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學習,才能短時間內掌握一門新的知識?

學習,在現今時代,已經成為我們每個人的“必修課”。

Sponsored link

缺乏知識的武裝,我們很難在這個複雜多變的社會當中,獲得更大的競爭力和就業優勢。

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習,我們會對這個世界獲得全新的認知,開闊視野,拓展思維,從而讓自己以舒坦的姿態去面對世界的紛紛擾擾。

但由於工作和生活的奔忙,讓我們花在學習上的時間變得越來越少。所以對於很多人來說,學習似乎成為了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

於是問題就來了:

我們既不能不學習,又沒有時間去學習,那怎麼辦呢?

其實有研究表明,我們掌握的知識,只需要比入門程度多一點點,就足以應付大部分生活或者工作的需要。

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再在現實生活當中,結合工作不斷實操鍛煉,才能夠最終將這些知識內化成我們的能力。

也就是說,我們學習一門新的知識,只要懂得怎麼快速入門和掌握到知識的核心要領,就是我們當下情況最好的學習目的。

那要怎麼做呢?

怎麼學習,才能短時間內掌握一門新的知識?

有效的學習方式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樣的學習,對我們來說最有效。

Sponsored link

一般而言,知識分為四個層次:

1,核心知識,如不同專業人員掌握的相關領域知識;

2,相關知識,通往核心知識期間,用以幫我們理解的基礎知識;

3,陌生知識,跟我們知識結構不相關,或者我們還不想接觸的知識;

4,常用知識,一般我們生活和工作都會用到的知識;

而我們學習一門新的知識,就要根據自己的需求,針對某個領域,從陌生知識開始,一步一步進入到核心知識的程度。

但怎麼學習才最有效呢?

如下圖顯示,這是美國教育學家埃德加·戴爾研究所得的學習金字塔。

聽講、閱讀、運用視聽等學習方式,是屬於大腦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行為,故此知識保留率最低;而實踐和教授給他人等主動學習行為,則相對而言會比較高。尤其是主動教授給他人這種行為,知識的留存率高達90%。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

因為當知識進入大腦之後,需要跟其他知識發生“化學反應”,也就是連接成知識點架構,才能夠獲得深刻的印象和理解。

而單純地讓知識進入大腦,之後什麼都不做,這種知識的“轉化率”是很低的。因為它們只是路過大腦而已,卻並沒有跟大腦的其他知識結合成一部分,留存下來。

Sponsored link

相反,好像跟別人討論,或者主動去實踐,甚至教授給他人,就是運用學到的知識,通過某種邏輯方式調動出來。

好比你學習了一個英文單詞“love”,然後你跟喜歡的人表白時,用了這個單詞去說,那這種實踐方式,就讓“love”這個單詞,跟你表白的行為有組織地連接起來,在大腦留下了烙印,於是這個單詞就記得牢了。

所以,無論學習什麼,你一定要把學到的東西跟大腦形成關聯,才有可能長期記住。這也是“學而不思則罔”的原因。

畢竟真正決定你和別人知識水平的差異,往往不是知識的數量,而是你和知識是否產生聯繫。而學習,就是把知識轉化為思考的過程,然後通過思考,再建立相關的邏輯架構。

這個意識,我們必須要先建立起來,否則看再多的書也不會有用。

怎麼學習,才能短時間內掌握一門新的知識?

針對某一個知識,大量泛讀

很多人在接觸一門新的知識或者學科時,往往不知道怎麼入手學習。

一般人的做法,就是買一本這個學科最權威的書籍,然後“死啃”它們。這種做法,只是學生時代的學習方式。

但是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最好的方式不是對著一本書精讀,而是擴大信息源,把這門知識的幾本難度不一的書籍買回來,然後廣泛閱讀。

例如你要學習經濟學,那麼你可以先登錄豆瓣網,或者網上書店,搜索與經濟學教材相關的書籍。

這時,你可以根據“非專業”到“專業”的排序,找出從通識級別到教材級別的幾本經濟學書籍。可能這些書會有5本以上,把他們都買回來,然後開始泛讀。

這裡有五個步驟:

Sponsored link

第一,先從通識級別的讀起。

既然是“通識”,意味著這本書的主旨,就是把這門知識普及給讀者認識,所以難度不高,也會給讀者對這麼知識的脈絡有一個大概的認識。

閱讀這樣一本書,無需精讀,所以不會花費我們花費我們太多時間,一兩天都能夠搞定。完了後,這時你腦子,就會對這門知識有一個初步的印象。

第二,梳理學科的概念和整體脈絡。

一門學科,無論是哪一本書籍,都會按照這門知識的框架邏輯去講述。

所以你在看書的時候,一定要先看目錄和序言。這樣就能夠對整本書的講述方向,有一個清晰的了解。

當你對這門知識有過通識的學習後,那麼接下來看第二本比較深入論述的書籍,就能夠快速辨別到這門學科的需要學習的地方。

把之前你看通識類書籍不懂,或者還不夠理解的地方,從其他書籍獲得“二次學習”。因為每一本書,對於概念或者術語的解釋,肯定不會完全一樣。通過不同的描述方式,我們就更能夠理解到它們的意思。

第三,選擇性地閱讀重要部分。

一本書,真正核心的內容,也許只有百分之20左右,而其他部分,都是為了闡述這20%的內容,而給出的研究例證或者案例說明。

如果你對某個概念和觀點不太明白,可以閱讀這些案例和研究。但如果你在讀第一二本時,已經對這些概念和模型,有了一個比較清楚的了解,就可以略過這些案例了。

換言之,你只要讀重點的部分就行。

Sponsored link

第四,給每本書的核心地方做批註。

這一步的作用,就是為之後的建立模型做準備,同時也是調動大腦思考的一種行為。

當你讀到一些重點部分,或者你覺得是核心地方時,你要把這個地方“標註出來”,最好用自己的語言梳理一遍。

例如經濟學上有一個術語叫“ 擠出效應 ”(crowding out),你除了要畫出書中的解釋,如“因為政府的赤字開支,而導致私營部門投資的萎縮”。

對於這個解釋,你可能不明白。這時你就要通過其他渠道,好比上網搜索解釋,運用“二次學習”的方式,把這個概念的解釋梳理清楚。之後,你要把這個新的解釋,或者你對概念的理解寫下來。

你可以寫在書本的空白地方,也可以下圖那樣,寫在便利貼上,然後貼在這個概念的旁邊,以便日後回顧和獲得理解。

怎麼學習,才能短時間內掌握一門新的知識?

第五,隔天簡單回顧學到的知識。

根據遺艾賓浩斯忘曲線的運作,我們的記憶在第二天就開始遺忘學到的知識。如果不及時回顧,之後的時間,就很快就學到的東西全忘記了。

所以,學完之後的第二天,可以專選找個時間,高強度地重溫你學過的知識,獲得進一步深刻的記憶。

整個流程下來,我們的目的就是讓大腦獲得大量的信息輸入。

這段時間對我們來說,肯定是很痛苦的。之所以痛苦,就是因為我們要試圖接收看到的每個信息,然後對此進行思考。

Sponsored link

但廣泛閱讀的好處就是,從同類卻不同作者書籍當中,我們可以對這門學科的每個知識點獲得不同的理解角度。

只要理解的角度足夠多,我們才能對這門知識拼湊出全局。

怎麼學習,才能短時間內掌握一門新的知識?

打造知識體系,建立知識框架

在經過上述步驟的泛讀之後,我們對這門學科以及各種術語概念,已經擁有了一個全新的認知結構了。

當別人跟我們聊起相關的知識,我們至少也知道他們在說什麼,也能夠回想起這個知識點背後延伸的信息,知道對應的運用場景。至此,我們通過這麼學習完成基本的交流,應該不成問題了。

但是,真正把這門知識轉化為我們的思維方式,還需要去做一步:打造知識體系

所謂“知識體系”,就是我們能夠運用某種知識去解決某種問題的過程當中,其背後思維展現的存在形式。

這個存在形式,是非常系統和邏輯化的。知識內的每個知識點,都相互連接。

例如學習開車,那麼油門、剎車、換擋、變速這些知識點,就是這門知識裡的每個知識點,他們不是獨立存在的,這些知識點相互連接在一起,相互發揮作用。

當我們學會了開車之後,大腦裡就建立起跟“駕駛”相關的知識體系。通過這個知識體系,我們知道遇到什麼情況,應該剎車,什麼時候應該避讓,什麼時候應該靠邊停車等等。

如果我們這種知識體係不牢固,駕駛汽車就很容易讓我們發生交通意外。

在我們把知識轉化為能力之前,我們需要讓這些知識有機的連成一體,成為我們大腦裡面的其中一種知識體系。

而其中一個構建知識體系的方式,就是建立知識框架。

怎麼學習,才能短時間內掌握一門新的知識?

例如你想建立經濟學的知識體系,你就要針對這個領域,按照以下步驟去運作:

第一:掌握核心基礎概念。

掌握這個領域最基本的概念,是建立知識體系的最重要一步,畢竟這是知識體系底層邏輯的構成因素。

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經常會看到許多人工作時間也不短,項目也做了不少,但仍然無法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其中的原因就是他對於這個領域的基本概念的理解是錯的。根基不穩,後面再怎麼努力也是百搭。

怎麼才算真正理解正確了?

就是你知道這個知識點的“ 邊界點 ”,就是你了解到這個知識可以用來解決什麼問題,不能解決什麼問題,甚至還會知道,可以把這些知識遷移到不同領域去做什麼。

例如你學習《孫子兵法》,這本書是為戰爭而寫,但你把它運用在商場上,知道哪些法則可以幫助你決胜千裡,哪些法則不能照搬運用,那麼就說明,你對《孫子兵法》的理解,就有自己正確認知。

當然這個基礎知識,想弄清楚可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的,這可能需要你結合上實踐,不斷反复實驗,你對知識的認知才能夠真正掌握到精髓。

第二,跟外部世界產生關聯。

看書獲得知識,僅僅是一種被動吸收,只有當你主動讓知識跟外部世界關聯起來,你才能夠讓自己成為你的思維體系。

正如前文所說,你學習開車,看了很多本關於駕駛的書籍,這些知識,由於沒有跟外部世界關聯起來,所以很難獲得“活化”。

沒有獲得活化的知識,就無法有機地組織結合成為知識體係了。當你拿著這些知識,解決到外部世界的問題,你知道這些知識的用處及其反饋結果,你對它們有了經驗體會之後,自然就明白到知識的覆蓋範圍。

正因為你了解到這些知識的覆蓋氛圍,你就很容易運用範圍的知識結構,去解決相關的一些問題。

把學習到的理論裝到你的大腦,然後再通過具體的實踐加上反思,最後提煉成屬於你自己的思維體系,這才算是知識體系的運作方式。

第三:構建自己的思維模型。

你學習開車,別人學習開車,都會擁有自己的一套理論。

也許你覺得開車時,看到行人後第一秒就要立刻踩剎車減速。說不定在別人看來,看到行人後的第一反應,應該是踩一下剎車,再鬆一下剎車,然後再踩一下剎車,以這種方式減速。

誰對說錯?

沒有絕對正確的做法,一切要視情況而定。而怎麼根據情況去做,就是你自己思維方式的展現。

講課的老師有很多,但有一些老師能夠發明出自己的一套講課理論,讓更多的學習受益,那是因為他對於這門知識,有自己的思維模型。

通過回顧、總結、复盤、梳理你學到的知識,你能夠轉化為自己的思維模型,你就有了這個領域初步的知識體系。

怎麼學習,才能短時間內掌握一門新的知識?

知識如何內化為能力

最後,當你的大腦,對於這門學科有了深入的認知之後,接下來,你就要把學到知識內化為能力了。

正如我前文所說的那樣,知識要內化為能力,必須要通過實踐。而實踐的方式,需要還必須滿足三個要求:

一定量的次數

超出舒適區的強度

保持刻意的練習

1,所謂一定量的次數,指的就是我們運用這種知識,一定要經過數次實踐,獲得切身體驗,才能夠讓我們大腦在操作這門知識的神經元連通起來。

實踐的頻率,對我們的掌握程度會有很大的影響,比如你每天上路開車,那不到一個月,你的架勢技術可能就非常熟練了。但如果你一個月才上一次路,你大腦在這方面的神經元,就很難打通,連接起來。

2,而超出舒適區的強度,是指我們讓我們實踐的挑戰,一定不要留在舒適區內,這樣的事情做得更多,也無法增長我們的能力的。不管是實踐的時間,還是挑戰任務的難度,最好超出我們的舒適區一點點。

例如今天你鍛煉口才用了十分鐘,那麼下一次,就需要鍛煉二十分鐘。而鍛煉的內容,也就是難度,也要相應增加一點點。

這樣對大腦產生的適度痛感,不僅會讓我們獲得深刻的認知,而且通過實踐後所獲得的能力,也會更加牢固。

3,保持刻意的練習,指的就是對於新知識,要有意識地、刻意地在實踐中使用。

比如今天你學習了口才一個技巧,如“根據對方每句話的關鍵詞,進行聯想,擴充話題”,那麼平常說話很容易冷場的你,一旦意識到你遇到這個情況,就要刻意運用這技巧。

好比別人說“人生就是一個無奈的過程”,那麼針對“無奈”這個關鍵詞,聯想起一系列相關的無奈事情,以此作為話題的擴充點,這樣做,你對於這個技巧的運用就會變得更熟悉。這種刻意練習,才讓能促進知識的內化,讓你掌握技能。

當然,有了這些實踐之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你要懂得對運用知識的情況,及時復盤,反思總結,然後修正和提高。

复盤的作用,能夠讓我們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也能在知識之間建立更密切的關聯。一旦知識點圍繞著問題領域彼此關聯起來,知識體係就形成了。

這時,你掌握這門知識,也不在話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