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是和睡覺-樣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每個人每天都得吃,少一頓都不行。從根本上來說,它是為了維持身體正常運轉、維持生命的一種必需。但是,當人們利用吃飯大做文章的時候,吃飯就不僅僅是吃飽肚子這麼簡單了,而是變成了一.種交際的工具和途徑。
首先,不再是自己吃飯解決溫飽問題,而是出現了請客者。請客者這-角色的出現,徹底改變了吃飯的本質。心理學上的互惠原則告訴人們,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是遵從互惠互利原則的,當人們受到恩惠時,他們就感到有義務回報。一旦接受了某人的某種形式的“幫助”和“恩惠”,就等於欠了對方的人情,就必須想辦法滿足對方的某種要求,或者通過別的方式還回去。
很顯然,一個人不會無緣無故地請別人吃飯,必定是有某種目的的,這種目的有功利性的,比如,讓對方幫忙辦事、從對方手裡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獲得對方的好感、拉近彼此的關係,等等;有“公益性”的,比如,朋友聚會聯絡感情、家人聚會融洽關係、父母子女之間聚會以盡孝道、兄弟姊妹之間聚會了解彼此的近況以滿足關心的需要,等等。當一個人請對方吃飯的目的不僅僅是吃飽肚子,或者根本就不是為了讓對方吃飽肚子,那吃飯就已經脫離了其本質,變成了一種工具。
其次,有請客者,必然就有被請者。當請客者請被請者吃飯的目的發生了改變的時候,被請者自然會會產生戒備心理,在答應請客者請客的能吃出什麼結果來,有了邀約之前,必然會仔細斟酌這這個考量,就可以依據具體情況考慮是不的這頓飯能不能吃、否答應請客者的邀約了。最簡單福比如對方有求於你,發出邀請你吃飯,你必然要事先弄清楚對方在哪方面有求於你、你能不能答應對方的請求、能不能幫對方這個忙、願不願意幫對方這個忙。
當然,這其中就存在博奔的問題,請客者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會想盡各種辦法來邀約;而被請者則會考慮是否答應,如果不想、不能,那就會百般推辭,想盡辦法不趕約,即使是能夠幫忙、願意幫忙,有時候也不會很痛快地答應下來。
再者,請客者和被請者不一定是彼此認識的,那就需要中間人的介紹。這個中間人一-般都是雙方都認識、熟悉,或者利益相關的人,在中間起橋樑作用。當有中間人出現的時候,飯局就真的成了一一種“局”,不再是吃飯了,主要是為了辦事。這時候,請客者的真實目的就擺在桌面上了,中間人也必然是受了請客者的委託,作為遊說一方來幫請客者忙的。
這還不算,慢慢地有了陪客。陪客的作用以烘托氣氛為主,為的是熱鬧氣氛,不至於冷場;或者在出現僵局的時候起到緩衝的作用。他們雖然不是飯局的主角,但卻常常是飯局中最活躍的人。請客者之所以叫上陪客,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陪客關係特殊,往往同時認識請客者與被請客者,能在飯局中充當“橋樑”作用;二是陪客-般都有好的酒量和口才,可以活躍飯局的氣氛。當然,作為請客者請來的陪客,自然是站在請客者方的,是來幫助請客者的。
飯局的檔次也不同,這主要根據不同的被請者的級別或根據事情的重要程度來確定。般而言, 被請者的級別越高, 飯局的檔次也越高;事情越重要,飯局的檔次也越高。檔次的高低也是飯局成敗的
重要因素,因為飯局已經不在乎是在吃什麼了,而在乎的是上不上檔次,即使不好吃、不合胃口,那上檔次總是沒錯的:相反,即使很可口的小菜,很有味道的家常菜,因為不是檔次,也是不被重視的。也就是說,飯局檔次高低甚至與飯的質量關係不很密切,而往往由參與人的級別決定,就好像一台大戲的成功不關內容而決定於名角、 大腕的出場-樣。
之前流行一句話說:“在飯桌這個舞台上, 沒有觀眾,只有演員。”說飯局是台大戲絲毫不為過。在飯局上,每個人是觀眾, 更是演員。凡是參與飯局的,幾乎沒有一個人能夠例外。每個飯局都會有-個主題,參與者會根據不同的主題提前備好功課,以便在飯局時能夠派上用場,否則,就可能攪了飯局以熱鬧為宗旨的氣氛,必然會成為不受歡迎的人。
在飯局這場大戲中,每個人都會扮演不同的角色,設局人、人局人、局托兒、陪客眾角色一個都不能少。有組織,有派系,有結交,有承諾,有博弈。透過飯局裡的人,我們看到的是飲食之道裡的各種利益、社會關係、人際規則和文化滋味。所謂飯局之妙,不在“飯”而盡在“局”。
老子在《道德經》裡說“治大國如烹小鮮”,說的是當權治國就像一個大廚,將各種食物配料和烹調,從而達到政通人和的境界。對中國人來說,飲食之道,也是人情融合之道。可以是一場飯局, 也可以是親朋好友之間的溝通交流,或者是一個生意場上的談判,在這點上,與西方人自居一隅、各自分餐有著文化根源上的區別。廈門大學教授易中天說:中國人喜歡請客吃飯,並不是中國人好吃,而是中國文化的思想內核群體意識使然。所以,看一個人經常混跡於何類飯局,幾乎便可以洞悉其興趣、愛好、財富、身份、地位。飯局在中國,也是一個人的社會身份認同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