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吸收學到的知識,以此提升你的深度思維能力?

你有沒有以下這些感覺:

Sponsored link

在網上看到一篇所謂的干貨文章,你立刻為自己學到新知識而感到興奮。可是點擊收藏文章沒多久之後,這些知識就再也調動不起你的興趣;

有些知識你在看的時候,會覺得對自己非常有用。然而看完之後,這些“有用”的知識,卻總是無法解決你遇到的難題,最後你只好繼續尋覓其他更有用的知識;

文章看得很多,可能夠被自己運用出來的知識,卻永遠是寥寥無幾。你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只好認為自己看的書還不夠多;

在現今資訊爆炸的年代,我們每分每秒主動或被動接收到的信息數不勝數。但是真正留在我們腦海中的東西,卻好像越來越少。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我們把“接觸”信息錯當成了“學習​​”信息了。

真正的學習,需要有一個深度加工的過程

如果從你接觸到一個信息開始,你並沒有通過這個過程加工這個信息,那這些信息你看完也就看完了,不會學到什麼。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要把接觸到的信息轉化為自己的東西,以此提升自己的深度思維能力,你就需要構建知識之間的聯繫。

 

 

Sponsored link

知識如何建立聯繫?

當你看書或者閱讀文章的時候,你一定要學會一個技能,就是:用自己的知識經驗,去解讀接觸到的這個新信息

例如我在一本心理學書籍裡看到一句話:

大腦對於零散的信息,很難轉化為深層記憶,過目即忘;只有把信息整理成可視化結構,才能形成固定的理解架構,進入我們大腦的新皮層。

這句話傳達出來的信息,我相信任何人都覺得“有用”;看完並理解,也不超過三秒鐘。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根據這個知識點去運用出來。

為了“消化”這句話,我可能需要十幾分鐘的時間,從現實生活當中,找到對應這個觀點的客觀事例。

我會想,這句話的觀點,可以擴散應用在哪些地方呢?而首先進入我腦海的,就是“分類記憶”這個記憶方法。

當我們去記憶“飛機”,“蘋果”,“數碼相機”,“自行車”,“葡萄”,“手機”,“寶馬”,“筆記本電腦”,“橙子”這九個詞組的時候,我們很難一下把它們全部說出來。

然而,如果我們引入一個加工步驟,把這些詞組分門別類,形成一個固定的結構,如分成三大類別,我們就很容易把它們記憶起來。

 

交通工具:飛機,自行車,寶馬;

水果種類:蘋果,葡萄,橙子;

數碼設備:數碼相機,手機,筆記本電腦;

Sponsored link

有了這種“可視化結構”,我們回憶起來,是不是會更容易呢?

除了記憶中的結構,在生活當中還有沒有其他的事情,都需要建立這樣的結構來提升理解效能?

又如我們的表達能力。

很多人無法把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想表述出來,很大程度就是沒有梳理清楚自己要表達的觀點。因為沒有梳理清楚,所以就缺少了一個相應的表達結構。

這時如果你貿然開口說話,不是別人聽不明白你的意思,就是你說出來的話,無法契合到你真正要表達的想法。

例如老闆讓你匯報一下你今年的工作業績,你會怎麼說呢?

如果你的大腦沒有相應的表達結構,也許你就會說:“今年我的業績還行,幾個項目都談下來了,還跟幾個廣告公司達成了合作關係,給公司帶來不少業務。希望下一年再接再厲,為公司再創佳績!”

這種說法不是不行,只是你這些“成績”到底具體做了什麼,別人依然一頭霧水,只知道你做了很多事而已。

但如果你嵌入一個表達的結構,諸如:開場主旨——引入業績——具體講述——總結陳詞,那麼按照這個結構去表達,你就能夠更清晰地說出來:

“承蒙公司的栽培和各位同事的配合,今年我們部門交出了一份很不錯的成績單。

首先我們在年初、年中的時候,分別從兩家房地產公司手上,拿下了大灣區三個商業地產的發展項目;而且在資金分配的比例上,我們佔有絕對的話語權。這是其一。

其二就是在廣告業務的往來上,我們已經跟三家公司達成最優惠的協議。在我們運營這個項目的拍攝上,他們會全權負責。由於他們包攬所有的宣傳渠道,所以在廣告宣傳上,我們可以安枕無憂。

Sponsored link

最後就是季度業績的提升了。由於我們部門的同事日以繼夜地奮鬥,所以在後半年我們公司的業績比去年同比增幅提升了6%個點左右,多了將近一半,算是創了一個新的高峰。

所以在這裡,我非常感謝各部門同事的努力和付出,在今年竟然可以交出了這樣一份完美的成績單。希望下一年大家再接再厲,給公司帶來更多的喜訊。謝謝!”

這樣說,是不是比起最初那個表述內容更加清晰,更加明白呢?

這就是結構的好處!

無論是什麼事情,我們都能夠從“結構”當中獲得積極的幫助。包括整理你凌亂的房間,把東西按照某種功能分區收拾整齊了,你生活的便利程度也會大大提高。

當你經過這樣一個“消化”的步驟,你是不是對“把零散的信息,以一種可視化結構的方式整理出來才會更好進入大腦”這句話,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呢?

書本中或者文章中的信息,僅僅是別人家的信息,並不屬於你自己的。

只有你經過自己的“咀嚼”和“消化”之後,這些信息,才會變成你自己的東西,從而提升你的思維能力。

所以,把一些接觸到你認為有價值的信息,用自己的知識經驗去解讀一番,從生活當中找出至少三個以上的相關事例,把它們跟這個信息聯繫起來,獲得自己的全新認知,你才會得益於這個信息,而不是過目即忘

真正懂得學習的人,都會把新的知識跟已有的知識構建一個有關聯的結構體系。運用這個體系,你學到的東西才會增加你的知識量。

獲得知識關聯的經驗體系

我們看到一個知識點,記住它是最基本的做法。

然後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還要找到運用它的各種渠道。因為只有這樣,這個知識點,才能夠成為你思維體系的一部分。

Sponsored link

運用,是對記憶的一種強化,也是對知識理解後的自我輸出。通過類似實踐的相關運用,你就因此收穫了經驗。

你想要打造知識關係的體系,你必須要把學到知識點,以自己的方式運用出來,以此獲得相關的經驗。

經驗,就是一種無法手把手傳授的東西。

例如科目二學車,練習直角轉彎的時候,教練跟你說一旦旁邊轉角處的直線跟你的後視鏡平齊之際,你就要立刻轉動方向盤,把車頭駛入轉彎的道路上。

把這句話背下來,用不到你一分鐘的時間。但即便你把它背得滾瓜爛熟,你還是不懂得怎麼去做。

只有你親自下場,按照這個方法手把手嘗試一遍,這時這句話的知識點,才會跟你親身獲得的體會形成對應的狀態。換言之,說的和做的對上號了,讓你獲得反饋信息,這樣你才可以繼續修正做法。

而在這個過程當中,你大腦對於現場環境的分析或對於自身操作汽車的掌握程度,會慢慢匹配成一套下意識的行為法則。隨著你這兩方面越來越熟悉,你這套行為法則,就會變成你自身經驗的一部分了。

所以會駕駛汽車的人,在轉彎的時候,根本不用去考慮轉角處要跟後視鏡是否重疊或平齊,三秒鐘不用,就完成轉彎的操作了。

到了這個地步,你轉彎的那個知識點,已經跟你方向盤的操作、油門和剎車的控制,甚至跟當下的現場路況產生了有機的關聯,以一種牢固的結構,幫助你把轉彎這個行為做好。

這就是經驗。這些東西,你根本教不了,只能自己去感受和體會。

無論你學習什麼,一定要把這些學到的知識點,用自己的方式去嘗試一遍,獲得屬於你自己的第一手經驗體會。

看了寫作的書,自己試著去寫一篇出來;知道某個鍛煉口才的方法,也一定要自己試著去練習幾次。

Sponsored link

只有這樣,你學到的東西和你實踐的東西,兩者才會產生對應的地方。根據這些對應的地方,你才懂得如何調整方法,變成自己能力體系的一部分。

當然,這只是一些技能知識點的實踐方法。

如果你接觸到的是概念上的知識點,那麼實踐的方法,就是要用自己的語言,把這個概念給自己解釋一遍,直到你能夠清楚明白地說出來為止。

而另外一種實踐的方法,就是主動建立知識點之間的結構。

怎麼吸收學到的知識,以此提升你的深度思維能力?

 

建立知識點之間的結構

我們看書,會碰到很多知識點。

如果我們看一個知識點就算一個知識點,那麼這種接收方式,是凌亂而沒有章法的。

為了讓這些知識點能夠有效地裝進我們的大腦裡,有兩個實踐的步驟你必須要去做:

第一,找出知識點背後已有的結構;

第二,用自己的方式建立一個結構;

例如上文“工作匯報”那段講話。這段話可以根據某個結構去組織而成,也可以分析這個現成的段落,找出背後的結構。

如果你有認真思考,你就會找到一個很清晰的表達脈絡,知道先說什麼,再說什麼,接著說什麼,最後說什麼等等。

按照這個表達框架,下一次你需要站到台上講話的時候,你就能夠“照葫蘆畫瓢”,根據這個架構,“改頭換面”說出自己想要說的內容。

否則,沒有經過這種吸收,你看再多的口才書,也不知道怎麼組織語言。

同理,如果你在看書或者看文章的時候,沒有找到當前內容的表述結構;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聯,作者又是如何安排的,那麼你看完了,這些零散的知識點,也很難通過一個穩固的結構進入你的大腦裡面。

這也是大多數人,看了這麼多所謂的干貨文章,卻依然學不到東西的主要原因。

每一篇文章,都有作者自身的寫作結構。通過這個結構,作者把相關的知識點有序地羅列出來,只要你找出這個結構,你就能夠更好地理解和吸收這些知識。

那怎麼檢驗你能不能找到這個結構呢?

如前文所說,就看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語言,去解釋一遍這個知識點;而這個知識點,又跟文章中的哪些東西有直接或間接的關聯。

所以為什麼看書,一定要看目錄?

因為目錄就是一種鋪排章節順序的結構。看到這個結構,你就了解到這本書,大概會朝著哪些方面去講述內容。

在這個框架的幫助下,你用自己的語言複述這個架構,是不是也更容易?

當然,這種顯示的結構,我們很容易找到。而那些隱性的結構,就需要我們自己去思考尋覓。

這裡有一個找結構方法,就是“ 提取關鍵思想 ”。

怎麼吸收學到的知識,以此提升你的深度思維能力?

 

 

把知識的關鍵思想提取出來

關鍵思想,就是對文章意思的一種總結形式。

每一篇文章,都作者都有一個核心闡述的主旨。為了說明這個主旨,文章會運用幾個知識點分別去解釋和講述。

由於這些知識點不會太明顯,所以你就要懂得從中,提煉中心意思,總結成一個貫穿上下文的核心思想。

也就是說,這些段落是圍繞著什麼主旨去講述的,你就用一句簡單的總結把這個中心意思提取出來。

例如以下這段話,出自羅伯特·西奧迪尼的著作《影響力》:

一個人的行為,比言語更能暴露他的真實想法,因此人們經常通過觀察一個人的行為來對這個人做出判斷。我們也會用同樣的依據來判斷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我們的行為會告訴我們關於自己的一切。也就是說,行為是人們用來判斷自己的信仰、價值觀和態度的最主要依據。

根據這段話,你能從中提出一個什麼樣的核心思想?

當然就是“行為”了。如果再進一步總結,對這句話的概括就是“行為的作用,是判斷個體想法的主要依據”。

也許這不是一個段落的總結,也許有幾個段落,都是在闡述這個核心思想。現在你要做的,就是把這些段落的意思,用一句簡單的話總結出來。

然後再結合上下文的其他關鍵思想,組成一個“先說什麼,接著說什麼,最後說什麼”的脈絡結構。

那麼一篇文章下來,你就知道這個知識點是在說什麼,為什麼會這麼說,又用哪種形式去說,你在心裡都會有一個清晰架構。

如果在提取核心思想的時候,你能夠利用“便簽”的方式,把寫下總結語句的便簽,貼在相關的頁面上。這樣下一次你翻閱這本書的時候,一看到這個關鍵詞,你的大腦就會喚醒相關的內容結構,從而把學到的內容複習了一遍。

不想貼在書中,那麼把便簽做成“思維導圖”,也是建立結構的一種方法。

怎麼吸收學到的知識,以此提升你的深度思維能力?

 

主動打造關聯結構

當你找到文章的固有的結構,接下來,你就要自己打造一個關聯的結構。

正如我在開篇所說的那樣,這樣做的好處,就是給知識點“分門別類”,方便自己隨時都能夠回憶起來。

例如上面“行為”這個知識點,你就可以分類到“個體分析”這個專屬賬戶裡面。

為什麼是“個體分析”呢?

因為我覺得這個知識點,可以幫助我更好地觀察個體的外在表現,從而讓我對他們的行為獲得分析的依據,所以我就建立了這樣一個賬戶。於是大凡是這一類的知識,我就把他們放在這個賬戶裡面。

如果你覺得這個知識點,是心理學知識的一種,就建立一個“心理學知識”這個賬戶,然後把這個已經被你尋找出來的知識點結構,放到賬戶裡面去。

這些知識點的結構越積越多,然後跟其他知識點結構產生交集和關聯,如同我文章開頭所說的那樣,可以從一個知識點,發散聯想出三個以上的相關應用案例,那麼可以說,這個知識點已經成為你的思維體系的一部分了。

最後總結就是:

每接觸一個知識點,至少要思考找到三個或以上的相關事例。

然後通過實踐的方法,把這些知識點運用出來,獲取自己的切身經驗,包括“照葫蘆畫瓢”做一遍,或者用自己的語言把知識點解釋一遍。

最後建立知識點之間結構,包括找出知識點背後的結構和用自己的方式打造一個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