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社會真正進入快速發展階段,財富的增值更是通過流通來實現的,將錢存到銀行與從銀行貸款做生意,其實都是為了讓資產增值,只不過方式不同,所增值的速度也不一樣。因此,往往是窮人存錢,富人賺錢,而富人很大一部分的前期投入,都是用的窮人的錢。
“窮人”喜歡存錢,最後依然還是窮人!為什麼?
在如今的社會上,多數人存錢都是喜歡存定期,認為定期利息比較多,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一種理財方式。銀行也很喜歡這種用戶,可以用這些線借給敢於做生意的“富人”。銀行和富人都賺了錢,因此導致的結果就是富人越富,窮人越窮,成為眾所周知的貧富差距。畢竟從銀行得到的利息,還是不能追上物價上漲的速度。甚至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好多銀行的利率都是負的,定期存一年下來可能還會虧損一些錢。而富人可謂是空手套白狼,拿著窮人的錢致富,然後把窮人的錢給他們,自己還攢下大筆的財富。這其實質就是財富觀念的不同,思維方式導致某些窮人會一直窮下去。
“窮人”喜歡存錢,最後依然還是窮人!為什麼?
窮人為什麼願意存錢,不去做生意呢?根本原因還是害怕那些錢做買賣,連本帶利都賠了,所以不敢去下賭注,問題就是窮怕了。窮人存錢是為了防備不時之需,雖然最終目的還是消費,但是因為無法實現增值,甚至在高通脹率下連保值都存在困難。但是這不意味著存錢沒有必要,一定的儲蓄率可以提高人們抵抗風險的能力,可以提高面臨意外風險時,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滿足程度。
“窮人”喜歡存錢,最後依然還是窮人!為什麼?
就算富人們卻可以利用“窮人”的儲蓄,投資獲取利潤。但是社會是公平的,對於醫療,教育,房價,物價的上漲,每個人所付出的金錢又是等同的。醫院並不會因為你是窮人而對你的醫藥費減半。因此,窮人得病之後,往往就是傾家蕩產。而富人只需拿出其中的一小部分就可以解決,所以常常看到很多病患為了治病,很容易傾家蕩產。辛苦自己攢下的錢,又都花費在醫院了。這就是窮人和富人的思維方式不一樣,如果將錢投資到自己身上,盡量避免拖累身體,又存不下錢用來備用,就是如此矛盾。
“窮人”喜歡存錢,最後依然還是窮人!為什麼?
大家都知道錢是掙來的不是存出來的,賺錢的方式有很多,靠蠻力氣賺錢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不及時更新觀念只能一世受窮。財富只有流通才有其價值體現,才能賺到更多的錢,但窮人絕對不會去冒險,寧可一無所有,也要避免意外,因此看似平穩,等真正機遇來臨時,也與他失之交臂。最求安慰並沒有錯,但是想要財富卻還為了小錢而計較,最終還得花大錢來保命,這就是窮人的現實問題所在。如同《我不是藥神》中所說的那樣,這個世界上有一種病永遠也救不過來,那就是窮病。你們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