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是否值得深交,春節和他一起吃頓飯就知道​

有人說:

Sponsored link

“回家過年,是給親人最好的‘年貨’”。

平時,我們與親朋好友難得相聚,節日裡都會聚在一起聊聊天。

在觥籌交錯中,往往能反映一個人的真性情,折射出他的品行和教養。

胡適說:

“真正的教養,是把舒服讓給別人。”

有教養的人,懂得在飯局上謹言慎行,把舒服留給對方。

而沒有教養的人,則會隨心所欲、信口開河,令對方難堪,讓好日子難有好心情,影響大家的胃口。

一個人是否值得深交,春節和他一起吃頓飯就知道​

比薩

一個人是否值得深交,春節和他一起吃頓飯就知道​

前幾天,臨啟程回老家前,朋友邵宇給母親打了個電話,問張叔今年春節是否在村過年。

聽到母親說他在城裡過年,邵宇鬆了口氣,心裡說:“那就好。”

邵宇口中的“張叔”,是父母的對門鄰居,前年國慶節從局長的位置上退休。

去年春節,邵宇和幾個堂兄堂妹都回到家鄉過年。

Sponsored link

他父親說難得這麼團圓,就組織了一次飯局,把張叔也請到家來樂呵樂呵。

起初氣氛還挺好的,他和堂兄妹說著在外面的趣事,抒發著時光流逝的感慨。

但幾口酒下肚,張叔就來了情緒,端起了局長的架子,給邵宇等幾個晚輩上起了大課。

聽說邵宇春節後要跳槽換工作,他提高聲音說:

“換什麼工作?一不順心就要換工作,以後肯定一事無成!

我這幾十年過來,那是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

得知邵宇的堂妹二十九歲了還沒對象,張叔以過來人的口吻說:

“你也老大不小了,還挑什麼啊?

人長得好看不好看有什麼關係呢,結了婚就是柴米油鹽過日子,都一樣!”

聽到邵宇幾個聊在外面打拼的不易,張叔搖搖頭說:

“你們這些年輕人呢,都喜歡往大城市跑,外面的世界複雜得很,想混出個名堂哪有那麼容易!

我名牌大學畢業,付出多少心血和汗水才幹到了單位的一把手,你們有的大學都沒上過,只能幹些沒有技術含量的活……”

聽著張叔居高臨下的教育,邵宇和幾個堂兄妹雖然礙於情面臉上陪著笑、點著頭,但心裡都煩著呢,巴不得趕快結束飯局。

等飯局結束,張叔搖搖晃晃地走出邵宇父母的大院後,幾個年輕人紛紛吐槽,說明年再邀請張叔來吃飯,他們就不回來了。

人們常說:

“三觀不同,不必強融。”

三觀不同,沒有共鳴,你說的話他反駁,他的意思你不懂,你們都有各自的理,很難聊到一起。

長輩與年輕的晚輩,因為所處時代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對問題的看法往往不同。

春節期間如果聚到一起,有時可能會讓年輕人發出“沒有共同語言”的感慨。

Sponsored link

這時,如果長輩不在年輕人面前顯示優越感,對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指手畫腳,甚至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

而是懂得誰都是從年輕過來的,對晚輩多些理解和鼓勵,對年輕人的選擇多些尊重,同樣也會贏得年輕人的尊重。

春節聚會,是講感情的場合,居高臨下的講道理,只會讓自己在教養上失分。

一個人是否值得深交,春節和他一起吃頓飯就知道​

成年人在客廳裡開派對,在咖啡桌上吃東西

一個人是否值得深交,春節和他一起吃頓飯就知道​

春節飯局上,為了調節氣氛,有的人喜歡開玩笑,這原本無可厚非。

但凡事都有個度,如果開玩笑沒有分寸,拿別人的一些糗事作為笑料,就會適得其反,給人在節日裡添堵。

去年春節,我參加了個小範圍的校友會,至今還記憶猶新。

學弟姜超才三十出頭,就有點謝頂了,心裡很鬱悶,他很不喜歡別人拿自己的頭髮開玩笑。

然而,在酒桌上,學長李放跟他碰杯時,大聲說道:

“哎呦,這幾年沒見,你可大不一樣了,這打遠處一看,屬你最顯眼。”

姜超尷尬地笑笑,不想繼續這個話題,可李放卻沒有住口的意思,繼續開玩笑道:

“上學那會兒,學校領導老說我們班沒亮點,你要早幾年這樣的話,咱們不就有‘亮點’了嗎?”

姜超聽完,一張臉寒了下來,其他同學看到了,也都不吱聲了,場面很尷尬。

Sponsored link

這時,另一個學弟楊飛站起來敬酒,李放走過去摸著楊飛凸起的“將軍肚”說道:

“看來你是真發了,這肚子,比我媳婦懷孕時都大呀!

想當初你瘦的跟孫猴子似的,所以同學們私下裡給你起了個外號‘猴子’。

誰想到過了幾年,孫猴子變成了豬八戒啊……”

見李放拿過去的糗事說個沒完,楊飛把手中的酒杯一放,冷著說:

“你說誰是豬?

今天是校友聚會,不是讓你給我們添堵的!”

看到氣氛很尷尬,我們幾個忙出面圓場,李放訕訕地坐下,嘀咕一聲:

“不就是開個玩笑嗎,也太較真了!”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說過:

“這個世界上沒有所謂的玩笑,所有的玩笑都有認真的成分。”

打著開玩笑的名義,在眾人面前肆意揭對方的短,是一種不尊重人的行為,平時感情再好的朋友也不會對此無動於衷。

再好的朋友也要有界限感,不能不分場合、不講方式、不考慮對方的感受而信口開河。

在春節飯局上,因為玩笑不當弄得大家不歡而散、甚至大打出手的不乏其例,很煞風景。

一個人的教養往往體現在細節上,你也許不以為意,但對方在心裡已給你打了折。

一個人是否值得深交,春節和他一起吃頓飯就知道​
一個人是否值得深交,春節和他一起吃頓飯就知道​

大年初一,與文友馬斌微信聊天,他叮囑我喝酒一定要心裡有數,別人再勸酒也不能勉強自己。

他說他的表弟陳啟,就是去年春節喝酒差點出了人命。

去年春節,陳啟回老家與父母一起過年,期間參加了幾個飯局,其中朋友組織的飯局上的勸酒,讓他至今心有餘悸。

那次飯局上,他見到多年不見的老同事張濤,很高興。

Sponsored link

張濤也很興奮,一個勁兒跟陳啟喝酒。

陳啟酒量小,被勸著喝了不少,覺得自己不能再喝了。

然而,張濤酒興正酣,還是不停地勸:

“咱倆當初一個辦公室的時候,是那麼好的朋友。

你考上研究生留在大城市干律師,這幾年咱們就沒見過面,今天我見到你真是高興啊,就想給你喝兩杯。

你是不是我兄弟啊,是兄弟就幹了這杯!”

陳啟無奈,只好把這杯喝了。

剛放下酒杯,朋友的同學走過來說:

“很高興認識你,第一次坐一起我得表示一下。”

陳啟抱歉地說:

“不好意思,我不能再喝了,這杯就以茶代酒吧。”

誰知對方還是不放過:

“我喝酒,你喝茶,也太沒誠意了吧!

大過年的,坐一起都是朋友,怎麼也得給個面子。”

見對方話說到這個份上,也怕掃了東道主朋友的興,只能接著喝。

最後喝得不省人事,在醫院住了三天,春節也沒過好,嚇得母親心臟病都犯了。

醒來後,他痛苦地說:

“以後一定要遠離想方設法勸我喝酒的人!”

中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在飯局上不喝酒似乎就沒有氣氛,不勸酒似乎就體現不出好客。

因此讓對方喝多喝好甚至喝倒,就成了酒場的潛規則。

Sponsored link

什麼“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不喝不夠朋友,不喝就是不給面子”之類的勸酒話在酒桌上經常出現。

雖然酒能助興,但也要適可而止,要考慮到對方的酒量和身體狀況。

如果一味地為了所謂的面子和感情強行勸酒,只會適得其反,不僅暴露了自己缺乏教養,過度還可能會造成樂極生悲的意外。

每年春節,因酒誤事、因酒生事、因酒損壞健康的新聞屢屢見諸媒體。

小喝怡情、喝出健康;大喝傷身,害人害己,春節的飯局貴在喝酒適量、隨意,真正喝出感情。

一個人是否值得深交,春節和他一起吃頓飯就知道​
一個人是否值得深交,春節和他一起吃頓飯就知道​

交流、加深感情是春節飯局的真正目的,歡樂也永遠是聚在一起的主旋律。

同在一個飯局,不怕三觀不同,就怕高高在上,顯示優越。

同在一個飯局,不怕開開玩笑,就怕沒有分寸,揭人短處。

同在一個飯局,不怕彼此碰杯,就怕一味勸酒,強人所難。

司空見慣的飯局,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教養。

願我們都能做有教養的人,讓自己舒服,也讓對方舒服,與大家開心聚會、共慶團圓,成為一個在飯局上受歡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