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雷軍從小就有野心。
小學升初中他是全校第2名,中考是全校第3名,高考是前10名。大學畢業後同學背後議論說:他會是10年內最好的。
這話傳到雷軍耳朵裡,他還暗自揣摩:難道10年後,我就不是最好的嗎?
雷軍上大學第一天就主動去上晚自習,他說:“在我印像中,像聞一多等很多名人都是在大學成名的,我當時也想利用大學的機會證明我的優秀。”
雷軍每天早上七點去教室佔座, 總要坐在最好的位置聽課;週六雷軍喜歡看電影,但經常是自習到九十點鐘,去看第二場; 上《數字邏輯》課,老師總是先問大家,如果沒人能回答上來,再讓雷軍站起來回答;雷軍大一寫的PASCAL 程序,等他上大二的時候,都已經被編進大一教材裡了。
大一時,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雷軍在圖書館看了一本書,再次放大了他的野心。書是1987年出版《矽谷之火》,講的是喬布斯這些矽谷英雄創業的故事。
雷軍說:
“看完這本書,我的內心像是有熊熊火焰在燃燒,激動的好幾個晚上沒睡著覺。
接著我就在旁邊的體育場上走了一遍又一遍,心情很難平靜,在操場裡我奠定了一個夢想:
日後一定要幹些驚天動地的事情,
一定要做一個偉大的人。
大學時代,我覺得我跟別人最大的不一樣就是,我比他們更早地確立了人生的夢想,並且付出了實踐。”
雷軍不僅有夢想,而且行動力極強。
他本來有午睡習慣,但當他看到有同學不睡午覺看書的時候,就怎麼也睡不著了,他害怕同學又多學了很多新的東西,而這些東西他都不會。
“我特別害怕落後,怕一旦落後,我就追不上,我不是一個善於逆境中生存的人。我會先把一個事情想得非常透徹,目的是不讓自己陷入逆境,我是首先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然後再出發的人。”
於是,他直接戒掉了午睡習慣,拼命學習,大一時成績全年級第一,大二時他修完了大學所有課程,拿過幾乎所有的獎學金。
雷軍很早就發現大學並不比誰考試第一,所以大二他就上了武漢的電子一條街。
他背個包在街上東逛逛西逛逛,包很沉、很大,裡面裝滿了資料和磁盤。那條街上的老闆知道雷軍很能幹,都對他很客氣,恨不得隔二十米就跟他打招呼,請吃請喝。期間雷軍做了幾個商品化的軟件,也賺了點錢。
有了在電子一條街“混”的經驗,大四時,雷軍和朋友辦起了三色公司。“我經常被他們從武大的晚自習上叫出來開會。我們晚上做開發,白天跑市場,在飯店裡租了一個房間,五六個人躺在一間房間裡,實在躺不下,就起來幹活。”
1991年,雷軍大學畢業,1992年初加入金山,一份工作做了16年,從程序員做到CEO。
2007年,雷軍帶領金山上市,38歲退休,功成名就,財富自由。
這可以說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成績,但那時候的雷軍異常痛苦。因為雷軍對自己的人生期待,不是小成,而是大成。大成不了,就很痛苦。
金山的事業,顯然算不上驚天動地,更不能支撐他的夢想和野心。
所以,從金山退休後的雷軍,很痛苦,他受不了同時期的其他大佬走在他前面、比他強大。
正是這種野心帶來的痛苦,驅動了雷軍在42歲時,克服“再創業,若失敗我就身敗名裂”的恐懼,重新出發,創立小米。
2017年有個報導叫《雷軍的黃金歲月》,雷軍說他只看了標題,內容根本不用看。因為,“今天的這點成績根本算不上什麼,小米才剛剛開始。”
顯然,50歲的雷軍還有更大的夢想和野心。
我第一次體會到,原來夢想和野心本身就是一個人的競爭力,而且是最核心的競爭力。一個被巨大野心驅動的人,會極度自律、晝度夜思、殫精竭慮、不知疲倦,因為他不是想贏,而是必須贏。
02
努力工作,極致的執行力
是世界上最笨也最高明的辦法
2017年9月,雷軍韓國出差。飛機上,他看了稻盛和夫的《六項精進》,整本書三分之二的內容就在講3句話:
1、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
2、認真拼命地工作。
3、除了拼命工作之外,世界上不存在更高明的經營訣竅。
雷軍看完很感動,稻盛和夫被日本人稱為經營之神,白手起家創辦了兩家世界500 強企業,京瓷和KDDI。
“我可能無意中使用了他說的,世界上最高明的經營訣竅——拼命認真地工作。”
“如果浪費了半小時,我就覺得很慚愧。後來我看到很多人不珍惜時間的時候, 我就覺得這樣的人真沒出息。時間是自己的,你到一個公司打工的時候,偷懶,老闆沒有看見,就覺得自己又蒙了一下,玩貓和老鼠的遊戲,真是沒有必要。公司所付的那麼一點錢, 就買下了你一個月的青春?學會的東西首先是自己的,其次才是公司的。沒有多少人真正計算過自己一個小時值多少錢。”
2018年7月9日,這個怀揣夢想和野心,有著極致執行力,拼命努力的人,帶領著小米集團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筆者相信,隨著小米的逐步成長,會有越來越多的驚喜產品出現。
一個合格的領導者,就要主動學習更多更有效的管理知識,藉此,推荐一款個人成長課程:涵蓋“運營、銷售、營銷、管理、股權、文案”等,都是實用的工作方法和優秀經驗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