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看到騰訊一檔節目《與陌生人說話》,採訪承受十年校園暴力之久的“神女”——王晶晶。
“他們說我整容、炫富,男友無數,說我做小姐,是個蕩婦。”
“他們騙走我的私密照,在貼吧裡瘋傳,在學校裡公開發放。”
“我們班上同學拿我做生意,看我一次收費10元。我最好的朋友背叛了我,把我的隱私賣給了別人。”
“有人半夜給我打電話,問我一次多少錢。還有人到我家樓下罵我傷風敗德”
“我不再是一個人,我就是一個怪物”
你很難想像這個來自浙江溫嶺的普普通通的女孩,在過去十年裡遭遇過什麼。
從高一起,炫富、整容、性工作者…這些編造的惡毒標籤就貼在王晶晶的身上,她上學被圍觀、遭陌生人扇耳光、私密照傳遍貼吧。
她幾次試圖自殺以證清白,可是每次過後,迎來的卻是“老套的煽情爛梗”這樣的謾罵和嘲諷。
這個瘦弱的女孩,在罵名下隱忍地活了10年,那本該是人一生中最純真美好的10年。

而當年的施暴者,直到今天也沒有向她道歉。
不僅如此,你去翻看幾個當年霸凌者的微博主頁,他們到現在還死不悔改,還在惡意詆譭受害者。

在他們的心目中,王晶晶仍然是個“神女”,也必須是個“神女”。因為只有這樣,他們當年的所作所為才能“理直氣壯”,他們才能“問心無愧”。
都說正義也許會遲到,但從來不缺席。
可是對於王晶晶,對於所有校園霸凌的受害者,贏得正義也只是安慰,人生無法重來,受過的創傷又該怎麼彌補?
並不是所有的傷痛都會隨時間的推移而被淡忘,被霸凌的記憶就像心口的一根刺,扎在受害者的最深處。
拔出來,會疼到想死;不拔出來,也許一輩子都生活在陰影下。
而對於我們這些旁觀者而言,更不應該輕易淡忘霸凌的存在。
莫說這是炒冷飯,想想如果就發生在你的孩子身上,你會怎樣?
為了孩子,我們應該盡全力對校園霸凌說NO!

去年上映的電影《悲傷逆流成河》,也講述了一個慘痛的霸凌故事。
初中女生唐小米,因遭遇校園暴力而轉學到女生易遙的班級。
唐小米喜歡帥氣的齊銘,但齊銘卻對從小一起長大的易遙情有獨鍾。
有一天,唐小米偶然間發現了易遙意外染上性病的秘密。因為嫉妒和虛榮,唐小米將惡意編造的謠言散佈到全校,從此易遙成了眾人眼中的不良少女。
於是,同學們把粉筆灰塞到易遙的嘴裡,用打火機燒她的頭髮,用最惡毒的詞彙給她取綽號。
最後,走投無路的易遙,選擇了自殺。
就像多年以前,寫下“人言可畏”後吞藥自盡的阮玲玉一樣,被這個無情的世界所吞沒。

易遙說:你們永遠都不會承認自己做過的事有多惡毒。
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也許多年之後,那些施暴者會說:我怎麼不記得?不記得我把粉筆塞到她嘴巴里,不記得扒過她的衣服。就算有,我就是鬧著玩兒的啊,開玩笑的。
那些人之後的日子可能舒舒坦坦,沒有一點兒心理負擔。
可是人在做,天在看。做過的事情抹不掉,你們害過另一個靈魂,終有一天,你們要接受上天的拷問。
就像唐小米本來是霸凌的受害者,當初就是因為不堪凌辱和壓迫,才選擇了逃離原來的學校。
可是在新的環境裡,當她有了機會,就又成為施暴的一方。
這樣的循環,才是人性深處的悲哀。


我們常常有一種錯覺,以為校園霸凌離我們很遙遠。
其實,事情並非如此。
人人都可能是校園霸凌的受害者,人人也可能是校園霸凌的施加者。
我們可能特別注意讓自己或自己的孩子遠離別人的惡意。可是,有時候在不經意間,我們也正在給其他人造成傷害。
剛工作那會,表弟還在上小學一年級。他們班上有個男生,父親因為經濟問題而被判刑十三年。
那起案子在我們當地傳播很廣,我也就間接知道了同班的事情。
有一次,我替姑姑去接表弟放學,在路口遠遠看見他和那個孩子走在一起,有說有笑。
我趕忙跑過去,把表弟拉過來,護在身後。
然後說了一句到現在我也後悔的話:你別和他玩在一起,他家裡有問題。
那一刻,我看到了一個孩子的眼睛裡絕望的黑色。
那是一種複雜的情緒,夾雜著恐懼、痛苦、不甘、憤怒。
而這一切,是因為我的一個動作,一句話語。
那個孩子顫抖著跑開了,我不知道之後他怎麼想,但從那以後,那個小孩沒有來找過表弟了。

有時候,給一個人最深的傷害,不一定是肉體上的打罵,而可能只是簡簡單單的幾句話。
因為每個人,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都有內心極度脆弱的地方,你往他的傷口上撒鹽,就算沒有直接施虐,也是一種極壞的行為。
而且這種傷害往往是隱形的,讓人無從察覺。
所以,我們在讓自己或孩子遠離霸凌的同時,真的應該好好反思,自己是否也在有意無意間實施了類似的行為。
上天面前,沒有例外。我們做錯了事,終有一天,會自食其果。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留意自己細節處的語言和行為,不給別人造成傷害,這便是最大的德行。

萊溫斯基有次接受採訪時說:
22歲時,我愛上了我的老闆(克林頓)。在24歲那年,我明白了其毀滅性的後果……
就我個人而言,它讓我一夜間從一個完完全全的無名人士變成一個被全世界公開羞辱的對象。我成了零號病人,第一個經歷如何在全球範圍內失去個人聲譽的人……我被打上各種標籤:蕩婦、賤人、當然還有“那個女人”。
可是,這些年來,萊溫斯基仍然堅強地生活著。她移民英國,轉行從事新聞工作,單身多年後,遇到了印度裔的男朋友……
只要不放棄,再濃厚的烏雲也有被陽光穿透的那一天。
請記住,校園霸凌也好,網絡暴力也罷,如果我們不幸遭遇了,別去一個人硬抗,永遠要和真正關心你的人站在一起,相互扶持,相濡以沫,才是戰勝的最佳方式。
另一方面,當我們看到別人施加校園霸凌的時候,應該勇敢地站出來給予制止。
《悲傷逆流成河》裡有一個鏡頭,和那幫欺負易遙的孩子們一起玩的還有一個女生,但是每次看到他們欺負易遙的時候,她心裡都特別難受。最後他們看到易遙跳海還幸災樂禍推卸責任的時候,這個女孩子扇了其中的一個人就離開了……
你也許會說,這個女孩子太軟弱,這個行為來的太晚。
那麼,在關鍵時刻,就請你用一聲呵阻,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去阻止霸凌。早做比晚做強,晚做比不做強。
及時的挽救永遠好過遲到的正義。
真心希望,所有人的青春,都能夠被溫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