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不上市,它是怎麼融資的?

Sponsored link

華為不上市,並不代表它沒有融資的能力,而是出於種種因素的考慮,選擇不上市。現在很多國內外優秀企業都不願意上市。國內有老乾媽、娃哈哈等企業不願意上市,而國外有宜家、亨氏集團、樂高等行業巨頭選擇不上市。

可能有人覺得奇怪,企業不融資,就無法對外擴張,靠自己能力,肯定是做不大的,而上市融資似乎是企業融資成本最低的一種方式,更何況企業一旦上市IPO後,若幾年後還是資金短缺,還可以獲得再融資。而像華為這麼大一個公司,放棄了上市融資的機會究竟為了什麼呢?

首先,華為不上市就是要保留原來的股權架構。之前華為的任正非,主要是把股權分配給職工,自己只拿了很小的一部分股權。華為是靠這樣的方式來激勵職工,特別是科研人員,所以華為在通訊、芯片等科技領域走在世界前沿。若是華為上市後,華為的股權結構會產生變化。任正非恐怕就無法通過股權方式激勵員工,

再者,華為看到了上市融資的好處,但也有當年寶能姚振華通過旗下二家保險公司,高調收購万科,一度讓万科有被姚振華控股之危。好在姚振華旗下的兩家險企是通過舉債收購万科,遭到證監會的質疑和調查。而對於華為來說,一旦上市後就有可能被別人控股,甚至有交權的風險。屆時,華為就會背離原來發展軌道。事實上,華為也離不開任正非來掌舵。

最後,華為看重的是企業長遠發展,而並非是眼前的利益。現在華為走的是技工貿路線,而一旦上市之後,肯定要以廣大投資者的利益放在首位,那就有可能去參與玩金融等虛擬經濟的東西了,中國上市公司有三千多家,其中有1000多家把1.3萬億的錢投入到理財,還投了1.2萬億的房地產,這種情況在股市簡直是司空見慣。而對於華為來說,只想走技工貿路線,不想背離原來的原則。

現在問題來了,既然華為上願意上市,它又靠什麼途徑來解決自己的融資問題呢?第一,華為與房企不同,房企是高負債經營,而華為業績年年增長,信用度較高,完全可以發行債券。之前華為發行了16億元三年期的人民幣債券,利率僅為4.55%,而且發行圓滿成功,說明華為的信用度高。

第二,華為可以通過企業內部集資的方式,來解決融資問題。華為長期給予內部股份和分紅,員工對股份和所得分紅的信用非常高,這就導致瞭如果華為要內部配股或者增發新股,馬上可以得到新老員工的積極支持。而且華為職工的收入也比較高,華為每年支出的員工薪資應該在600多億的水平,要想內部集資也並非難事。

第三,華為若是要融資,還可以向銀行借貸,對於華為這樣的優秀企業,哪家銀行不將其奉為上賓?就算一般有點實力的民企都有“小巨人稱號”可獲得銀行一定的授信額度,更何況是華為向銀行借錢?現在是銀行害怕華為不肯借錢,而非華為這樣的優秀企業借不到錢。華為向銀行借錢的成本也很低,根本也無需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