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現在的我們來說,表達愛和喜歡已經是生活中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情,但是,絕大多數的人都還不太會去表達恨。
原因很簡單,恨傳遞的是一種敵意,展現的是一種攻擊性。
當你很認真地對另一個人說“我恨你”時,可能你們這輩子的關係就完了。
很多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壓抑了自己的這種攻擊性。
這種壓抑或者說抑制具體表現在:
1.從不會對身邊的人提出要求,怕麻煩別人。
我有一位朋友,人很善良,別人有什麼需要總是很熱心的幫忙。
有一次她生病了,但是為了不給同事添麻煩依然堅持來上班。
領導看她臉色實在太差,提出送她去醫院看看,但是她堅持說沒問題的。
後來實在扛不住了,就自己一個人去醫院(謝絕了同事們的陪同)。
結果到醫院一看,高燒40度,差點到要住院的程度。
不願麻煩別人的人,經常會有這樣一種錯覺:一旦求助別人,用別人的時間和精力為自己做一些事情,對別人來說就是一種損害,內心會有不安。
所以,他們會盡可能的自己去搞定一切事情,能不麻煩別人就不麻煩。
其實他們忽略了,其實每個人都有為別人付出的意願的,因為在付出的過程中我們都可以體會到一種強烈的價值感和自我認同感。
所以,有時候的麻煩並不真是麻煩。
2.面對別人的不合理要求,不會說不。
有一位女生和她一位女性朋友合租住在一起,有一天那位女性朋友說自己男友臨時過了住幾天,問她可不可以?她雖然很不願意,但礙於情面還是答應了。
結果她住了半個月的客廳,起居生活上也是各種不方便。
不會說不的人,只看到拒絕別人會讓別人不舒服,傷害到別人的感受。
似乎一旦說不,自己就不是一個好人了。
但是他們忽略了,別人對自己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本身,就已經先對自己施加了傷害。
所以,及時的說不,不是在傷害別人,而是在制止別人對自己的傷害。
可惜,有時候我們只看到了自己的攻擊性,而看不到別人的攻擊。
3.面對衝突,習慣性的退縮。
生活中,我們都不喜歡一遇到問題就歇斯底里、大吵大鬧的人,覺得這樣的人很討厭,很沒有素質。
所以下意識地,我們可能就會暗示自己:我絕對不可以成為這樣的人。
但不經意間,他們可能走向了另一個極端:不可以與人發生衝突,不可以有攻擊性。
但現實一點的說,人際關係是一個互動的過程。有時候即使你不想和別人吵架,別人也會找你吵架。
面對這種情況,有的人以為退一步海闊天空,於是就退縮和迴避,要麼不說話,一聲不吭的挨罵,要麼不停的道歉,企圖通過示弱來化解衝突。
這就像在拳擊台上,你不去攻擊別人,還幻想別人也會如此待你,結果等待你的就只能是別人一輪又一輪的攻擊。
在有些情境下,示弱其實是在鼓勵別人攻擊你:來欺負我吧,你可以的!
既然如此,為什麼很多人還要壓抑自己的恨和攻擊性呢?
這和一個人的成長經歷有關。
當我們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自己的絕大多數需要都是需要藉助父母來實現的,這時,你的需要能滿足多少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的態度。
你乖,聽話,順從,父母就會給你更多好吃的,更多好玩的,以及更多的關愛。
因此,壓抑自己的攻擊性,是幼兒時獲得愛和溫暖的一種方式。
當我們走進學生時代,學校的環境再次強化了這一點。學校最不能容忍的情況就是學生之間打架,所以只要發生這樣的事情,不管事情的原因是什麼,經過是怎樣的,只要動手就會被嚴厲的懲罰,哪怕是自衛也不例外。
這就給很多人,尤其是那些懂事的乖學生一種認知:攻擊性是不好的,不管是主動的攻擊別人還是自衛性的反擊別人,都是不能接受的。
在這種環境的熏陶下,有一些人會徹底的放下自己的攻擊性,成為一個看起來無害的人。
做一個無害的人,是有很多好處的。他們熱心善良、樂於付出,不計較得失,同時又努力上進,就像《芳華》裡的劉峰一樣,是一個人見人愛,大家願意與之交往的人。
沒有攻擊性的人顯的更有親和力,容易得到周圍人的接納和認同。
但是,在另一種情況下,做一個沒有攻擊性的無害的人則會將自己拖進無盡的深淵。
比如,當你面對的不是善良的人,而是一個沒有底線、掌控欲極強的人時,你越表現的越好,你的結局就會越糟糕。
老師讓學生給買飯送到自己家中,學生覺得付出一些也沒什麼,就答應了,結果就是這位老師就會提更多的要求,而且讓學生不停的去做,似乎這不是一種請求,而是一種命令和必須;領導在下屬面前時不時的講一些黃段子,有時候還會有一些肢體的觸碰,下屬沒有出聲,忍受了,結果就是讓對方變的更加肆無忌憚。
無害的人犯的最大的一個錯誤就是,不僅對好人好,對壞人也好,無差別的好,這是很致命的。
面對一些不善良人的無理要求,其實最好的辦法是從一開始就表現出不順從。雖然這樣會讓對方不高興,甚至打擊和報復,付出一些代價,但是通過這種拒絕,就會給對方傳遞這樣一種信息:我不是一個容易被控制的人,不要在我身上浪費時間。
掌控欲強的人並沒有他們表現的那麼無所不能,他們只對順從的人感興趣。
所以,一開始就拒絕,就反抗,是避免更大傷害的最好方法。
這個時候,展現你的攻擊性,就是對自己最大的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