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孩子,叫做“別人家的孩子”。
“教育”這個長盛不衰的話題,最近又引發了一片長吁短嘆。看起來,是因為美國頂尖名校——哈佛大學最新公佈的2021屆新生背景調查報告。
乍一看,有點扎眼:有將近30%的新生家裡至少有一位親人也畢業於哈佛大學,這一比例近幾年緩慢上升;有12.1%的新生,父母中至少有一人是哈佛校友,6.2%的新生父母兩人都是哈佛校友,8.4%的新生有兄弟姊妹上過哈佛。
也就是說,哈佛校友是人以群分咯?更讓人“扎心”的是,這些親人裡至少有一位是“哈佛校友”的新生裡面,有46%來自年收入超過50萬美元的富裕家庭,這一比例大大超過去年。
看到這裡,大概難免生出一種意料之中的感慨:家庭起點高低真的很重要啊!然而這並不是故事的全部。來看看那些你意料之外的“真相”吧。
很悠閒?沒有的事!
在哈佛大學,這項關於新生的匿名問卷調查每年都會進行,在校報The Harvard Crimson上發表結果。目前官網上有近五年的數據。調查問題十分多元,涉及種族、家庭背景、學術表現和生活方式等多個方向,每個方向下面又有許多具體的問題。
首先,得明確一下,引發熱議的報告所提及的是,親人裡(親戚或者父母)至少有一位是“哈佛校友”的哈佛新生,並不是所有哈佛新生。其中還有以下幾個不太被提及的數據結果:
第一、 這些看起來一帆風順的“准人生贏家”, 大多念的是私立高中,自由吧?學習時間遠遠超過公立高中學生。第二、 這些看起來一帆風順的“准人生贏家”, 根本沒有空閒時間,刷社交網站?搞學術才是要緊事。85.9%的哈佛新生將學術列為第一優先事項,大部分新生很少用社交網站,超過一半的新生乾脆連賬號也沒有。第三、 這些看起來一帆風順的“准人生贏家”,能力夠強,沒啥好焦慮的吧?83.9%的哈佛新生壓力來自自我期望,父母收入超過50萬美元的新生求助心理諮詢最多。
沒錯,當你感覺進入常春藤名校就能安然度過成功人生的時候,“准人生贏家”的生活沒有你看起來那麼美。
會焦慮嗎?差不多!
在美國,這些富裕家庭的孩子和他們的父母為了進名校,這種“拼命”的狀態甚至已經持續了多年。在子女教育方面,他們的父母和尋常家庭的家長一樣焦慮指數超高。
難題一:有錢難買學區房。要將下一代送進名校,教育必須要從娃娃抓起,甚至懷孕前就得為此做足準備。準備之一,必須是學區房。
不就是錢的問題嗎?錯!
在空氣裡都是錢味兒的美國紐約上東區,在買學區房這件事上可不是有錢就能使鬼推磨的。除了準備好錢以外,你得找一名談吐得體、舉止優雅,最好是一身名牌的中介,否則連看房的資格都沒有。接著,你得通過小區居委會的層層面試,個人信用、學歷背景、大學成績都在考察之列……讓人不禁想起印度電影《起跑線》中的那對中產階級夫妻。
難題二:買好學區房,戰鬥才剛剛打響,入園還得拼實力。
在歐美,優質幼兒園也是稀缺貨。即便如此,紐約上東區的幼兒園也不會新增入學名額,每戶人家都得提前一年排隊面試。在同樣的情況下,大月份出生的孩子會更受幼兒園青睞。為此,住在這裡的名媛們得算著日子備孕、懷孕。
而這些在掐著“正確月份”、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孩子,不到兩歲,逛畫廊、聽音樂劇;到了3歲,跟著家教或者保姆學中文或是法語……這般精英教育出來的孩子還得再通過2500:50的激烈競爭,憑實力拿下入園名額。不僅會說普通話,而且自帶播音腔的美國金融大鱷羅杰斯的兩個女兒,會唱《茉莉花》、會背《三字經》的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外孫女大概就是這樣長成的。
比你更努力?很有可能!
到了孩子上小學、中學的年紀,私立學校會是歐美大部分富裕家庭的首選。
什麼快樂教育?那是普通人家上的公立學校才會有的,私立學校根本不存在。
BBC紀錄片《交換學校》就真實記錄了英國私立公立學校的“差距”。在公立的貝姆羅茲學校,學生只有一直搗亂才會被趕出課堂,下午3點放學後就無所事事了。而在一年寄宿費就要2。7萬英鎊的英國沃明斯特中學,學生每天早上6點半起床,從8點半學到下午5點,課後還有一堆作業和興趣課。要是音樂課上說話,是會受到老師嚴厲訓斥的:“你再說話我就把趕你出去!”在這兒吃的所有苦,全都是為了今後申請名校。
所以,別再羨慕“別人家的孩子”了。
對於教育來說,一個良好的家庭經濟基礎固然是加分的,但起點高的富家子弟們為了上名校,很可能比你還拼命。
也許這一點是公平的: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能創造美好未來的途徑只有一條,擼起袖子加油干!
所以,朝著夢想努力吧!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