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和天賦,哪一個更重要?

努力和天赋缺一不可,阿瓦雷兹这样的魔鬼训练一般人难以坚持! - 2340 ...

Sponsored link

01

90年代,針對美國五年級的學生,斯坦福的兩位大學教授做過一項心理學實驗。

學生被分成A、B兩個組,當他們完成一項任務以後,研究者分別對他們採取兩種鼓勵措施,A組是“你真聰明”,B組是“你真努力”。

實驗發現,如果一直受到“你真聰明”的誇獎,學生會迴避他們吃不太準的任務,過度重視自己的排名,忽視具體的技能掌握。研究者猜測,他們是為了保持看起來聰明,而躲避出醜的風險。

如果一直受到“你真努力”的誇獎,學生會更傾向於選擇具有挑戰性的任務,參照其他人的方法和技巧。在他們看來,失敗是因為自己不夠努力,加大努力程度,是一個好的選擇。

研究者在實驗報告中寫道:“當我們誇孩子聰明時,等於是在告訴他們,為了保持聰明,不要冒可能犯錯的險。”

一個孩子做好一件事,你誇他很努力,或者告訴他成功是因為外在努力結合了自身的智慧,他會覺得“嗯嗯,我成功有道理啊,我下回還這麼努力,就可以再次成功”;如果你誇他聰明,他會覺得“臥槽,我成功是內在原因啊,我不論努不努力都會成功,沒意思,誰讓我是天才呢”。

長此以往,如果有一天被誇“努力”的孩子失敗了,會覺得是自己不夠努力,下次努力就好了;而被誇“聰明”的孩子失敗了,會自暴自棄,因為“聰明”這個天賦失效了,別人比自己“聰明多了”,可能因此一蹶不振。

 

02

在日常生活中,有兩種人會強調努力的作用,而低估天賦的重要性。

Sponsored link

一個清華北大畢業的人,長期只跟校友混在一起,他所能看到的,都是更努力的人才會有更大的成就,懶惰只會讓人與人之間拉開差距。於是,他感概努力比天賦更重要。

一個進入乒乓球國家隊的人,並不是頂尖選手,但是他的乒乓球天賦,已經足夠碾壓大部分未能入選的人。然而在他總結自己運動成就時,會強調自己不靠天賦靠努力。

天資高的人強調努力更重要,那是高智商小圈子對比後的結論,一般人不要信;天資一般的人強調努力可以改變命運並付出努力,我們應該尊敬他們;天資不行,但是堅決不努力的人,就註定了一生碌碌無為。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擁有著上千年的科舉歷史,使得社會逐步熟悉了個人發展的有利方向。我想,這種強調努力和勤奮的文化氛圍,就是一種樸素的經驗總結。

強調努力的重要性,會讓學業上的失敗者減少焦慮感,把自己失敗的原因歸咎於暫時性的貪玩,只要自己收心上進,就還有機會成功。

在強調努力的文化中,人們能夠更平靜地接受失敗,更傾向於挑戰自我,更注重做事方法。

 

03

努力看似簡單,一天十多小時的伏案工作而已。其實很難,因為日復一日的勞作,至少需要耐心和毅力的配合。

任何一個有成就的人,都必須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和工作,揮灑汗水之後才可能有成就,這是普遍不變的情況。

在我的高中時期,班上的座位是按學習成績分派的,坐在後排的那幾個人,總是瞧不起那些學習成績好的。他們總說,某某只會傻學,我要是認真起來,也能學得好。

在他們看來,天賦很重要,努力可以手到擒來,然而他們卻不敢去嘗試,因為可能努力也差別人一大截,更打臉。

Sponsored link

我的表弟總被老師誇聰明,小時候我舅舅也覺得他拆卸玩具又還原的能力很強,就是智商高。小學到高中,歷屆老師都是說他聰明,再努力一點點肯定可以跟第一名不相上下。

於是,他也一直覺得自己不用那麼努力,就能保持好成績,卻從來也沒有得過第一名。遇到一些大考,他也會慌張,但還是會在同學面前裝作毫不在乎,回到家悄悄看書背公式。

他不敢讓別人知道他也在努力,因為他要在老師和同學面前維持一種形象,哪怕不怎麼努力,成績也會不錯。

這種心態伴隨著他的學生生涯,永遠都不會百分之百努力和勤奮,想要的從來都沒有得到過。

 

04

按照目前的研究,智商高於140的兒童大約佔全部人口的1%,大部分孩子其實都屬於那99%正常水平,且智力水平的高低,並不能決定一個人成就的大小、生活是否幸福。

誇獎孩子聰明,會讓孩子因為天生的優勢感到自豪,其實只是塑造了一種假自信。孩子面臨的絕大多數問題,僅靠聰明是不夠的,當這種天生的優勢變得不明顯,孩子感到自己好像不夠聰明瞭,這種源自“聰明”的自信也就被破壞了。

《傷仲永》裡面提到的那個小孩,小時候極其聰明,誰都誇,甚至到了到處表演的程度,長大了也不過“泯然於眾人”。

但是,我還是要說但是。如果是不那麼聰明,甚至有點自卑的孩子,誇他們聰明也很有必要,因為他們需要建立自信,需要被認可。

因材施教,這是教育的一個重要原則。

世界上沒有不成器的孩子,只有用錯方法的家長。願每一個小孩,都能成為他們想成為的那種大人。

Sponsored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