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目標的時候,堅持做這3件事,能助你走出迷茫期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個網友說,不知道自己或者的意義是什麼,在一線城市奮鬥,每天上下班合計3個小時,工作時間將接近996,工資不高,省著點花每個月能有一點結餘,但週末就算休息,也不知道要幹什麼,感覺或者很累,找不到生活的意義,很迷茫。很多人的迷茫,來源於對未來的不確定,想要的得不到,現在的狀態一時也擺脫不了。

Sponsored link

朋友強子之前也處於這樣的困境當中。年過30家有妻兒,每天上班重復工作,毫無晉升的希望。

你在什么时候最迷茫?迷茫时你又会做什么?_运营社区暖石网

一次偶然的機會,和一個做自由職業的老朋友聊天,讓他耳目一新,才發現自己過去的一些想法根本就是固步自封,以為改變生活無望,殊不知每一段時間都可以作為改變的起點。

那麼,迷茫期做什麼事才能幫助自己逐漸脫離呢?

1.專註一件事情,並盡可能做到極致

可以是工作,也可以是一項愛好。

先說工作,仔細觀察不難發現,我們身邊總存在一部分對工作不那麼上心的人,得過且過,混一天是一天,這樣的人往往容易被詬病。

反觀自己,在工作的時候做到事事熟練於心了嗎?是否也會遇到讓你手足無措焦頭爛額的事?有時候我們認為自己工作很認真了,實際上在一些能力方面還是有缺陷,這些事領導表面不說,但還是心知肚明的。

想要在工作方面與人不同,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有一項技能突出自己,或成為這一領域的專家,至少在公司有人要做相關的事情,首先會想到你。例如主持、PPT、視頻剪輯,當你成為別人遇到困難就能想到的人時,在公司的處境也會變得與以往不同。

如果工作已經沒有什麼需要提升的空間了,可以嘗試做一項自己喜歡的事,並從中獲得成就感。

朋友靜靜利用業餘時間去做志願者,認識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幫助別人的同時為自己找到了一些樂趣,並且拓展了人脈,一舉三得。

當注意力轉移了,自然而然會走出迷茫期,而且伴隨著行動,常常會有不一樣的發現,不僅是你對世界的,別人對你的印象也會改觀。

Sponsored link

2.讀書學習,最好是嘗試學一項技術

很多人覺得年齡大了,學什麼都晚了,改變也很難,但你看看那些成功人士,很少有這種想法。

最近看到年近6旬的潘石屹在學編程,並設置了“潘石屹用Phthin解決100個問題”的標籤,以達到學習過程中的精進。之前看嚮往的生活,潘石屹在木工、攝影方面都有所造詣,出來的作品也讓人拍手稱讚。

人在迷茫时该干什么? - 知乎

想學習一門技術並有所用,其實並不需要太多的時間,快則幾個月上手,後面的時間可以用來精益求精。例如PPT,很多小夥伴都在學習,基本上是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掌握大部分技能,後續不斷改良、提高審美和技術,常用的話一年下來已經可以做出很優秀的作品了。

讀書可以拓展視野,改變固有的想法,而學習技能不僅可以提升職場競爭力,還能實現創收,何樂而不為呢。

3.加入一個不同領域的圈子

美國社會學家羅恩·伯特曾提出結構洞理論,由於人們傾向待在自己的圈子裡,人際關係結構在不同圈子中產生了間隙,阻隔了圈子間的正常交流。

這個理論正好能說明,為什麼隔行如隔山,為什麼你認為理所當然的事,對別人來說卻是新鮮事,即便互聯網時代信息透明化了很多,但這並沒有削弱信息差的存在。

如果在生活中很難進入不同的圈子,那麼在網上相對容易許多。很多行業都有群組或是論壇,到處逛逛,在開闊眼界的同時,說不定還能發現新的機遇。

面對人生的低谷和迷茫,我是這樣走出的!(勵志美文) - 每日頭條

對付迷茫最好的辦法是動起來,而不是光想不行動。過多的思考只會帶來煩惱,而行動則會帶來不一樣的發現和新的感受。這個過程是潛移默化的,堅持幾個月,也許你會發現,自己已經煥然一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