貪酷被處置,是賈政幫忙,才被二次起用。

Sponsored link

賈家對他來說是恩人。

後來賈家落難,他不僅不幫忙,反而因為“怕人說他回護一家”,落井下石,導致賈府被抄。

“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後來東窗事發,賈雨村最終鋃鐺入獄。

人善人欺天不欺。

因果輪迴,總有報應,多行不義必自斃。

無法做到以德報怨可以理解,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聖人,可以不寬恕,但是卻不可以去傷害。

害人者,終究害己,行善才能安寧內心,遠離禍患。

中人者恩怨分明

人心換人心,你真我也真,你假我轉身。

他們沒有恩將仇報的毒辣,也沒有以德報怨的姿態,但是他們真實率性。

Sponsored link

曹操仰慕關羽的人品才華,為了留住關羽,待之以禮,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

關羽上馬時曹操親自扶他上馬手提衣襟、下馬時派人做下馬蹬踩人背下馬。

還以天子的名義封他為漢壽亭侯。

後來華容道上,曹操山窮水盡之時,關羽終究放了他一馬。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第五十回寫到:“某素知雲長傲上而不忍下,期強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義素著。”

有恩必報,有仇不饒。他們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

孔子說:以直報怨。

他們有自己的準則,你如何待我,我便如何待你。

別人的善意他會回報,別人的傲慢,他也絕不委曲求全。

他們未必是什麼好人,但是,他們起碼對得起自己的內心,和這樣的人相處,只要你足夠真誠,也必然換來真心。

Sponsored link

上智者以德報怨

三國時期,孟獲叛亂,諸葛亮七次擒獲他,又七次饒恕他。

最終,桀驁不馴的孟獲心悅誠服,效忠蜀漢王朝。

老子說: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老子說: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善良的人我們要善待,不善的人也要善待;對守信的人要講信譽,不守信的人也要講信譽。

慈悲的人沒有偏見,在他們眼裡“世間沒有可恨的人,只有可憐的人”。

人與人之間的不同,不過是遭際不同,造化弄人。

所以慈悲之人心量更大,更容易看開,更能容人。

以德報怨,不只是修養,更是一種格局。

古往今來,能有這樣格局胸襟的,實在寥寥無幾。

能以直報怨,不恩將仇報,就已經很好了。

《中國古典名著》典藏版共18冊

Sponsored link

超高性價比,無障礙閱讀

¥28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