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1000天,從程序員成為暢銷書作者:自律的人生,到底有多爽?

現在網絡上流行一種令人嚮往的人生叫「廢柴人生」。很多人都幻想出一個烏托邦:希望自己過上「豬肉自由」且「廢柴」的生活。

Sponsored link

何為“廢柴”?

知乎一網友描述了自己的生活狀態:

每天早上睡到自然醒,晚上打遊戲到一兩點,28歲肥宅,沒有工作、沒有技能、沒有愛好、沒有理想、沒有社交……當然,也沒有女朋友。

這大概就是對廢柴最合理的詮釋了。過上「廢柴生活」是很多人的理想,但現實中,大多數人還是希望動一動,成為一個有目標的人。

相信我,當你一旦確立了目標,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會晚。

2014年的時候,Scalers確定了一個目標——每天寫一篇文章,持續行動1000天。到2016年的時候,他的創作文稿已經累計100多萬字。

2018年世界讀書日,新華社向讀者推薦20本必讀書單,《刻意學習》排在第7位,排第一位的是“談治國理政”系列。

插座學院特邀Scalers講述了他寫作背後的故事和對成長的理解,以下是Scalers自述,略經插座作者編輯。

堅持1000天,從程序員成為暢銷書作者:自律的人生,到底有多爽?

“我的成長沒有標籤,標籤定義不了我”

在寫《刻意學習》、《持續行動》這兩本書的時候,我沒有刻意去規劃未來的成長,而是刻意去規劃了每一天做什麼。

我是“N階持續行動”理論的提出者和踐行者。N階指的是用10為底數N為冪來表達所能持續行動的天數。階數越高,持續行動的難度越大。

基本上所有人都能在打雞血的情況下,持續行動到達一階,也就是堅持10天;一部分人會堅持到二階,100天可以做什麼?

Sponsored link

前幾天的熱播劇《小歡喜》說,100天可以搶救一個學渣。

第三階就比較困難了,一件事情要堅持1000天,就拿我們非常願意去做的事兒,比如說談戀愛來講,也很少有人能夠堅持1000天,因為沒有人願意和TA在一起。

不能否認的是,在學習和行動中,堅持長期主義的人,往往比碎片式生活的人更容易獲得成功。

很多人自我輸出時,都會給自己貼標籤,我不會刻意給自己貼標籤。從一定程度上講標籤縱然能簡化認知,幫助他人更快的了解我們,但是也會產生刻板印象。而人是變化的,尤其是持續行動者。

如果非要用一個詞去表達我自己身上的一些特質,我覺得是持續力,持續地做一件事情的能力。

我覺得自己不是一個聰明的人,在讀書時代,同學很快能明白的事兒,我得過一會才能意識到,才能上手去做、一點點去消化,總比別人慢半拍。慢慢做事就變成我的風格。

慢慢做的事,要出效果,就要持續時間長一些,這樣反而顯得持續力很好。

在這個場景下,不聰明反而未必是壞事。有時候聰明的人,感興趣的事情做一下,然後就不做了,淺嘗輒止。

在解決重大問題上,我接納自己的這種風格。

很多重大的事情,不管是好是壞,就是時間沈澱的結果,優點和缺點都是成長的一部分,你要是覺得有不好的地方,可以及時修正。但別忽略、逃避這種不完美。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迷惑:為什麼學了那麼多道理,還是沒能懂得?為什麼行動了很久,還是沒有質的飛躍?為什麼努力了那麼久,還是沒有看到成長和收穫?

這種情況往往是因為你沒有看清自己。迷茫的人,一般都會停止學習,而停止學習的人,一般來說都會漸漸變成“廢柴”。

Sponsored link

不過即使真要“廢柴”,也要做一枚耐燒的柴。

堅持1000天,從程序員成為暢銷書作者:自律的人生,到底有多爽?

一件事1000天搞不定,那就拉長至2000天

《刻意學習》這本書,最開始的目的是為了紀念我的1000天持續行動。我從2014年1月1號開始寫作,在2016年9月份完成第一個1000天。

這大概100萬字的寫作素材,被我用在了我的第一本書裡,我在一些文章下面寫上文章的首發日期,我覺得這是一種見證。

在2014年之前,我認為寫作是一件超級困難的事情,更別說要寫一本書。

但是後來我在1000天行動裡發現,我可以暴力破解它。

這是一個分解任務的過程,100萬字的文章你沒辦法在短期內完成,那你可以將它拉長至1000天,如果1000天有困難,2000天總可以搞定了。

不管1000天還是2000天,需要用“持續行動”破解。

如何“持續行動”?

我從2015年開始在我們社群裡跟大家分享“持續行動+刻意學習”的“雙系統理論”:行動系統和學習系統。

我認為個人成長離不開學習和行動,就像兩條腿走路一樣,必須同時交錯開工。行動系統的輸出就是持續行動,學習系統的輸出就是刻意學習。

我從2014年開始持續行動,到2016年一直是輸出的狀態。從2017年開始到2019年,是我持續行動第二個“1000天”,通過持續輸入,吸取各個領域的精華思想。

因此,2017年開始我帶了一個讀書的項目,叫“早起讀書現學現賣”。每天早晨讀一個小時的書,然後馬上把看到的內容講出來。

Sponsored link

這些書所涉獵的內容很泛,關於政治哲學、故事創作、心理學、傳播學、營銷學,還有《戰爭論》、《資本論》、《國富論》、《證券分析》等大部頭。啃下這些經典著作,我覺得自己的心境、視野、格局又有了一個新的提升。

堅持1000天,從程序員成為暢銷書作者:自律的人生,到底有多爽?

▲ Scalers帶領社群讀過的著作

所以從個人成長而言,你去持續行動,刻意學習,堅持下來,三五年後再回頭看,會是一件相當有意義的事。

其實持續行動不僅適用於個人成長。從公司成長而言,開一家公司,也要持續行動,因為要持續地賺錢,持續地創造收益,持續地擴大市場,這樣你的盤子才能變得更大,你才能給你的員工更好的未來,大家跟隨著你,才會有一個好前景。

人和人的差距,不僅僅是堅持大部分人無法堅持的事,還要持續做大部分人沒有做、做不了、做不到的事情,而你不僅做了,還在持續做。

這樣下去,即便是很笨的人,也會脫穎而出。

堅持1000天,從程序員成為暢銷書作者:自律的人生,到底有多爽?

沒有誰是完美的人,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很多人說生活有起有落的。我們為什麼會感受到起落,是因為預期和實際不匹配。

但是持續行動是一個持續平穩的過程,既包括數量的平穩,也包括增長的平穩。持續行動可以讓我們的生活、工作在邊界內不斷調整修正,找到我們認識世界、認識自己的基準線。

有了基準線,我們就可以很快地從波動中,找到自己的方向,不會感受到強烈起落的顛簸。

我第一本書《刻意學習》是為了紀念我的1000天持續行動。書裡選用了過去1000天寫過的一些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文章,還把特意在文章最後加上了文章的寫作日期。當時有一些讀者不理解,認為這是“過時的文章”,認為我沒有用全部的誠意來對待讀者。

那個時候我感到很委屈,畢竟這本書有一半多都是新寫的內容,但是卻因為有幾篇文章標註了創作日期,卻被認為是“全部用公眾號的文章”。

Sponsored link

但是後面我就明白了,其實還是我自己做得不夠好,畢竟沒有人會說《魯迅全集》裡面的文章是過時的,反而會說真經典!

於是在創作《持續行動》時,我就真正的從空白的文檔開始,一行一行打字,最終寫完14萬字,變成了一本書

堅持1000天,從程序員成為暢銷書作者:自律的人生,到底有多爽?

▲ 《持續行動》上海書展發佈會 攝於2019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