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說交易都是靠”反人性”?
在多大數行業中,都有兩種幫派。一種是靠量化。建立模型,系統化分析交易。另一種,主要靠的是對人性的洞察。交易中也是如此。雖然我是前者,認可效率,但是我認為後者可能在境界上要更高一些。
查理芒格靠的就是後一種。
據說,查理芒格的思維方式有個特點,他喜歡逆向思維。一件事情,他先分析怎麼才能導致失敗,然後想辦法避免這些情況。然後他還會從大量失敗的人的經歷中分析總結,並將提煉出的各種智慧運用到投資中。
其實這種思路,我認為在交易中也非常有效。
有一種培養交易員的方式或許可以試試。給一個新入門的交易員一個逆向的任務驅動:請在最快的速度裡把某一筆虧掉。虧掉後,再給一筆錢,讓他嘗試能不能更快的虧掉。
不知道效果會怎麼樣?
查理芒格在他的窮查理寶典一書中,對人性進行了一些統計。他認為,人性有很多共同的東西,那是我們在漫長的進化生涯中留存下來的。而做投資,需要的是洞察這些人性並且可以良好的控制,從而擁有真正的投資智慧。
可以說,以下這幾點解釋了交易為什麼是反人性的。
1、討厭不確定性。
我們都厭惡不確定性,因為不確定意味著困惑,無法掌控和風險。人們喜歡確定性帶來的安全感。這就導致了很多交易員喜歡主動止盈,喜歡落袋為安。
相反,交易應該擁抱不確定,承認未來的風險和無法掌控的意外隨時都會到來。只有在這種情況,形成的交易理念,生成的交易系統,才是真正的為風險交易而生。盈利在天,止損在己,擁抱不確定,可以讓交易者不脆弱。
2、一致性。
人們之所以存在很多種類的習慣,就是因為一致性。習慣可以節省思考時間,節省能量消耗,讓人們在某些熟悉的情況下做出快速的反應。這是本能,這會讓人感到舒適,形成自己的舒適區。
這種缺陷在交易中的體現就是人們容易被某一種思維一致性所困住。比如某些基本面研究者窮其一生都對技術分析和量化交易不屑一顧。要戰勝一致性,多接納不同的交易思想,才能夠從一個更高的層次看待交易。可以不用,但是需要知彼。
3、否認現實
如果現實太讓人痛苦,那麼人們會去否認它,不願意去接受它。
4、厭惡損失。
人們都比較厭惡確定的損失,甚至不惜巨大的風險去避免它。關於損失厭惡,有一個賭場的例子很形象:賭客去賭場賭博,隨身帶了1000美元,賭客贏了100元,這時要求他離開賭場可能難度不會特別大;但如果是輸了100元,這時同樣要求他離開賭場可能就很困難。
第三點和第四點,基本可以解釋為什麼很多交易者在交易中更願意死扛,不願意止損。因為人們不願意承認自己能力不足,不願意接受已經虧損的現實,想要等到重新回歸成本。
及時並果斷的止損,是反人性的,是不舒適的,需要交易者多加練習。
5、過度重視自己和過度的自信
人總是對自己的決定具有獨斷性,堅持己見,以自己的意願代替實際客觀事物發展的規律。當客觀環境發生變化,也不肯更改自己的目的和計劃,盲目行動。
這一點在交易中也同樣如此。人們總是過於相信自己的判斷,而不願意相信行情的客觀走勢。行情明明已經下跌,判斷已經出現偏差,但是他們更原因相信自己,甚至會固執的認為自己並沒有錯過,只不過是時間問題或者發生了某些突發的意外。
在交易中,很多人至今依然覺得任你千變萬化,行情永遠逃不出我的掌控。還有人利用無法證偽的理論和套路,把自己打造成了判斷行情精準的神人……實際上,客觀的承認行情走勢,承認自己根本無法掌控行情,僅是入門技能之一。
6、參照點
人們不擅長對孤立的事物做出決策的,我們做決策時,喜歡尋找參照點。比如,去KFC吃飯,漢堡和套餐的選擇。比如,一件電器的價格本身是否合適難以判斷,但是假如它現在是八折會更有利於你做出決策。買一雙鞋子,昨天300,今天200,你會很開心,都是一個道理。
在交易中,很多人難以去追漲殺跌,喜歡在反彈或者回調時交易的原因都是基於此。交易股票,人們不敢買入已經漲的很好的股票也是這個原因。雖說很多人知道強者恆強的道理,但是每當看到那個高高在上的位置,對後市的想像力大多時候是壓制不足自己由參照點理論帶來的恐懼的。
所以,茅台,騰訊等優質股票,就在人們眼裡一直漲的飛起,越漲越不敢買,只敢買那些在底部晃悠的股票。可實際上呢?什麼才是真正的好股票?
想要買一直漲的,但是真漲了卻不敢買,這真是一個千古難題。
7、尋找認同感。
人們喜歡能夠得到別人的認可,別人的肯定,就像孩子喜歡家長的誇獎一樣。尤其在面臨困難和壓力時,更喜歡去尋找認同感。
在投資交易領域上,很多人喜歡去說服別人相信自己對某個品種的走勢的判斷,到處去尋求認同感所帶來的心理安慰。
心理學上將自尊分為了3個階段,第一級就是依賴性自尊。必須依靠他人的認同。第二級是獨立性自尊,依靠自己的認同。第三級是無條件自尊,這種最高級,不需要別人也不需要自我肯定,是一種自然的狀態。
用在投機交易中,第一階級的交易者需要他人的認同。第二級的不需要他人的認同,屬於自己我激勵類。第三階級或許可以形容為:自然的孤獨。
交易不需要太多的認同,因為認同可能意味著從眾。
以上7點,或許說明了一個道理。我們那些在漫長進化過程中積累下來的本能,適合互相協作,適合生存。但是在交易這種博弈類的市場,這種需要衝到金字塔頂端才能存活的領域,不需要我們協作與從眾。
需要我們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