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努力越焦慮?30歲前一定要學會的5種反焦慮思維

我們這一代人,也許是最悽慘的一群人。

Sponsored link

小時候在題海中度過,分數就是我們的命根,否則人生就沒有出路;長大了以後, 我們一邊拼命賺錢,努力追趕瘋漲的房價,一邊還要面對世俗壓力,成為人群中的前 5%,否則就很難挺直腰桿。

於是,焦慮成為了常態。

據調查, 在青年白領群體中,有34%的人經常焦慮,62.9%的人偶爾焦慮, 只有0.8%的人從來沒有焦慮過。

似乎沒有一種人生是完美的,總會有缺憾。各有各的難處,各有各的焦慮。

焦慮代表著一個人不安於現狀,想做得更好。

所以,我們不能不努力,也不能不焦慮。但是,過度的焦慮也不好,它會奪走我們的快樂,讓我們失眠、痛苦,身體亞健康甚至患上抑鬱症,嚴重影響我們的生活和工作。

那麼,我們為什麼會有焦慮?焦慮又從哪而來呢?

科學家經過長期的研究,從生理的角度入手,發現了焦慮的起源。

幾百萬年前,當人類的祖先還是猿猴的時候,生存環境非常惡劣,天災、疾病、毒蛇猛獸甚至一些植物,隨隨便便就能取人性命。

這時候,人類的大腦開始發揮作用了。它開始評估威脅,根據不同的情況設置不同的喚醒水平。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同時節省精力。

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 能夠活下來並繁衍後代的,都是一些機敏、有危機意識、能夠應對各種變化的“杞人憂天”者。也就是說,焦慮通過這種方式,成為了人類的基因,並一代代流傳下來。在古代,“居安思危”就是我們老祖宗的人生宗旨。

Sponsored link

然而,在現代社會,人類的生存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遭受人身威脅的可能性極低,但我們依舊保留著焦慮的本能。生活在這個競爭激烈的世界,巨大的生存和發展壓力,激起了我們最原始的恐懼,迫使我們變得焦慮,以應對各種越來越快的變化。

在面對各種狀況的時候,大腦的運轉機制就是先焦慮,然後再思考。然而,當你在並不是很危險的狀況裡,過度“喚醒”神經,將你困在擔憂和不確定裡,一直處於焦慮狀態,你的神經系統就會紊亂和失常,你的反應會變得緩慢。

最終,你可能心力交瘁,信心喪失,情感麻木,健康受損,眾多努力毀於一旦。很多時候,可能我們越努力,就變得越焦慮。

這個發現,告訴了我們兩件事情:

第一,焦慮深植於我們的基因之中,無法避免;

第二,焦慮是正常現象,不必特意克服,這是天性。

所以,你越是擔心生活的衝擊,就越會感到恐懼和焦慮。為了打破焦慮的惡性循環,你必須要做出改變。

焦慮不可能杜絕但能安置在可控區間

諾貝爾經濟學獎丹尼爾·卡尼曼在他的暢銷書《思考,快與慢》 中舉過一個例子。

被閃電擊中與食物中毒,哪一個意外致死率高?

很多人覺得,閃電只會偶爾發生在春天和夏天,被雷電擊中的概率和中彩票差不多。而我們每天都要吃飯,食物中毒的新聞也經常看到。所以,大部分人的回答是,食物中毒的致死率高。

然而,真實的數據統計結果顯示,被閃電擊中致死的概率是食物中毒的52倍。

丹尼爾·卡尼曼通過舉這個例子說明,我們腦海中的世界並不是真實世界的準確反映,我們對事件發生頻率的估算,也會受到直覺、喜好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Sponsored link

簡而言之:

我們喜歡什麼,就只能看到什麼。

我們關注努力,就只能看到與努力有關的事情;我們關注成功,就只能看到與成功有關的事情。當我們的眼裡只有努力和成功的時候,自然會焦慮。

焦慮感是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無法避免的經歷。

我們無法擺脫焦慮,但我們可以學會與自己的焦慮共存,將它們控制在一個可控的範圍內。

管理好自己的預期設定兩個期望值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焦慮往往來自於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高期望,我們渴望財富,渴望成功,渴望被認可,渴望擁有美貌,渴望出人頭地;同時,我們又很害怕失去,我們擔心失去健康,擔心失去親人朋友,害怕衰老,害怕失敗,也害怕孤獨。

生活中的痛苦和焦慮,大多數來自於過高的期望和對失去的恐懼。

如果你期望太高,喜歡和最強的人比較,自然就容易受挫,長此以往,就會焦慮。

你應該學著管理自己的預期,試著降低期待,設定兩個目標期望值:一個高目標,一個低目標。你會發現,事情變得不一樣了。

比如看書,如果你非要計劃一天看完,那麼就會給自己很大的壓力;如果你給自己設置一個低目標——看完一半,那麼肯定是可以完成的。如果真的能看完整本書,那就算是意外驚喜了。

設置過高的目標,往往容易得到失望;而設置相對容易達成的低目標,則往往會收穫驚喜。

Sponsored link

如果你總是擔心失去,就會活得惶恐不安。

要知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生老病死愛別離等等,都是我們無法控制的。失敗、衰老、孤獨、親朋去世、失業、背叛,這些都是人生必須經歷的一課,坦然面對和接受它們,我們才能獲得成長。

所以,在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設置兩檔甚至多檔目標的方法,來合理管理期望值。

做最壞的打算,盡最大的努力,持平和的心態,改變能改變的,接受已成事實的。如此,才能平心靜氣,不那麼焦慮。

練習專注做好一件事情的能力

美國心理學會研究表明:人在專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愉悅感勝過做任何事情帶來的愉悅程度。

專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情,是緩解焦慮的有效方法。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體驗。當你沈迷於一本小說,會進入一種忘我的狀態,精神愉悅,忘掉一切煩惱,仿佛世界上只有你一個人。

所以,要緩解焦慮,不妨讓自己進入一種專注的狀態。

專注會讓人放鬆。在感到焦慮的時候,我會選擇去打枱球,因為只有在打球的時候,思維是專注的,我內心只有一件事,就是把球打進網袋。

當然,你不一定也要打枱球,你可以聽音樂,可以畫畫,只要是讓你感到放鬆的事情,只要是能夠讓你專注投入的事情,你都可以去嘗試。

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深度放鬆”

前面提到,焦慮來源於基因,屬於生理因素。解鈴還須系鈴人,要控制焦慮,還得從生理的角度入手。

20 世紀 80 年代,科學家們發現,當人們漂浮在隔音的、水溫為皮膚溫度的鹽水池子裡,聽著冥想音樂的時候,人的體重就會減輕,風濕性關節炎疼痛可以得到緩解,同時焦慮感也會消失,幸福感會增強。

Sponsored link

最重要的是,這些令人震驚的變化在漂浮結束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還能持續。

為什麼會有這麼神奇的效果呢?

當人漂浮在浮力池裡處於完全放鬆的狀態時,可以修復我們的大腦、思維和身體。

大腦會釋放出一種叫內源性大麻素的化學物質,讓你自動放下焦慮,卸下精神包袱,忘卻那些一直困擾你的思想和記憶。

當我們的思維進入極度安靜的空間時,能幫助你建立更多的神經連接,極大地提高創造力。

所以,要緩解焦慮,就要深度放鬆自己,而進入這種狀態的最佳方式,無疑就是冥想了。

心智游移開啟更多可能

很多人的焦慮,往往來自於做決定。

他們擔心無法做出正確的選擇,找不到最佳解決方案。若要緩解這種焦慮,可以嘗試“心智游移”。

這個方法之所以有效,是由腦波的運作原理決定的。

心智游移的方法是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創造的,叫“無思”。在這種狀態之下,你可以忘記自我、忘記時間、不用刻意就能實現與諸多事物的超強鏈接。

首先,你要確定一個目標,不考慮結果,讓所有可以幫你實現目標的想法冒出來,然後不加分析地把它們記下來,即使它們看上去很荒謬,給點時間,讓它們在大腦裡慢慢醞釀,看看它們是不是最佳的解決方法。

這個練習的關鍵不是要實現目標,而是激發創造性思維。從這個角度來說,創造力不再是一種技能,而是一種思想狀態。

Sponsored link

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的一項研究顯示,當人們從焦慮中擺脫出,獲得片刻休息,並將注意力集中到一些不費勁的事情上,他們的工作效率能提高 40%。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焦慮,它可能源自生存的壓力、突然的衝擊,也可能源自一時的對比、選擇的多樣。它鑽進你的大腦佔領你的心神,甚至剝奪你的幸福感。

如果生活有一萬種焦慮,那麼對抗焦慮的方法,就有一萬零一種。掌握反焦慮思維,就能輕裝上陣,更有效率地生活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