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說這三個字的人,不知不覺得罪了很多人!

說“應該”是最不應該的事

Sponsored link

我們的生活裡,有兩個詞是每天都在滲透的。

一個是“我應該”,一個是“你應該”“不應該”也是同理。

可別小看“應該”這個看似人畜無害的詞談笑間它能輕鬆掀起生活的巨浪。

比如,發一條朋友圈:

“孩子喝什麼牌子的奶粉比較好?”

有人留言:為什麼要喝奶粉,風險多又貴,孩子抵抗力也不好。

你為什麼不母乳?—— 你應該母乳。

再發一條:

加班到11點才回家,孩子都睡了……

又有評論:孩子小時候最需要媽媽,你這麼忙,沒空陪伴Ta,長大後性格會出問題的。—— 你不應該加班。

你能說這些留言都是惡意的鍵盤俠嗎?

Sponsored link

不是。

這些再普通不過的留言,往往來自於熟悉的親人、好友,並且他們真的是發自內心地在跟你說他們的經驗。

善意無可厚非,可是聽起來為啥總有些不舒服?

核心就是“應該”這兩個字。

這是一個天生自帶評判氣質、有一定攻擊力的詞。

當我們用在自己身上時,就是帶著鐐銬跳舞

我應該在業餘時間多學習;

我應該平衡好事業和家庭;

我應該除了孩子之外還要有自己的生活

Image result for apologize

……

有沒有發現,這些目標大部分都是非常客觀、正能量、是我們真心想去實現的。

Sponsored link

可是加了“應該”之後,被脅迫的感受、壓力馬上就有了。

當我們用在別人身上時,對對方來說,結果會導向兩個方向:

要么是更大的壓力:“我確實應該……”

要么是憤怒的反彈:“你以為我不想嗎?”

用“我選擇”完成自我對話

用“我建議”完成善意傳達

我們也可能會因自我認知,帶給別人的“應該”和“不應該”的誤會和壓力。

那麼怎樣可以去避免和超越呢?

解決的辦法很簡單,把慣性中的這個詞用其他兩個有魔法的詞語替換就好了。

對於自己——把“我應該”換成“我選擇”;

對於別人——把“你應該”換成“我建議”。

魔法是怎麼產生的呢?先說我們自己的部分。

Image result for apologize

當我們表達“我應該”的時候,其實已經完成了分析和抉擇過程。哪怕時間短得我們都察覺不到。

Sponsored link

比如:我應該多陪孩子,工作隨便做做就好了。

實際是我們在加班和陪孩子之間,選擇了加班。

為什麼?

因為在那一刻,我們的決定是:選擇工作。

原因是如果做不好我會失去這份工作,而孩子,我回家還有時間陪,或者我周末再多陪陪,但工作給我的選擇並不多。

當回到家時,工作的壓力已經解決,對孩子的愧疚感佔了上風。

為了讓這種不舒服的感覺平衡一些,我們選擇自責來攻擊自己:我應該以孩子第一的,我當時到底在想啥啊?什麼破工作?

我們忘記了不是破工作綁架了我們,而是我們選擇了它。

每一個“我應該選擇A”的背後,都包含了“我不應該選擇B”。

而實際是你不論選擇A還是B,在那個當下,都是評估過的最好的選擇。

 

我們要做的,就是直視內心,活在當下,明白我們當時所有的決定都是自主選擇的。

Sponsored link

我們看看把所有的“我應該”換成“我選擇”後,會發生什麼?

把“我應該洗碗”改為“我選擇去洗碗”——因為我更喜歡看到干淨的廚房。

“我應該早起”改為“我選擇早起”——因為我更想要從這樣的一天開始。

“我應該帶孩子去公園”改為“我選擇帶孩子去公園”——因為我更想讓他去戶外鍛煉身體。

常說這三個字的人,不知不覺得罪了很多人!

這其中的差異就是我拿回了自己的自主權。

“應該”的背後,傳遞的是被脅迫、被命令,沒人喜歡被這種聲音控制。

而“我選擇”的背後,傳遞的是我能控制、我可以選擇、我為選擇負責的力量和從容。

那對於別人的部分,從“你應該”到“我建議”之間,發生了什麼樣的化學反應?

首先是明確了“你”和“我”的界限性。

Related image

我提出的是我的觀點,我從我有限的經驗中,提供了一個建議供你參考。

Sponsored link

其次是“我”把選擇權,交給了“你”。

你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因為這只是我的一個建議。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在前兩條的鋪墊中,居高臨下的姿勢沒有了,可能的語言戾氣消弭了。

這之後,平等、真誠的對話才可以進一步推進。

在真摯的交流中,積極有效的行動才更可能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