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勤勞的人依然過得很貧窮,我從《駱駝祥子》中找到了答案

“憑我一身力氣,再加上勤奮,怎麼就無法擁有一輛自己的車?”。祥子多年來一直想不通的事兒,其實老馬頭兒說的一句話中,就能找到答案:

Sponsored link

“告訴你,我不定哪天就凍死,我算是明白了,干苦活兒的打算獨自一個人混好,比登天還難。一個人能有什麼蹦兒?看見過螞蚱吧?獨自一個兒也蹦得怪遠的,可是教個小孩子逮住,用線兒拴上,連飛也飛不起來。趕到成了群,打成陣,哼,一陣就把整頃的莊稼吃淨,誰也沒法兒治它們!”

——《駱駝祥子·第23章》祥子與老馬頭兒(小馬兒的祖父)的對話

祥子之所以變成被小孩兒拴在線上的螞蚱,並不是因為他的單打獨斗,而是在於,他只想著“憋大招”擁有自己的車,而不去尋找到“蝗蟲成災”那樣的機會。

為何勤勞的人依然過得很貧窮,我從《駱駝祥子》中找到了答案

圖 | 弱小的蝗蟲成群結隊後也會成為災害

一旦我們做出了某種選擇,就好像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經驗上的慣性力量,會使這一選擇在我們的意識中不斷自我強化,並且將我們圍困在其中。這就是所謂的路徑依賴。

也正是因為“擁有自己的一輛車”實現獨立自由的執念,駱駝祥子一步步將自己推向了墮落的深淵。

面對《駱駝祥子》的悲劇,很多讀者會將祥子命運多舛歸結為時運不濟。但實事上,祥子即使沒有丟失他買的洋車,也實現不了他的人生目標。

為什麼這麼說?如果了解到《駱駝祥子》小說的社會時代背景,以及北平的實際社會經濟狀況,我們就容易理解了。

《駱駝祥子》的社會背景

老舍先生在小說中並沒有寫明故事的具體時間,但我們可以去推測。

小說開頭祥子被抓壯丁的那次,應該是1928年的國民政府北伐,因為小說提到了阮明是向國民黨黨部告發的曹先生。國民黨入主北平後,與地方政府、當地舊勢力,都存在激烈的權力之爭。洋車伕總工會當然是各派系的必爭之地。

為何勤勞的人依然過得很貧窮,我從《駱駝祥子》中找到了答案

圖 | 北平舊照

Sponsored link

小說結尾寫道:阮明在發動洋車伕鬧事後,祥子出賣了他,最後阮明被槍斃。這件事的歷史原型之一,是1929年的北平洋車伕打砸電車事件。那次暴動引起全城動蕩,事件平息後,有四名組織者被槍決。這起事件的推手,是國民黨中的兩派在爭奪工會控制權。

小說最後一章有這麼一句話:“北平自從被封為故都,它的排場,手藝,吃食,言語,巡警……已慢慢的向四外流動,去找那與天子有同樣威嚴的人和財力的地方去助威。”而北京改名為北平,降格為省轄市成為故都,是1928年的事。

所以《駱駝祥子》小說所描繪的時代背景,應該是1928年前後的北平。

1928年以後,日漸蕭條的北平經濟

1928年後,北平經濟日益蕭條,然而,與日漸下行的經濟成對比的是,洋車伕的從業人數竟然反而急劇增加。1927年,全市的車伕有五萬五千人,到1936年,這個數字達到了十萬人,佔同時期全市成年男性的近六分之一。也就是說,至少每6.5個北平人,就有1個是靠拉洋車來糊口的。

為何勤勞的人依然過得很貧窮,我從《駱駝祥子》中找到了答案

圖 | 北平的洋車伕

正如老舍先生在小說中所說,1928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北平大量權貴和富人隨同政府機關南遷,造成了北平各行各業的大蕭條。全市三萬多家商鋪,當年倒閉了3500家。有人估算過,北京的政府南遷以後,全市失業人口達到了30萬。

當時,很多洋車伕在等活兒時都在讀書看報。這說明瞭什麼?這可不是說民國的教育搞得好,而是意味著原本認字的人,因為找不到工作,只能去拉車。連當時的一些底層公務員,下班以後,也要拉幾趟洋車來貼補家用。甚至連名校大學畢業生都因為找不到工作去拉洋車。這代表著北平的就業出現了嚴重問題,許多人的社會階層在下滑。

為何勤勞的人依然過得很貧窮,我從《駱駝祥子》中找到了答案

圖 | 車伕是把窩窩頭變成血,滴在馬路上

在20世紀30年代的北平,即便是中產家庭的月收入,也不過30塊大洋左右。當時一個強壯的車伕,就算每天拉12個小時的活兒,也只能賺5毛到6毛,其中,車份是1毛5,佔收入的四分之一。所以,祥子為了當初買車那100塊大洋,他起早貪黑、省吃儉用、累死累活地攢了三年。

隨著技術創新帶來的產業升級,洋車伕已經成為夕陽行業

駱駝祥子所處的時代,北平已經通了電車。1924年,北平電車公司正式運營,到1929年建成了電車環線。據1933 年統計,電車公司有車路工人 604 人,其中一線的司機生、售票生就有450 人。可見,儘管工業化水平十分有限,但當時北平的交通運輸業也在努力地發展。

Sponsored link
為何勤勞的人依然過得很貧窮,我從《駱駝祥子》中找到了答案

圖 | 北平的電車

然而,從祥子這樣洋車伕的視角看,並沒有察覺到這樣一個不可逆轉的時代趨勢。祥子依然做著自己的夢:擁有一輛自己的車,再拉上二年,至多二年,他就又可以買輛車,一輛,兩輛……他也可以開車廠子了!

然而,自古長考出臭棋。祥子能夠憑藉一己之力買上自己的車,確實是很了不起。但是,結合當時北平的社會、經濟、行業狀況來看,祥子的人生目標,從戰略上來說就已經錯了。

為何勤勞的人依然過得很貧窮,我從《駱駝祥子》中找到了答案

圖 | “擁有一輛自己的車”,已經成為祥子的心魔

前面我們說過,1929年,發生了北平洋車伕打砸電車暴動事件。雖然背後有國民黨勢力的挑唆,但其背後更深的原因是,洋車伕們看不到產業升級導致自己的行業沒落的大趨勢,而將自己的不滿,簡單地歸結於電車搶了自己的生意。

車伕們擾亂治安、阻礙公交,只會讓公眾更加反感。到1946年,國民政府正式發佈取締洋車的政令,於是,洋車行業在五十年代後徹底絕跡。

戰術上再怎麼勤奮,也無法彌補戰略上犯下的過錯

祥子那買車、開車行的目標,從開始就定錯了,越堅持,錯得就越厲害。這個行業不僅是下滑嚴重、即將滅亡,而且也成了聚集貧困現象的黑洞。從人生和擇業上看,都應該儘快止損,尋找新出路。

其實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能做成一件事,並不是在於你本領有多強,而是在於你會順勢而為。

“故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故能擇人而任勢。任勢者,其戰人也,如轉木石;木石之性,安則靜,危則動,方則止,圓則行。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 ”

——《孫子兵法·勢篇》

意思是:善於指揮作戰的人,總是指望通過造成有利態勢去奪取勝利,而不去苛求部眾。所以,他能不考慮人的主觀因素,而依靠兵勢作用的充分發揮。駕御兵勢,指揮部眾作戰,就如同轉動木石一樣。木石的特性是:放在安穩平坦之處就會靜止,而放在高峻險陡之地就會滾動;方的就會靜止,圓的就會滾動。所以,善於指揮軍隊作戰所造成的態勢,就如同將圓石從萬丈高山滾下來那樣,這就是所謂“勢”。

普通人再怎麼努力,斤斤計較,如果捕捉不到趨勢的變化,最後只能混到社會的末梢;相反的是,如果能夠把握住時代的趨勢,於萬仞之山上推千斤之石,結果會怎麼樣?用雷軍的話說:“在風口上,豬可能都會飛起來”。

Sponsored link
為何勤勞的人依然過得很貧窮,我從《駱駝祥子》中找到了答案

圖 | 風口上,飛起來的豬

這就是所謂的,戰術上再怎麼勤奮,也無法彌補戰略上犯下的過錯。也正是因為這樣,既勤勞又本份的祥子,卻依然擺脫不了貧窮的命運,最後只能在怨天尤人的情緒中自甘墮落。

當然,祥子只是個文學人物,我們沒有必要苛求他。我們解讀文學人物是為了觀照現實,“今夜思量千條路,明朝依舊賣豆腐”,駱駝祥子的遭遇,像極了生活中的我們。

如果讀過《駱駝祥子》的故事,你也肯定感悟到了:我們個體越是微小,越不能放棄對時代的側風、各類趨勢的關心和判斷。英雄是發現和推動趨勢的人,而我們普通人的選擇,是理智地跟隨趨勢,以實現自己的人生小目標。趨勢像一陣波浪,大的浪花疊加著小的浪花,一層層地將時代向前推進。我們誰都無法保證自己能對趨勢精准把握,但是,我們在面對生活和就業中的一些重要選擇時,必須要慎重考慮,千萬可別搞錯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