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企業的競爭越發激烈,尤其是科技企業,不僅僅是產品的競爭,更是人才和技術的競爭,所以很多國際科技巨頭在人才的投入和研發的投入上更是投入了巨資,而像微軟、英特爾、蘋果、以及谷歌在研發以及人才上的投入更是每年數以億計美金的投入,而在國內被稱為“三駕馬車”的百度、阿里、騰訊在人才和技術上的爭奪更是顯得白熱化,市場的競爭更是人才和技術的競爭。
而說起阿里巴巴,不得不提的就應該先說到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一句“讓世界沒有難做的生意”,讓阿里巴巴的業務早已走向了全球,雖然馬雲在今年的教師節表示將要提前退休,重新回到三尺講台,但馬雲對電商以及支付平台的功勞可以說是是功不可沒,同時阿里對市場、對未來產業的佈局同樣讓人敬佩。而在阿里強大的背後,其實更是因為阿里有著強大的資金以及對人才和技術的投入。
在去年馬雲就計劃投入1000億元建成了最大的科技平台達摩院,在一年的時間裡,阿里巴巴又收購了6家國內科技公司,並不斷的壯大阿里巴巴的硬實力,同時今年的10月份馬雲還宣布組建了中國最具實力和前景的“平頭哥”半導體芯片研發公司,讓阿里巴巴從硬件上真正的做到有產品、有技術、有核心。
而對於做技術這件事,真的不是喊喊口號就能辦成的,對於科技企業來說,要靠真金白銀砸出來的,有專業媒體調查過,在今年的全球100強科技公司中,全球研發投入最多的企業有亞馬遜、三星、谷歌、蘋果,而科技企業的研發人員佔比上,阿里巴巴已經在全球的科技公司研發人員佔比上遙遙領先,在國內也是超過另一家民族企業華為,已經連續三年第一,成為了研發人員佔比最高的科技巨頭企業。
從電商一步步的成為科技企業,阿里的每一步都在為未來佈局,而未來的競爭一定是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這些未來的產業,所以阿里在這些領域上更是投入了更多的人才與技術,同時阿里的雲計算已經在國內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三,與第二名的微軟差距也是越來越小。
所以現在的科技公司只有註重研發以及人才的培養才可能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越來越強,越走越遠,馬雲對中國商業、對未來也是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而對阿里未來的佈局讓人佩服,所以馬雲的戰略眼光真的讓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