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東西,比貧窮更可怕

貧窮,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不僅會導致物質層面的匱乏,還會對其心理產生影響。而在心理學家看來,有一種東西,比貧窮更可怕。

Sponsored link

有一種東西,比貧窮更可怕

嫌貧愛富

首先,貧窮的人容易被周圍的人疏遠,感受到人情的淡漠。現代社會,“嫌貧愛富”心理是普遍存在的,例如,當一個人富裕時,就會有人來巴結、討好他,而他一旦陷入困境,身邊的人就會對他嗤之以鼻。

出現這種心理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人都有著接近美好事物的心理傾向,希望通過多接觸生活富足的人,產生歸屬感、愉悅感,而有意離開那些身處窮苦的人。

有一種東西,比貧窮更可怕

資源交換理論

另一方面,根據資源交換理論(Resource Exchange Theory),人的行為多多少少會受到利益的驅使,那些嫌貧愛富的人認為自己多接觸有錢人,能夠獲得潛在的好處,例如,工作機會、更多的社會資源、更開闊的視野等。

而與窮苦的人相處,自己不但得不到任何好處,還可能需要付出自己的資源去幫助他們,所以,那些利益至上的人往往很排斥窮人。

有一種東西,比貧窮更可怕

在那些窮人看來,身邊的親戚、朋友都在有意疏遠自己,於是,他們會感到孤獨和自卑,他們會覺得自己是不受待見的。

比貧窮更可怕是沒有希望

Sponsored link

相信大家都聽過“望梅止渴”這個故事,當士兵聽說前方有梅林時,便有了繼續前進的動力,走出了窮山荒嶺。雖然前方其實並沒有梅林,但是,給了大家希望,正是有了希望,讓勞累疲憊的士兵有了繼續前行的東西,最終走出困境。

有一種東西,比貧窮更可怕

對於窮人來說,也同樣如此,當人們陷入窮困潦倒的生活狀態中時,很容易感到苦日子沒有盡頭,認為自己再怎麼努力,生活也不會有太大起色,從而產生“習得性無助”。

如何理解習得性無助這個概念呢?陷入習得性無助狀態時,又應該做些什麼呢?推薦心理學課程

當我們陷入“習得性無助”心理時,即便有改善生活的機會出現,我們也沒有信心去抓住機會,而是進入自怨自艾的惡性循環,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擺脫貧窮。

有一種東西,比貧窮更可怕

例如,有的人由於自身能力與所處環境的限制,找不到維持生計的工作,靠著政府微薄的補貼過日子,久而久之,乾脆就放棄了掙扎,選擇在家過上行屍走肉一般的生活。

有的人因為沒錢供孩子讀書,便讓孩子中途輟學幫家里幹活,這樣一來反而使孩子缺乏教育背景,失去工作競爭力,未來無法找到薪資更高的工作,讓整個家庭繼續貧窮下去。

有一種東西,比貧窮更可怕

因此,當我們失去對未來的希望,不對自己的能力抱有信心,並陷入“習得性無助”心理循環之後,就會失去更多本可以嘗試、努力變好的機會,失去對生活的格局與遠見,只把目光局限在當下的困境中。

這樣一來,只會讓自己的生活陷入貧窮的惡性循環,看不到轉折,從這個角度看,比貧窮更可怕的,是沒有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