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錢,沒資源,沒人脈,一樣能創業;要學會先做減法,再做加法

沒錢,沒資源,沒人脈,一樣能創業;要學會先做減法,再做加法

我沒錢,不能創業

我曾經也一度認為,沒錢,沒人買,沒資源,就沒有創業的條件,就得老老實實的上班。

Sponsored link

本身就是草根出身,看到被人有人幫,有人帶,有人給出資,也挺羨慕的。

上班的時候,也想過多次,如果我也有這麼個人脈,我就出來單幹,如果有也有這樣的金主給我投資,我也就不打工了。

但後來總琢磨著,這個理念,總有哪裡不對勁。

咋不對勁呢?

創業拼的是啥?

拼的是錢多少嗎?好像也不是啊,因為有的人拿了大把的投資,也干壞了。

那,拼的是人脈多少嗎?好像也不是啊,有的人認識很多人,可最後還是干壞了。

有錢,有人脈,這兩大重要資源都握到手裡了,不還是有很多幹不好,干賠了的人嗎?

這兩項,是必要條件嗎?

有沒有哪些,在沒有人脈和資金的條件下,依舊把事情幹好的呢?

你能想起來一個例子嗎?

Sponsored link

其實,有一個最大最大的例子,就擺在我們面前,全國的人沒有不知道的。

啥呢?

不就是新中國的發展史嗎?

“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你一定不會忘的吧。

要錢沒錢,要人脈沒人買,可以說是要啥沒啥,不也干出來了嗎?

說了大的,再說小的。

就拿做餐飲的來說,有多少現在做大了的,都是最開始推個小車車擺攤的?

擺地攤逆襲的真實案例,還少嗎?你身邊難道沒有嗎?

你說,這些人當初推車賣貨,擺地攤的時候,有錢嗎?有人脈嗎?不也是啥都沒有嗎?

那為啥,就非要說,沒有資源,就不能創業呢?

這不都是自己給自己找的藉口嗎?

誰不希望自己的路上,有貴人幫,有金主捧。有這樣的條件,固然好,但更重要的,是在沒有這個條件的時候,自己能做什麼。

Sponsored link
沒錢,沒資源,沒人脈,一樣能創業;要學會先做減法,再做加法

要資源之前,先讓自己配得上資源

查理·芒格說,要得到你想要的東西,最可靠的辦法是讓自己配得上它。

那咱反過來說,現在沒資源,想要資源,如何得到資源呢?

很簡單,就是讓你配得上這個資源。

你看,最根本的問題,並不在資源上面,而是在於自己是否配得上。

關鍵點,在於人,在與人,在與人。

前兩年,有個電視節目,好像叫做“XX合夥人”。就是一些創業者,拿著自己項目,去節目上做路演,和台上的幾位投資人互動。

如果投資人看上了這個項目,當場就能拍板投資。

這個節目,我看了幾集後,發現,投資人決定投的時候,最重要的,是看這人,其次才是項目。他們也總說,投人不投項目。

說白了,能夠把項目帶到節目上,帶到投資人身邊的,就已經是經過了層層篩選了,至少項目不會差到哪裡去。

看的是這個人,是否有把這個項目做好,做到更好的潛質。如果沒有,那麼投這個項目,大概率也是白搭。

只有人配得上項目,配得上資源,配得上投資了,才會獲得這些。

你發現了沒有,這裡最核心的,是人先要達到“配得上”的標準,才可能會有資源來。

Sponsored link

換句話來說,資源都是追認的。沒有達到標準之前,資源大多是不會來的。

既然看明白了這一點,那麼接下來要做的,無非是想辦法讓自己達到“配得上”的級別,不就好了嗎?

那麼問題來了,怎麼做呢?

先減後加。

沒錢,沒資源,沒人脈,一樣能創業;要學會先做減法,再做加法

先減後加

所謂先減後加,就是先做減法,再做加法。

在初期,沒有什麼資金,沒有什麼人脈的時候,就把成本降到最低。

比如說,那些推車車賣快餐的,車上所有家當算到一起,不過兩三千塊,如果買二手設備,還更便宜。你說,這點錢總不會沒有吧。

再或者,你看那些擺地攤的,不也是用最低的成本去試錯嗎?

沒有經驗,沒有資金,沒有人脈的時候,先把心中那個改變世界的夢想藏起來,把那些沒有必要的東西,全部砍掉,什麼高大上的辦公室,什麼團隊,通通拿掉。

先用個體的力量,摸索出盈利的模式,然後那賺回來的錢,再去放大這條渠道。

當這一步跑通的時候,就意味著0-1完成了。

這時候,在開始做加法,逐步增加環節,用賺回來的錢,再去投資,找到新的增長點,如此往復。

Sponsored link
沒錢,沒資源,沒人脈,一樣能創業;要學會先做減法,再做加法

在有限的條件內,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我們總希望,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有合適甚至冗餘的條件給到我們。

而現實中,幾乎很難遇到這樣的情況,對大多數人來說,可能都是“這也缺,那也缺”。咋辦呢?

總不能等條件都完善了,再去做吧。

這時候要做的,是在有限的條件內,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不斷去創造條件。

當創造的條件越來越多的時候,匹配的資源,會自然而然的來到身邊,甚至不需要你去費力尋找。

條件不充分的時候,一邊想,一邊做,再不斷調整。

不要等,要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