俏江南倒閉真相:對員工好壞,直接決定了企業的生死!

聯想集團總裁柳傳誌有句眾所周知的名言:”辦公司就是辦人。人才是利潤最高的商品,能夠經營好人才的企業才是最終的贏家。”

Sponsored link

現代企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從這個角度來說,人才是企業之本。

早在2016年底,壹則《格力公司全員每人每月加薪1000元的通知》在網上流傳:

格力電器對入職滿三個月的全體員工,每人每月加薪1000元。

董明珠霸氣回應:“有人說我是因為賭氣,集團董事長免了,收購也沒成功。如果我是賭氣,就不會走到今天。我明年繼續加1000元,那些問‘妳加1000我們怎麽辦?’的人,妳們倒是也加呀!”

時間過了壹年多,董明珠說到做到了!

格力全員再加薪1000

董明珠說到做到

2018年後開工第壹天,格力員工收到“全員每月再加薪1000元”的好消息。

格力官方微信稱:按照人均每月加薪1000元的總額度,根據績效、崗位給員工加薪。

按格力8萬員工來計算,每月公司工資支出要多出8000萬,壹年就是9億6千萬,而這個數字還不包括因為工資上漲帶來的社保和公積金等支出的增加。

關於加薪,董明珠有壹個觀點:不要等員工要求漲工資,要主動加工資,超越員工的期望。

Sponsored link

除了加薪,送房子也是董明珠做的事,“妳做到退休,房子我就給妳。”

早前,格力就已為員工提供宿舍:“每位員工有壹間20平米的宿舍,如果結婚了,則有壹套50平米的兩居。只要員工在格力,房子不收回,退休也不會收,工作三年以上的工人極少離開。員工為什麽壹定要自己買房?我要給他們安全感,讓員工不要天天為住房、吃飯這些考慮。”

說到做到,是壹個老板的基本素質,也是壹家公司的基本擔當。

值得妳忽悠留下的員工,都不是傻子,如果“畫餅”就能“充饑”,這樣的員工也不會創造多大的效益。

當妳覺得員工會相信妳那句“好好幹,公司不會虧待妳的”的時候,妳離優秀員工的距離就已經越來越遠了。

俏江南倒閉真相:

“心裏有我”有多重要?

周末,大家聚在壹起,談論各自去過的餐廳,其中有個朋友說了這麽個觀點:“但凡說紙巾要2元壹份的,我不會去第二次。”

眾人好奇,畢竟這位朋友不至於連2元都付不起。

“沒啥,就是感覺不爽。”

我在妳這吃頓飯成百上千,要張紙擦嘴,妳開口就是擦嘴要錢;

妳把環境搞得這麽裝,為壹張紙把人的心弄得這麽傷;誰還會去第二次?

Sponsored link

總而言之,妳讓我不爽;歸根到底,都是因為:妳心裏面根本就沒有我。

換過來,對於員工,也是如此。

細節之於員工:“心裏有我”到底有多重要?

(1)細節之“地溝油”,勞資關系只能談錢

幾年前,俏江南的回鍋油事件。

做了水煮魚,客人走了之後,這油妳看可惜了,店家就舍不得倒,怎麽辦呢?那就接著做菜。

有記者臥底在俏江南餐廳說,做菜把回鍋油接著端出來吃。

這壹刻,妳是俏江南的公關,妳會怎麽面對媒體?

牛逼的俏江南就說了兩點:

第壹,這個事從來沒發生過;

第二,我們做回鍋油就是只給自己員工吃,不給顧客吃。

我們尊重顧客,顧客是上帝,因為他是付錢的。員工是掙我錢的,那就該吃回鍋油?

Sponsored link

這樣的壹個澄清事實真相的行為背後,暴露出來俏江南對自己員工的極端不尊重。

俏江南全國所有的員工,看到這樣的回應,不知作何感想,也許最直接的想法是——妳心裏面根本就沒我。

既然如此,我幹嘛那麽認真幹活;開餐廳的千千萬萬,幹嘛非要在妳這壹家。

後來俏江南上市失敗,接連關閉數家門店,不能說跟員工流失率沒有關系。

心裏面有我,真的那麽重要嗎?

至少,老板心裏有“我”的企業,會走得更遠。

之前,京東壹直在燒投資人的錢,壹直在虧損,劉強東說了這麽壹句話:“如果把快遞業務外包出去,如果不給京東的快遞員上五險壹金,京東馬上可以盈利。”

但最後,劉強東加了壹句:“但我做不到”。

他回老家宿遷請快遞員們吃飯,在席間,他發話:“我們員工宿舍最差兩個人壹間,工作三年以上的壹人壹間房,工作三年以上的都25、26歲了,平時誰還沒個朋友來玩。”

說完,全體快遞員都站起來鼓掌。

壹個身價400多億的老總,竟然會替員工想到“下班後,妳們都需要私人空間”這種層面,怎能不讓員工心頭壹暖。

本來是簡單、冰冷的勞資關系,瞬間給人壹種“老板好為我們著想”的既視感。

Sponsored link

勞資關系只能談錢,“心裏有我”就可以談情。為錢工作,員工只是完成任務;帶情工作,才會舍身賣命。

所以,老板“心裏有我”很重要。

因為,今天妳的員工可能明天就不是妳的員工,妳的客戶明天也可能成為妳的員工。某種程度上說,心裏有員工就是心裏有客戶。

(2)細節之“握手”,京東撒謊,哪怕副總裁也開除

這裏再講壹個京東的小故事。在京東,只要有人說謊被發現,哪怕他是副總裁,劉強東也壹定會將他開除。

京東曾經有個高管,因為上班打卡這樣壹件小事,被劉強東開除了。

京東對總監級別以上的高管,遲到、請假這些事是不做強制要求的,更不會因為遲到而懲罰。但內部有這樣壹個制度,就是在年底和升職加薪時,對員工有個綜合分析,包括參考過去的考勤記錄。

這個高管為了追求壹份完美的考勤記錄,便讓秘書幫他打了兩回卡,其中壹次還是因為要送孩子去上學。

可能對很多公司來說,這並不是什麽大驚小怪的事情,更何況還是高管。但在京東不行,劉強東確認了這件事,並且這個高管承認之後,馬上就把他請走了。

這是京東的壹條紅線,誰也不能碰。

關於誠信,劉強東也通過自己言傳身教,讓京東人學。為此,他損失壹個億也在所不惜。

2010 年底,劉強東在宿遷出差。時任老虎基金中國區總裁的陳小紅給他打電話,溝通投資京東的問題,他們在電話中把價格都談妥了。

Sponsored link

結果,合同還沒簽呢,另外兩家來自香港和上海的基金負責人相繼趕到宿遷,把合同捧到劉強東面前,而且只要他簽了字,價格就會比老虎基金給他的高 30%。

當時,京東的首席財務官和劉強東的助理都在身邊,他們看著劉強東,問他該如何處理。

劉強東當時反問他們:「京東價值觀第壹點是什麽?」

他們回答很幹脆:「誠信。」

劉強東說道:既然我們將誠信放到了如此高的位置,那麽我必然不可能在答應了老虎基金之後,再和其它基金合作,別說價格上漲 30%,就是上漲 300% 我也不可能同意。

那 30% 可是意味著壹億元人民幣啊,但我從不後悔,這是我對員工言傳身教的過程。我不僅告訴員工應該怎麽做,還要身體力行,做到前面。

劉強東還強調做人要正,這是京東人的精神內核。

事實上他在這方面是吃過虧的,劉強東第壹次創業是開餐廳,失敗了,當時收錢的小女孩跟大廚談戀愛,倆人把公司所有的錢都給貪了,這給他很大的教訓。

無獨有偶,馬雲第壹次創業也在這方面踩過坑。1992 年,馬雲創業做海博翻譯社,當時翻譯社的出納每天都從公司賬上挪走壹兩百元,好幾個月都沒人發現。

(3)細節之“握手”,貼心小事才是征服人心的終極殺手

越有逼格的人,心裏面越有別人。

有壹個富豪每次和別人吃飯,每張桌子都多放壹副碗筷,因為他每個桌子都要坐,每個桌子都給15分鐘交流;結束之後,他和每個人都要握手,甚至是墻角的服務員。

這個人是李嘉誠。

和服務員握手,是他深諳“心中有我”的人性之道;每桌15分鐘交流,是他明白:光有“別人”還不夠,對時間、細節的完美控制才是征服人心的終極殺手。

這壹點上,經營餐廳的老板,可以向烏鎮的陳向宏學習。來看看他是如何深耕細節的。

為讓遊客看到更美的景色,烏鎮的東柵開創了管線地埋,不讓電線擾亂視線。路燈冬天多長時間擦壹次,夏天多長時間擦壹次;民宿房東夏天要送壹杯冰飲,冬天要送壹杯熱飲;房東要用幾塊抹布,什麽時候用哪壹塊……

如果妳喝醉了酒,後面會跟著壹個人,不遠不近,妳躺在地上不省人事,他免費擡妳回去……

在烏鎮,餐飲是要報備最高價的,並且必須說明分量,例如:番茄炒蛋不低於四個雞蛋。

陳向宏“心中有別人”的結果是,烏鎮的遊客80%是散客,超過壹半是再次光臨,也就是覺得這裏真好,還要來。

世界互聯網大會也是對這壹點很放心,所以也來了,而且壹來就不走了,選擇其作為永久會址。

顧客要意外的小感動,不要刻意的假服務。

(4)細節之“小紙條”,貼心的服務不是“管”出來的

壹對小年輕在海底撈吃飯,發生了壹些口角,在他結賬之後收到了這樣壹封信,很娟秀,很稚嫩的字體,像壹個小女孩的字:

“帥哥美女妳好,剛剛給妳們服務的過程中,感覺到妳們好像不怎麽開心,不知是不是我服務不周的原因,但是作為我本人,我是希望妳們能開開心心的,開心是壹天,不開心也是壹天,人生看似漫長,其實也很短暫,所以何不開心度過每壹天呢,真誠的希望妳們可以永遠幸福開心,快樂永久。”

要是在平時我們收到這樣的信,感覺很平常,甚至有些矯情,但是如果妳和戀人吵架之後,壹個餐廳服務員用心、甚至親手給妳們寫的壹封信,妳不覺得這個太神奇了嗎?

海底撈真是壹個奇怪的企業。作為餐飲行業最常考核的指標(KPI),比如利潤、利潤率、單客消費額、營業額、翻臺率,這些都不考核。張勇說,我不想因為考核利潤導致給客人吃的西瓜不甜、擦手的毛巾有破洞、衛生間的拖把沒毛了還繼續用。

那麽他們考核什麽?考核客戶滿意度、員工積極性、幹部培養。

這三個指標,作為壹個做了很多年管理工作的人,我實在想不出他們是如何解決內部公平問題的。但是我知道,今天妳看到的海底撈員工真誠的微笑,就來自於這裏。

海底撈不考核翻臺率,但是海底撈的員工比誰都重視翻臺率。回到開頭的那句話,企業文化才是魂,所有的利潤和翻臺率,都是附加的、隨之而來的、不重要的。

這種真誠,如何不讓員工有積極性?

經營企業就是經營人心。說到做到,員工才更願意追隨,工作才更有動力;畫餅充饑,員工可以信妳壹次,但第二次可能就是失望和離職了。

任何時候,別欺騙員工,在妳忽悠員工壹句話的同時,也搬起了壹塊石頭對準了自己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