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投資家,他依靠股票、外匯市場的投資,成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富翁。他倡導的價值投資理論風靡世界,被人們尊稱為“股神”。巴菲特的成功除了個人努力和外在機遇等其他因素外,與他的天賦也不無關係。巴菲特對數字敏感,“複利式”的財富積累是他成功的關鍵。
據說,有一對教授夫妻,出了兩本書,得到5萬美元的稿酬。教授夫妻的生活樸素,對於這筆稿費,不知如何打理。一天,教授夫妻向他們的朋友沃倫·巴菲特提及此事。巴菲特取得教授夫婦的信任,提議教授夫妻將這筆錢投入了巴菲特的公司代為管理。之後,他們從不過問。到後來幾乎都將這件事情給忘了。30 年後,教授先生去世了,巴菲特參加了葬禮。在葬禮上巴菲特對教授太太說,你們放在我那兒的錢現在已經漲到六千多萬美元了。教授太太大吃一驚。
巴菲特向教授太太解釋了複利的奇特效應。這是現代理財的一個重要概念。假設每年投資的回報率是20% ,本金10 萬元,按照普通利息來計算,每年回報只有2 萬元,10 年後連本帶息漲到30 萬元,整體財富增長只是2 倍;但按照複利方法來計算,亦即指10 萬元的本金,10 年後會變成62 萬元,比30 萬多了一倍還多!
隨著時間的增長,複利效應引發的倍數增長會越來越顯著。若仍以每年20% 回報計算,10 年復利會令本金增加6.2 倍( 1.2 的10 次方),但20 年則增長38.34 倍( 1.2 的20 次方),30 年的累積倍數則達237.38倍( 1.2 的30 次方)。若本金是10 萬元,30 年後就會變成2,374 萬元之多。這就是複利的力量!
巴菲特這樣總結自己的成功秘訣:“人生就像滾雪球,重要的是發現很濕的雪和很長的坡。”其實巴菲特是用滾雪球比喻通過複利的長期作用實現巨大財富的積累,雪很濕,比喻年收益率很高,坡很長,比喻複利增值的時間很長。他早在自己只有30多歲的時候就明白了複利的重要性,1962年、1963年、1964年他先後講了三個神奇的歷史故事說明復利的神奇作用。
以下引用巴菲特的原話來講述複利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從3萬美元到2萬億美元
我根據並非完全可靠的消息來源得知,伊薩貝拉女王當初資助的投資資本大約是3萬美元。大家普遍認為這筆投資至少來說是一項相當成功的風險投資了。但我認為,如果不考慮發現地球的另一半所帶來的心理上的滿足的話,我必須指出,儘管當時普遍盛行擅自佔地者通過對不動產的佔有達到一定期限而獲得所有權的權利,這項交易的回報也肯定沒有投資IBM更加賺錢。非常粗略地估算一下,如果當時把這3萬美元投入年復合收益率為4%的項目,那些到1962年將會累計增值到2萬億美元(這2萬億是真金白銀而不是政府統計的數據)。那些為賣掉曼哈頓島的印第安土著進行辯護的歷史學家們或許也可以從類似的計算中找到辯護的理由。這樣的幾何級財富增長過程表明,要想實現神話般的財富增值,要么讓自己活得很長,要么讓自己的錢以很高的收益率複合增長。關於如何讓自己活得很長,我本人並沒什麼特別有益的經驗可以提供給各位。
第二個故事:從2萬美元到1000萬億美元
由於復利這件事情看起來十分無聊,這一次我將嘗試轉向藝術品世界,用小小的一堂課來解釋複利的神奇。法國國王弗朗西斯一世在1540年支付了4000埃居,購買了達·芬奇畫作《蒙娜麗莎》。只有萬分之一的可能性,你們中少數人才不會注意到埃居的價格波動,當時的4000埃居約合20000美元左右。
如果法蘭西一世能腳踏實地做些實實在在的投資,他(和他的受託人)能夠找到一個每年稅後復利收益率6%的投資項目,那麼到現在的1963年這筆投資將會累計超值到1000萬億美元。這筆超級龐大的財產超過1000萬億美元,或者說超過現在法國全國負債的3000倍以上,全部來自於每年6%的複利增長。(譯者註,用本金2萬美元乘以1.06%的423次方)。我想這個故事可以終結我們家里關於購買一幅油畫嚴格來說是不是一筆投資的爭論了。
第三個故事:從24美元到420億美元
這是一個關於曼哈頓島的印第安人把這座小島賣給臭名昭著的揮霍浪費的荷屬美洲新尼德蘭省總督彼得·米紐伊特(Peter Minuit)的傳奇故事,印第安人在交易中體現出來的精明將會永遠銘刻在歷史上。我了解到,印第安人從這筆交易中淨落到手的錢約合24美元。付出金錢的Peter Minuit得到了曼哈頓島上22.3平方英里的所有土地,約合621688320平方英尺。按照可比土地銷售的價格基礎進行估算,我們不難做出一個相當準確的估計,現在每平方英尺土地價格估計為20美元,因此可以合理推算整個曼哈頓島的土地現在總價值為12433766400美元,約125億美元。對於那些投資新手來說,這個數據聽起來會讓人感覺米紐伊特總督做的這筆交易賺大了。但是,印第安人只需要能夠取得每年6.5%的投資收益率,就可以輕鬆笑到最後。按照6.5%的年復利收益率,他們賣島拿到的24美元經過338年到現在會累計增值到42109362790(約420億)美元,而且只要他們努力爭取每年多賺上半個百分點讓年收益率達到7%,338年後的現在就能增值到2050億美元。
一張表格:年收益率的微小差別長期會導致最終增值的巨大差別
巴菲特1963年和1964年在信中附上一張表格,進一步說明取得神奇的長期復利增值的關鍵因素。
巴菲特在1963年分析說:“要取得如此神奇的投資業績,還需要有其他關鍵因素的作用。一個因素擁有聰明才智讓自己活得非常長壽,另一個影響重大的因素是複利利率相對而言非常微小變化就能導致最終累計增值的巨大變化。而且也非常明顯的是期限越長這種影響越大。”
從1965年巴菲特接管伯克希爾公司,到2010年,過去46年巴菲特平均取得了20.2%的年復合收益率,同期標準普爾500指數年復合收益率為9.4%,巴菲特每年只不過比市場多賺了10.8%而已。但是46年期間巴菲特累計賺了90409%,而指數累計增長了6262%。
1994年10月10日巴菲特在內布拉斯加大學的演講中說:“複利有點像從山上往下滾雪球。最開始時雪球很小,但是往下滾的時間足夠長(從我買入第一隻股票至今,我的山坡有53年這麼長),而且雪球黏得適當緊,最後雪球會很大很大。”
任何投資成功,都是靠長期經驗的積累,沒有一個成型的投資策略和投資規劃,這樣的投資只能叫盲目投資。一些投資者沒有接收到成熟的投資指導,而是想當然辦事或主觀認為市場如何如何,不會辨別消息的真偽,不清楚盈利模式,結果接受錯誤誤導,遭受經濟損失。還有一些投資者僅憑一些書本上學來的知識來指導實踐,不加區別的套用,造成巨大投資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