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Spenser的第篇文章
閱歷越多,越理解,一個人的成就高度,和他從小到大的知識和才華,沒有絕對的關係。
我和人聊天的時候,或者我在面試一個年輕人的時候,最喜歡問兩個問題:
你為什麼要選擇如今這樣一條職場的賽道?
有些人聽到這個問題會愣一下,因為他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他一直都是在不停地做做做,而沒有花時間好好想想為什麼要做這個職業。
如果是面試者,這樣的我一般就會pass掉了,說明他只會被動執行,而不會主動思考;
而另一些面試者,會羅列出來一些原因,比如之前工作的經驗,甚至因為第一份工作就是這個。
我繼續問,那你做這份工作,最想得到什麼?先不要說為了更好成長,鍛煉自己這種雞湯,對自己誠實些。
一個面試者想了想,坦誠地說:“ 我想賺更多的錢,買套房。”
“很好呀。”我說,“但如果你是這個目標,為什麼會選擇目前這個不怎麼賺錢的賽道呢?”
一般這個時候,大多數人就被問住了。
1
“獨立思考”這四個字,好像是被說爛的一個詞。但是,我常常非常遺憾且悲傷地發現,大多數人的思考方式,既不獨立,也不思考。
很多人,從來沒有真正獨立思考過。
這是我們從小被灌輸的標準答案,帶來的副作用。
後來,我漸漸明白,原來很多人一生的思維方式,都源自於之前的路徑依賴,就踩了第一腳油門,之後全靠慣性。
路徑依賴保護了你的舒適區,也禁錮了你,讓你只能成為平庸的樣子。
我以前在學校教書的時候,一年的薪水加起來就10萬塊錢,而且未來的天花板一眼就能看穿,我問自己,憑什麼我就只能掙這些錢?
我問了年紀比我大的教師,我說你們怎麼能接受教書十幾年,薪水只比十幾年前多一倍而已?
他們會告訴我,這個行業就是這樣的呀,你還想怎麼樣?
我問我父母,我以後的路該怎麼走?
他們會反問我,在學校教書,這個收入已經很好了,已經是縣里很有面子的事情了,你還想怎麼樣?
看看,人要擺脫生活的慣性,思維的慣性,阻力有多大。
就算自己有疑慮,那些原地打轉的人,也會說服我們放棄改變,不要打破他們的慣性平衡。
很可惜,也很幸運,我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還是被訓練得不錯,後來我辭職了,換了城市來了香港,換了工作,做上了金融和新媒體。
現在我一年的收入,可能是原來當老師的時候,一輩子能賺到的工資總和。
跳出去之後,我的能力有很大的變化麼?
沒有。一年時間,很難發生本質性的改變。
所以,真是那句話:你能賺多少錢,是你的認知高度決定的。
人和人的差距,不在於身高,膚色,衣品,身材上的差距,本質上就是認知的差距。
這種差距,橫跨著太平洋的距離,比人和豬的差距還要大。
所以,為什麼很多有才華的人,最後卻沒有掙到大錢?
因為普通的才華和思維的認知沒啥關係,而投資本身,賺的是認知的錢。
2
另一個很弔詭的事實是,很多人,已經打破了思維的局限,看到了自己的路徑依賴,知道了自己慣性的的狹隘;
但是,但是,他們依然不會選擇改變。
我會和麵試者們說,你這條職場賽道離資本太遠,你應該換一條賽道;
我會和當年那些和我一樣迷茫的同事說,你可以跳出原來被束縛的體制環境,換一種活法呀,你看,我就這樣過來了,而且過得不錯。
有些人會改,但是更多人,就是聽聽罷了,好像聽進去了,但又覺得哪裡不對,心有疑慮,但一來二去就都拋之腦後了。
晚上想想千條路,白天起來走老路。
後來我發現,原來光是認知到位,其實還不足以產生行動。
這就涉及了我們底層的東西,我們是否有發自內心的勇氣,是否認為自己有資格感。
什麼叫”資格感“,就是我有資格變得更好。
你可能會問,這還用問麼,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變得更好呀。
其實並不是,很多人看到別人的生活比自己好很多,卻並不認為自己也可以成為那樣子,他們心底不夠“堅信”。
表面上看,是源自對自己的不夠自信,而更深層次看,其實,是覺得自己不配。
很多人,要從源頭去改變自己。
再講下去就深了,涉及心靈了。
希望通過這篇文章,大家能明白,你的財富水平,和才華沒有絕對的關係,關鍵在於,你的思維認知和底層系統,你是否堅信自己會成為一個很牛逼的人。
就像我,當我還在年入十萬的時候,就覺得自己一定會成為很牛逼的人。
相信你也能擁有這種”盲目“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