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得住“寂寞”,才能出頭:你所看不起的“角落人”,活得比你好

前段時間,我去參加了一個座談會,會上的一位老者緩緩說道:“耐得住寂寞,吃得了不同尋常之苦,才能“出頭”。”

Sponsored link

身邊有個朋友很疑惑,便向老者提問:“什麼是不同尋常之苦呢?是上刀山,還是下火海呢?”

老者笑了笑,只是淡淡地說:“人生之苦,不過都是些尋常之事罷了。所謂不同尋常,就是做別人不願做之事。”

後來,細細回味老者這番話時,才發現人生之道理皆蘊含其中。其實,每個人所要經受的苦難,大多是相似的。也就是說,這些苦難,有些人甘願去接受,也就換來了“涅槃重生”,而有些人卻厭惡,也就躲躲閃閃,難以活出真正的自己。

人想要有所成就,想要出頭,想要活出自己,那麼,要經受什麼苦難呢?最重要的,也就一點,那就是耐得住“寂寞”。當這個社會變得愈發焦躁時,能耐得住“寂寞”的人也就愈發減少。甚至,大多人都會嘲笑“寂寞”的人。

在大多人眼裡,“寂寞”的人總是獨來獨往,不懂得合群,不懂得為人處世。也就是因為這樣的眼光,大多人盲目選擇“群來群往”的生活,不願在“寂寞”的磨練中“重生”。

要知道,真正能耐得住“寂寞”的角落人,往往活得比一般人要出彩。

How to help a friend who's going through a tough time

耐得住寂寞,才能出頭

年輕的時候,身邊的人總跟我們說:“到了社會,要多交朋友,多個朋友多條路。”

這番話,曾被多少人當作“座右銘”,當成混跡社會的準則。可當經歷了一些事後,再回來看這番話,其實就要“兩看”了。

有些時候,不是“多個朋友多條路”,而是你有本事了,自然就會有朋友上門來找你。而你的本事,並非是朋友給予的,而是你自己給予你自己的。這種“自我給予”從哪裡來,就是從“寂寞”中來。

《微暈的樹林》:“當上帝賜給你荒野時,就意味著,他要你成為高飛的鷹。”

When a Friend Is Suffering, How Do You Help? – The Wisdom Daily

Sponsored link

荒野,就是一個荒涼之地。沒有人想去那裡磨礪,也不會有人到這個“荒無人煙”的地方去生活,但雄鷹做到了。因為它是“鷹”,自然能忍常人之不能忍,做常人之不敢做之事。

很多時候,別人只是看見了雄鷹的展翅高飛,卻忽略了它的“搏擊長空”之勢,是從荒野的“寂寞”中磨礪出來的。而這種寂寞,就是它有所成就的堅韌磨石。

人,如果想大鵬展翅,扶搖直上九萬里,就該懂得“寂寞”的可貴。這世間不是所有的一個人的生活,都叫“寂寞”。真正的寂寞,是在暗中發力,默默積攢力量,成為別人不敢忽視的存在。

真正懂得“寂寞”的人,往往有所成就

混跡多年的老局長經常說:“能化寂寞為本事的人,最壞的結果,不過是大器晚成。”

一把劍,你只有讓它在火中慢慢淬煉,才能展露它的鋒芒。如果它沒有“靜火”的淬煉,那它也就是一把普通的劍罷了,又怎能成為削鐵如泥的寶劍呢?

為人處世,只有在角落處默默發力,不計較一城一池的得失,不糾結於一時的輸贏,如此,才能厚積薄發,讓我們這一生,活出心中滿意的樣子。

南森曾說:“人生的第一件大事是發現自己,因此人們需要不時孤獨和沈思。”

一個人,要想在社會上有所成就,他首先要做的,不就是發現自己,看清自己是什麼人嗎?你是什麼人,那就去做什麼事,才能循著命運的軌跡去不斷前進,遇水架橋,逢山開路,闖出一片生天。

曾遇到一個朋友,他打小就喜歡一個人去鑽研一些自己喜歡的事物,所以很少去過群來群往的生活。這種習慣,他持續了將近四十年的時間,最後這種習慣帶給他的結果,就是他的事業成就。

朋友如今接近五十歲了,依舊喜歡一個人去鑽研業務。他的單位每一次遇到事,他的老闆第一時間就找他。在別人眼裡,他是老闆的寵兒;在老闆眼裡,他是值得依靠的得力幹將;在他自己眼裡,他是一個平常的角落者。

其實,生活永遠是“平衡”的。你耐得住寂寞去鑽研一件事,自然會比別人領會不少業務的精髓。而你選擇跟著別人走,選擇人云亦云,表面看起來“一群人”很威風,可到頭來,不是個空殼子,又是什麼呢?

寂寞,並非是“不合群”的代名詞。它的本質,就是人的天性。要知道,想成功,先寂寞,懂寂寞,事必成。不然,“高處不勝寒”的頂峰時刻,又從哪裡來的呢?

Tips for Starting a Business With Your Friend - Business News Daily

你所認為的“角落人”,他們活出了自我

有人說:“人要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華。”

繁華人間常在,可多數的繁華會隨風飄散。唯有人的“寂寞”的能力,永遠屬於自己。因為這種能力,能讓人重新迎來“繁華”的人間日常。

Sponsored link

這就是一種“循環”。這個社會,總需要有些人耐得住寂寞去做事,總需要有人耐得住寂寞去生活。有些時候,細細想來,寂寞的生活,不就是我們常說的“人間清歡”嗎?

為人處世,本就是由簡到繁,再由繁到簡的過程。所謂“大道至簡”,我們所要生活的世間,本就是“孤獨”的,“寂寞”的。當人到了一定年紀,就會發現一個道理,那就是只想一個人生活,不想再迎合別人了。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你看溫室的小花,千人栽培,萬瓦蓋頂,簡直就是“奢華”生活的標配。而路邊的孤寂的小草,卻默默地偏居角落,獨自一個人去生長。

當大雨到來之際,我們就會發現,那些在“溫室”裡生長的花朵,永遠只會被“天雨”打得凋零,最後連根基也不在了。而我們所看不起的路邊野草,卻是迎風雨,見世面,用一股不服輸的勁,熬到艷陽天出現的那一刻。

兩種狀態,便是兩種人生。所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那些我們所看不起的“角落人”,他們的能力和人生,才真正是一種無上的“光華”。這種“光華”,是在“寂寞”中熬出來的纍纍碩果。以此,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