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迷茫是當代人的通病,很少有人可以倖免。
讀者小飛在北京讀的大學,畢業後也就留了下來,雖然早就知道在大城市奮鬥有多不容易,也做足了心理準備,但幾年的北漂生活還是將他的萬丈豪情一點點消耗殆盡。
以目前的收入,想在北京定居,那簡直是奢望。
假期回家,當母親將一張12萬的存摺放到他手上,讓他看看早點把房子定下來時,小飛瞬間淚奔。
給我發信息的那天,小飛正在返回北京的路上,他說,這次回家,我發現父母老了很多,我都快三十歲的人了,還要他們替我操心,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迷茫、沮喪過,從來沒有像此刻這麼不想再回北京。
轉身離開還是繼續留下?
這個問題在困擾著很多小飛這樣的在大城市裡漂泊、奮鬥的年輕人。
讀者老唐曾是一所中學的老師,因厭倦枯燥單調的教學工作,於八年前辭去了穩定的工作,和朋友創業去了。
如今,老唐已四十歲出頭,事業半死不活,公司的經營每況愈下,多年的應酬和伏案工作,一身的職業病,而能陪伴家人的時間少之又少,妻子生二胎時,他正在出差的路上。
老唐說,不是沒想過就此放棄,關掉公司,換一種活法,但看看跟隨自己多年的下屬,再想想自己好像也沒有更好的退路,關掉公司,我還能做些什麼呢?
人前,老唐是令人羨慕的對象,事業有成,兒女雙全;人後,老唐像很多中年人一樣,陷入深深的迷茫和焦慮之中,掙扎徬徨著。
… …
坦白講,無論是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還是已摸爬滾打了多年的“老鳥”,沒有誰是容易的,都各有各的迷茫和困惑,時常找不到方向,苦苦掙扎,不知道該如何走出眼前的困局。
那麼,困局從何而來呢?
在我看來,絕大多數的困局,根在思維上,思維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局,我們之所以會被困在一個怎麼走都走不出來的怪圈裡,就是思維上出了問題。
反過來講,若想要走出迷茫,打破當下的困局,那就必須要有「破局思維」。正所謂不破不立,只有打破舊有的思維,砸出一個洞出來,才能走出去。
實際上,那些超越同齡人的佼佼者,那些真正的高手,往往都是贏在「破局思維」上,他們也會不可避免地深陷迷茫之中,但他們有能力快速地走出來。
人生中所謂的成長,其實就是一次次的破局,打破一個困局之後,再進入下一關,然後再打破,再闖關,如此反復下去。
01
破局思維,重在格局
困局的根在思維上,那麼思維又是受什麼所影響呢?
答案是:格局。
可以說,一個人有著什麼樣的格局,就會有什麼樣的思維方式,而人生中的很多問題,往往都是因格局太小而起,又因格局放大而終。
我後來在和讀者老唐的交流中就發現,其事業出現滑坡的根本原因,在於他的格局有限,具體有兩種表現:
1. 太過於在乎眼前的收益,而忽略長遠的發展;
2. 視界受限,看不清未來趨勢,過於墨守成規了;
其實,這兩種表現在很多人的身上都可以找到些許影子。
先來講第一種表現:重眼前,輕未來。
曾看過一個調查,說如果給一些經濟收入不是很好的人一筆錢,他們對於這筆錢的使用,往往會優先用來購買一些物品,大到車子、傢具、家電,小到衣服,美食等等,但很少有人選擇用這筆錢去投資,或者提升自己。
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後者無疑是更合理的選擇,用來投資或理財,能讓我們有機會實現多渠道收入,用來提升自己,能讓我們在未來更具競爭力,有機會提高收入,改寫人生。
而前者的選擇,看似是合理的,也無可厚非,但卻難以解決實際問題,最終仍回歸到原點上。
同樣的道理,有些人在工作的選擇上也容易犯這樣的錯誤。
有些人會因為A公司比B公司開出的薪資高幾百元而選擇去A公司,卻忽略了B公司可以提供更好的成長機會,更有利於人脈的積累,在日後跳槽時履歷也更好看一些。
雖然說,我們要專注當下,走好眼前的路,但人生是一條很漫長的路,如果你不多為將來考慮,只顧眼前的話,往往就無法走得太遠。
很多人眼前的困局,其實在幾年前就已經註定了。
再來看第二種表現:視界受限,看不清未來趨勢。
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很多傳統行業都受到了極大的衝擊,如果無法做到與時俱進的話,那麼就很可能出現困局,甚至是直接出局。
讀者老唐是做傳統實業的,他所面臨的困境就是如此,雖然他很努力,管理團隊的方式也沒有問題,但大環境的衰敗不是他可以扭轉的。
事實上,和那些跑在前面的人相比,很多被困在後面的人,他們的能力並不比其差多少,態度也很端正,只是彼此所處的大環境不同,一個在快速發展,一個在節節敗退。
所以,很多時候,並不是努力就有用的,你還得努力的聰明一些,幸運一些,而所謂的幸運,其實大多都建立在長遠的視界上。
你只有看得遠,看得清未來,才更有機會成為幸運兒,才能最大程度上避免成為時代的犧牲品。
這些其實都屬於「格局」的範疇。
既然問題是因格局而起,自然也因格局而終,破局的核心,就重在格局上的修煉和突破。
02
六個角度,講透破局的必備格局
基於這樣的原因,我在2019年出了一本新書—— 《破局-超越同齡人的思考與行動指南》。
這本書共有六個章節,我從思維、視界、做事、處世、溝通、管理這六個角度來探討一個人想要擁有破局的能力,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格局。
先來看下這六個章節的主題:
1. 思維破局-打破思維枷鎖,提高認知層次;
2. 視界破局-遠見決定未來,眼界決定世界;
3. 做事破局-做正確的事,正確地做事;
4. 處世破局-追尋人生意義,探秘生命價值;
5. 溝通破局-有效溝通,更容易打開局面;
6. 管理破局-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
思維破局
思維有優劣之分,高下之別,認知水平低,思維方式死板、守舊,往往是一個人最大的短板,也是造成人生走向不幸最大的原因。
想要超越同齡人,想要努力沒有被白費,我們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格局,如何打破因思維方式而引起的困局,這本書會告訴你答案。
視界破局
我們雖然同處於一個世界,但不同的眼界決定了每個人眼中不同的世界,真正有遠見的人是什麼樣子的?我們如何才能走得更遠?這些你或許有興趣的答案都可以在書裡找到。
做事破局
做正確的事情,比什麼都重要,而學會正確地做事,則是比什麼都關鍵。
在這本書裡,我們探討了在職場上如何做事才能升職加薪,我們應該努力養成哪些優秀者必備的做事習慣等一系列問題。
處世破局
坦白講,人生中有很多的問題,最大的根源在於我們的內心,也就是我們的處世態度上。如何更好的與這個世界相處,與自己相處,我們又該以怎樣的態度審視人生,這是一生的課題。
當你迷茫徬徨時,這本書的一些觀點或許能給你帶來思考,甚至可能會讓你豁然開朗。
溝通破局
做事的格局和能力很重要,但如果少了說話溝通上的給力支持,其戰鬥力往往會大打折扣。
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如何高情商的說話,如何不得罪人的拒絕別人,在職場上如何與各種關係的人溝通…
這些問題的答案,能幫助你打開局面,走出因溝通不順而築起的困局,書裡會有詳細的敘述。
管理破局
格局越小的管理者,往往結局越是不好,在這本書的最後一章節裡,會通過一些有趣的案例來講述管理者如何打破困局,走向更遠的地方。
而我也一直秉持這樣的觀點:管理學並非只有管理者應該去學。
正所謂知己彼此,百戰不殆,我們如果能學會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去思考,往往能得到更多的東西,會有完全不一樣的結果。
決定一個人上限的往往不是能力,不是天賦,也不是機遇,而是他做人做事,為人處世的格局,格局越大,越有能力破局,站得更高,走的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