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你的小聰明最終會害了你

Sponsored link

有一種聰明,破壞規則,投機取巧,奸詐,這就是小聰明。之所以稱之為小聰明,是因為這種聰明為大格局人所不齒和不屑。

大家都在排隊,聰明的人卻能“找關係”插隊。小聰明最大的特點在於,不惜破壞別人的利益,損害社會公德,專門為了方便自己,獲取私利。把佔人家便宜看成“聰明”,把奸巧看成“能力強”,這本質上就是不守規則,玩弄手段,是一種圓滑和世故。

民國出了一個極其“精明”之人叫李宗吾。他總結古往今來成大事者的規律,最終寫成一篇雄文《厚黑學》。將成功的經驗總結為兩點:臉皮要厚,心要黑。厚黑的最高境界是:臉皮至厚而無形,心至黑而無色。

然而,小聰明只會遮蔽大智慧,讓人格局狹小,厚黑學之流終是我們修行的小道,外道。小聰明者是以自我為中心看問題,他們表現的聰明伶俐,會說話會辦事,伶牙俐齒,機靈敏捷,善於偽裝,有種隨風而動的輕巧,有種趨炎附勢靈動,有種你能千變萬化,我能隨機應變的聰慧。

有人說:小聰明是細節,小聰明是近觀,小聰明是裝飾,小聰明是花草,這種聰明是表面上的,是很容易被別人覺察到的,就像一幅畫,讓人一看就喜歡,但只是一時的喜歡而已。

小聰明的人,總是專注眼前的利益,辦事沒有原則,以為自己處處佔盡便宜,而其實這是自己缺乏大智慧,沒有大格局的結果。

1

笨就是最高的聰明

曾氏一族的天資並不出色。曾國藩的父親曾麟書笨得出名,一生考了十七次秀才,一直到四十三歲,才勉強過關。曾國藩的資質也不算上乘。

曾國藩一生的成就,可以說得益於他的“笨”,而非聰明。曾國藩能夠打通科舉這條路,靠的完全是“笨勁”。曾國藩的父親知道兒子的根器,從小就要求他下笨功夫。不讀懂上一句,不讀下一句。不讀完這本書,不摸下一本書。不完成一天的學習任務,絕不睡覺。他不懂什麼“技巧”,什麼“捷徑”,只知道一條路走到黑,不撞南牆不回頭。

積苦力學的經歷給了曾國藩獨特的啟示,他發現笨拙有笨拙的好處。笨拙的人沒有智力資本,因此比別人更虛心。笨拙的人從小接受挫折教育,因此抗擊打能力特別強。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問題只知硬鑽過去,因此不留死角。

Sponsored link

相反,那些有小聰明的人不願下笨功夫、苦功夫,遇到困難繞著走,基礎打得松松垮垮。所以,“拙”看起來慢,其實卻是最快,因為這是扎扎實實的成功,不留遺弊。

曾國藩打仗靠的也是笨拙精神。曾國藩一生善打愚戰、笨戰,不善打巧戰。

他打仗不貪小利,不求奇謀,踏踏實實,穩扎穩打。他說:“打仗要打個穩字。”他一生不打無準備、無把握之仗。他花極大心血去研究敵我雙方情況、戰鬥的部署、後勤供應、出現不利情況如何救援等等,指導每個環節都算到了,算透了,才下定打仗的決心。

曾國藩一生待人接物更是以誠為本,以拙為用。他一生要求自己“不說大話,不求虛名”,做事“情願人佔我的便益(宜)斷不肯我佔人的便益(宜)”。別人以巧似偽欺騙他,他卻仍然以誠以拙相待。

曾國藩說到做到。左宗棠在“瑜亮情緒”的促使下,一生不服曾國藩,始則挖苦打擊,終則以怨報德,曾國藩卻終生未還一手。李鴻章作為他的弟子,也時常和他耍心眼、逞私心。曾國藩卻因為愛李之才,始終不改對李鴻章的關心、愛護、包容、提攜。曾國藩一生朋友極多,麾下謀士如雲,猛將如雨,指揮如意,得道多助,成就了“洪楊一役”的最終勝利。

曾國藩說:“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笨”到極致就是“聰明”,“拙”到極點就成了“巧”。

2

摒棄“聰明”,智者守愚

小聰明雖然流毒甚廣,卻為古代先賢所不屑。從《易經》到《道德經》和儒家思想,先哲們看中的是厚德、厚道和仁義。

大智若愚、抱樸守拙,向來是中國哲學中的最高智慧,強調做人與其處事圓滑,還不如保持樸實、愚拙的個性。而民間總結出來的經驗則是“傻人有傻福”。

做人不要以為自己是最聰明的,往往聰明反被聰明誤,搬起石頭反而砸了自己的腳。

聰明過頭的人,往往不能長久。《紅樓夢》中雲: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韓非子·說林》中說,巧詐不如拙誠。做人不要太聰明,聰明人總是精於算計別人,卻很少考慮自己的不足,這是聰明人最大的弱點。聰明人只會計較得失,失去生活的樂趣。許多人功成名就,但做人卻很辛苦。成天防這防那,把心都吊在了天上,每日裡算計你算計他,卻往往把自己給算丟了。

Sponsored link

常言道,傻人有傻福;厚道是最高的精明;機關算盡,不如厚道仁心。聰明人百般算計,常常在緊要關頭輸給了一顆善良、淳樸的心。而厚德,厚道、寬厚,守愚、肯吃虧,能容人,才是人間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