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多歲的年紀,這四件事越早想明白,越早成功

我經常會提到『中年危機』這個詞,因為身邊的朋友很多都處於三十左右的年紀,焦慮、迷茫、重壓…

Sponsored link

當我們在20歲左右,也同樣迷茫,但那時的焦慮遠沒有人到中年時來得撕心裂肺,刻骨銘心。

曾經我以為只要歲數大了,一切就水到渠成都有了,現在回想曾經的自己,真得好幼稚。

曾經我總想著一夜暴富,寧願步行幾公里省下公交錢,走到樓下的彩票點打上兩注雙色球,美滋滋地憧憬著開個一等獎,現在想想,真得好天真。

人生是需要導師的,這位導師可以是一本書,一句話,一段經歷,一次旅行,當然更可以是一個人。

有些事情,真不是你以為地那樣;很多事情,只有你儘早地想明白,才不至於在歧途上越走越遠,離想要的越來越遠。

有這麼幾件事,我希望大家能夠越早明白越好!

在20多歲的年紀,這四件事越早想明白,越早成功

01

朋友多不代表人脈廣

很多時候場合,『人脈』經常會被提及,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在我們這個國家,人情世故大有學問,也很信奉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的社會生存法則。

但是朋友多真得不代表人脈廣,這完全是兩碼事。

Sponsored link

由於工作的需要,小王經常會和一些公司的老總、政府部門的領導打交道。

家裡親戚知道後,覺得小王現在混得可以,人脈廣,有什麼問題也會找他幫忙,給表妹安排個工作,給侄女上重點學校走個後門等等…

 

小王開了幾次口,都被委婉地拒絕了,都只是泛泛之交,他們不會因為和你認識就幫你。

只有真正遇到問題了,才知道哪些朋友是人脈,哪些朋友只是相識一場。

有人微信好友有三四千人,有人認識不少上流人士,但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能施以援手的人又有幾個。

說現實一點,所謂人脈,其實就是互相利用,一個人越指望你,就會對你越上心,越肯幫你。

與其將時間花在無效地社交上,不如趁機提高自己的個人價值。

在20多歲的年紀,這四件事越早想明白,越早成功

02

年齡大不代表閱歷足

老子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還多,這句話聽起來霸氣威武,但吃的鹽巴多,活得久,還真不一定就能說明你閱歷豐富。

Sponsored link

別總笑話那個毛頭小伙年輕,你有想過自己的年齡和閱歷匹配嗎?

我身邊有幾個95後小伙子,他們為人處世,待人接物比很多80後都要來得成熟老道。

閱歷與年齡,從來不是一比一的關係。

如果你每天囿於辦公室和家,兩點一線式的生活;如果你的工作每天都接觸公司裡的幾個人;如果你很少出去旅行…

即使你歲數年長幾歲也沒有那些經常與人接觸,經常出去走走看看的人懂得多,見識的多。

一個人閱歷不夠,就容易被社會所遺棄,進而被淘汰。

這也是為什麼我建議大家別總將自己圈養在一個小空間裡,要經常走出去的原因。

在20多歲的年紀,這四件事越早想明白,越早成功

03

付出不一定有回報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句話我們從小時候就經常聽到。

但今天我想和你說,努力不一定成功,付出不一定就會有回報,這才是真正地現實情況。

Sponsored link

現如今大多數人是很浮躁的,可以說互聯網時代也催生了浮躁的情緒,做事情要立馬看到效果,完全沒有耐心。

看一本書,還沒看完,就嘟囔著自己為什麼還沒成功,以為自己付出了時間,傾注了精力,就會有相對應的收益產生。

你可能將最好的青春給了男朋友,你也許將最好的年華都給了公司,但最終男朋友可能會離開,公司也許會倒閉或將你裁員。

所以,付出不一定有回報,但肯定會有所收穫,而如果想要回報,就必須先付出。

有時候,你離得到回報只差再堅持一會!

在20多歲的年紀,這四件事越早想明白,越早成功

04

省錢不一定是對的

我們父母這一代人,很注重勤儉節約,家裡能開一盞燈,就不會開兩盞,洗衣服的水會留著衝馬桶,過去真是窮怕了。

到了我們這一代,父母也總是千叮嚀萬囑咐,掙錢不容易,省著點花。節省本身沒錯,但並不是所有的省錢都是對的。

胡適能成為一代大師,他的母親居功至偉。

胡適父親早故,母親將他拉扯長大,後來家道中落,有時過年窘迫到需要變賣首飾。

Sponsored link

但胡適的母親卻藉過80元重金給兒子買了一部圖書集成,當時毛澤東在北大圖書館月薪8塊錢。

人生在世,有些錢是不能省的,社交、學習、旅行、身體…

我幾乎沒有見過誰靠省錢達到財務自由的,守著一份死工資,再省也看得見深淺,不去想辦法掙更多錢,真得很難達到財務自由。

在20多歲的年紀,這四件事越早想明白,越早成功

最難改變的,是一個人的思維,而我每天都在挑戰這樣的事情。

哈叔希望大家好好思考,想明白這幾件事,雖然說知道很多道理可能依然過不好這一生,但總會有人因此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