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明白這十大原理,你就是合格的經濟學本科畢業生

“貿易”指的是買賣或交易行為的總稱,通常指以貨幣為媒介的一切交換活動或行為。

Sponsored link

我國最早的國際貿易,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西漢時期,歐亞多國通過“絲綢之路”與我國進行了廣泛的通商,促進了商業與文化的發展以及民族融合。

目前,國際貿易是國與國之間建立經濟聯繫的最主要方式,每天創造著數以億計的財富吞吐量。但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國與國之間不對等的貿易關係、日趨激烈的競爭關係,也引發了包括“貿易摩擦”在內的一系列消極問題。

認清這些問題的第一步,首先要明確“貿易”是如何有效展開的。曼昆的十大經濟原理中,有三條與貿易有關,我們一起來簡單了解一下。

弄明白這十大原理,你就是合格的經濟學本科畢業生(之二)

比較優勢:貿易使每個人狀況都好

解釋比較優勢前,先了解一下經濟學鼻祖亞當·斯密提出了“絕對成本優勢”的概念。曼昆在授課時,最喜歡用經典的“英國和葡萄牙生產羊毛和葡萄酒”的例子,來闡述絕對優勢。

假設,同樣用200人的勞動力,英國可以生產200單位羊毛,或者180單位酒;葡萄牙這可以生產160單位羊毛,200單位酒。也就是說,英國在生產羊毛這件事上,英國擁有絕對成本優勢,而葡萄牙在釀酒這件事上,擁有絕對成本優勢。

斯密認為,一個國家應該與比自己擁有絕對成本優勢的國家進行貿易。

19世紀偉大的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則進一步完善了比較優勢在貿易中的應用,並提出了“比較優勢”理論。

所謂比較優勢理論,就是指一個生產者以低於另一個生產者的機會成本,生產一種物品的行為。李嘉圖認為,一個國家應該完全生產且出口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不生產且進口比較劣勢的產品。

還是上面英、葡兩國的例子。假設葡萄牙的勞動效率提升了,200人可以生產240單位羊毛。這樣一來,葡萄牙在羊毛、釀酒兩件事上都有絕對成本優勢,按照斯密的理論觀點,兩國不會發生貿易行為。但李嘉圖認為,它們應該發生貿易。

這是因為,英國雖然處於絕對成本劣勢,但依據“兩劣相比取其輕”的原則,英國在釀酒這件事上擁有比較優勢,而葡萄牙在羊毛上有比較優勢。雖然一個國家在兩種產品上都處於劣勢,但如果專注於生產那些劣勢相對較小的產品,並通過出口貿易,依然可以改善本國的福利狀況。

Sponsored link

如今,這種比較優勢理論依然在國際貿易中發揮作用。比如,東南亞的小國盛產大米,而遠在歐洲的某大國能製造獨一無二的精密儀器,經過貿易,前者向後者出口大米,並進口後者的精密儀器,其結果是雙方共贏。

弄明白這十大原理,你就是合格的經濟學本科畢業生(之二)

看不見的手:市場是組織經濟活動的好方法

聖經舊約《但以理書》記載:有一天,巴比倫王伯沙撒在宮中設宴,期間,忽見一隻手憑空出現,在牆上寫下三個神秘的詞:“彌尼” 、“提克勒”、“毗勒斯”。眾人不解其意。

這時,先知但以理說:“因你伯沙撒冒瀆天神,神放出一隻手寫下這些字,意思分別是:你的國位已告結束,你在天平里的分量無足輕重,你的國度即將分裂。”

有感於這段聖經,亞當·斯密提出了“看不見的手”的原理。

每個人都在力圖追求個人的滿足,一般說來,他並不企圖增進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進的公共福利為多少,但在這樣做時,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引導他去促進社會利益,並且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進社會利益時更大。

這只看不見的手,實際上就是人們自覺按照市場機制的作用,自發調節自我行為並實現消費效用最大化和利潤最大化的過程。

1787年,亞當·斯密與英國首相皮特見面時,皮特對斯密如此恭敬,原因就是在於斯密提出的“看不見的手”的理論,被當時各界名流奉為經典。即使到現在,斯密的觀點仍然是現代經濟學的中心。

市場的重要性在於,它提供了一種機制,使得人們相互進行交易,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價格和利益的激勵引導著它們各自的選擇,這就是我們一般說的市場調節。市場調節就好比一隻無形的手,而價格就是“無形的手”,用來指引經濟活動的工具。

當然,儘管市場調節對於經濟活動十分重要,但市場也絕非萬靈。“市場失靈”的情況屢見不鮮,這正說明市場調節本身並不能有效配置資源。

曼昆在書中向學生提出問題: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可以阻止造紙企業污染環境嗎?

想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引出接下來的第七條原理:政府乾預。

Sponsored link

弄明白這十大原理,你就是合格的經濟學本科畢業生(之二)

政府乾預:政府有時可以改善市場結果

1936年,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中,寫了一篇名為《挖坑》的經濟學寓言。

烏托邦國的社會經濟正處於完全癱瘓的境地,工廠倒閉,工人失業,人們束手無策。這個時候,政府決定興建公共工程,僱傭200人挖了很大的坑。

僱人挖坑就需要發大量的鐵鍬,於是,生產鐵鍬的企業開工了。生產鐵鍬需要鋼鐵原料,於是生產鋼鐵的企業也開工了。挖坑之後工人得到了工資,食品消費行業也發展起來了。

通過挖坑,帶動了整個國民經濟的消費。等大坑挖好,政府再僱200人把坑填平,這就又需要一堆鐵鍬、鋼鐵……如此周而復始,蕭條的市場終於一點點復甦了。經濟恢復後,政府通過稅收,償還了挖坑時發行的債券,一切又恢復如常。

在凱恩斯之前的西方經濟學界,人們普遍接受以亞當·斯密為代表的古典學派的觀點,即在自由競爭的市場中,政府只扮演極其簡單的角色,被動執行一些必不可少的重要任務,如保護私人財產不被侵犯,從不直接插手經濟運行。

然而,隨著經濟體系的日趨龐大與復雜,難免會出現一些運轉不正常的現象,當這種不正常現像​​被擴大化,就會影響經濟的正常運行,1929~1933年爆發的全球性經濟危機就是自由經濟主義弊端爆發的結果。

這時,以凱恩斯為代表的政府乾預主義者浮出水面。他認為,政府必須站在大眾的利益和整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高度出面協調,要充當一隻“看得見的手”。

曼昆將其概括為一句話:政府必須平衡以及調節經濟運行中出現的重大結構性問題,這就是政府乾預理論。

弄明白這十大原理,你就是合格的經濟學本科畢業生(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