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把生命浪費在生氣!4 招情緒管理心法,跟壞情緒說 byebye

Sponsored link

「早上鬧鐘沒響,又沒搭上公車,手機也忘了帶……真倒楣!」
「工作出包了,老闆怎麼老是只會說風涼話!」
「客戶一下要改這個,一下要改那個,到底煩不煩啊!」

公車不來,結帳的隊伍很長,下屬不聽話,上司不講理,客戶很難搞……這些事情要是都要計較、都要生氣的話,肯定會把自己累得半死。嚴重的話,甚至會引發衝突,導致人際關係出現裂痕,或是丟了飯碗,誤了前途。對自己、對身邊的人都不是好事。為什麼生活中充滿令人抓狂的事?

導火線 1:現代人「都很忙」

少子高齡化的情況日趨嚴重,很多國家也同樣邁入人力走下坡的時代,造成少數人必須完成大量的工作。這情況不只職場如此,現階段不論男女,大家都得一邊工作一邊養兒育女、照顧父母,處於「家庭、事業蠟燭兩頭燒」的窘境。在這樣的情形下,「忙」往往會成為疲勞、煩躁、生氣的主要原因。

Image result for busy

導火線 2:科技發達「等不得」

看看你的四周,是不是有那種對方沒有馬上回信就發火的人?公車誤點、飛機不飛就坐立難安的人?還有,一旦在便利商店買不到自己需要的東西,就碎碎唸個不停的人?

科技的發達,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舒適、方便;但相對的,我們對「不舒服」、「不方便」的忍耐力也大大降低了,而這也是造成不滿、不愉快的主因。

Image result for can't wait

導火線 3:全球化「摩擦多」

引發「怒氣」的原因,很多時候是來自於「價值觀不同」或「生活習慣的差異」。

和價值觀、習慣不同的人溝通,往往會讓我們很火大。今後,全球化的腳步還會越來越快,如果不具備包容力、同理心等「打破彼此差異」的良好溝通技巧,想必生氣會是常有的事。

只要被情緒纏著不放,動不動就因為一點小事生氣,做什麼事都會覺得不順,甚至可能殃及身旁的人,將使得人際關係變得緊張。

Image result for angry

然而,該怎麼讓怒氣瞬間消失呢?日本怒氣管理協會的代表理事安藤俊介在《輸給怒氣的人;活用怒氣的人》中教你如何「與怒氣相處」,並非完全不能生氣,而是好好「活用怒氣」來管理你的憤怒。你可以這樣做:

Sponsored link

1. 跳「Tone」一點

只要一直想、一直看那個讓你生氣的對象或事情,怒氣就不可能縮小。越想越生氣!搞不好你的怒氣還會變得更大。

「把注意力從生氣的對象上轉移」,怒氣才有可能縮小,大幅減少焦慮惡化的情況。

可以做些自己喜歡的事來轉移情緒,像是有些人會去吃甜點、看搞笑影片、找朋友聊天,有人則是讀自己喜愛的小說,如果你也是這種人的話,不妨隨時在包包裡放入喜歡的作家書冊。

Image result for eat dessert

2. 啟動「大腦新皮質」

萬一是在開會,老闆碎碎唸個沒完,這時就算心裡再不爽,也不能拿小說出來轉移注意力,否則肯定是火上澆油,你更別想清靜了。怎麼辦呢?

這樣的情況下,你可以用有點複雜的「計算」或「翻譯」等理性思維,讓你「沒空、無法再想著激怒你的對象」。試著「在心裡倒著數數」,例如「100、97、94、91、88……」像這樣,從 100 開始每隔 3 個數往回數。最好是能在情緒還沒那麼焦慮,或只有一點點生氣時就這麼做,如此就可避免突然失控發飆,事後再來後悔。

怒氣來自於被稱為「原始腦」的大腦邊緣系統,掌管本能反應──主要控制人所擁有的喜、怒、哀、樂等感情,讓我們產生本能的反應。「憤怒」是我們面對敵人時,大腦所作出的一種出於本能的防禦機制。而當我們「計算」或「翻譯」時,所使用到的部位是理性的「大腦新皮質」──位在大腦邊緣系統的外側,負責語言、計算等「理性」的功能,是讓人類能夠社會化、融入群體生活的腦區。

因此,在計算或翻譯時,大腦新皮質會受到刺激,我們將得以回到能夠冷靜判斷的狀態,避免受怒氣驅使,而做出過於衝動的行為,改以採取理性的行動和表現來應對問題。

Image result for counting sheep

3. 設立「人際防火區」

「怒氣」這種東西,具有從「強勢」處往「弱勢」處宣洩的特性。就像水總會從上往下流一樣。比方說,當你很煩躁的時候,部屬來找你講話,你會板著個臭臉,愛理不理的;可是換作上司來找你講話,你就算再不耐煩,也會和顏悅色地小心應付。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就可以對「從上往下」的怒氣視為理所當然。如果你放任自己這樣做的話,將會失去周圍的人對你的信任。

當你心煩意亂的時候,最好不要跟比你弱勢的人接觸,或是一把火上來,快要衝著無辜的人發飆時,趕緊試著把對方的臉想成「上司的臉」、「父母親的臉」等地位比你高、比你強勢的人的臉。萬一真的不小心讓怒氣往下發洩了,事後一定要老實道歉。

Related image

4. 讓自己「習慣不方便」

生活越是便利,我們就越容易焦慮,導致我們「等待」、「忍耐」的修養變得越來越差。為了重拾「耐心」,你不妨試試「一日不帶手機」,好好練習「習慣不方便」這件事。

Sponsored link

現在大多數的人都會拿手機出來查詢轉乘資訊或是餐廳營業時間、評價等,要是沒手機的話,就只能花時間看路線圖、親自跑一趟確認,或是改變主意,到附近其他有開門的店了。

「沒帶手機」這件事,意味著你得「多花時間」、「多忍耐」、「思考替代方案」,這種習慣不方便的練習,就是讓你日後碰到意外狀況時也能不緊張、不焦慮的練習。

生活中還有許多有意義的事,千萬不要把生命浪費在生氣、焦慮上,不但「傷心」「傷身」又傷和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