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一個不經意的細節,往往能夠反映出一個人深層次的修養。
深以為然。幾天前,閨蜜晴子和朋友們一起出去吃火鍋。
本來這氣氛應該是輕鬆愉快,但一個鐘頭下來,大家都吃得不怎麼高興。
晴子告訴我,她就沒見過這麼忍不住的人。
因為是自助餐,大家都拿了幾盤自己愛吃的菜,不夠的話,中途就再去添一些。
但朋友雯雯呢,直接推了一車去裝自己的菜,晴子他們5個人也才推一車呢。
鍋底沸騰後,雯雯一個勁地往裡倒食材,她一大半車的量本來就比晴子他們多,不一會兒,鍋裡就被佔滿了,眾人只好等著她吃完了再倒自己的。
更無語的是,她每次往鍋裡倒東西,總會賤些湯汁出來,坐在她周圍的人都紛紛往外躲。
雖然雯雯坐的地方離大鍋有些遠,但這明明是站起來就可以解決的事,她卻只顧方便自己,直接伸著手往鍋裡扔。
怎麼取食材、怎麼放食材,這些在餐館裡隨處可見的行為,卻透露著一個人骨子裡的修養。
想起知乎上的一句高贊回答:真正的修養是對自身的要求,如果總是需要他人來提醒你去改變,恰恰說明你本身不具備修養。
而你的修養,往往藏在你的細節裡。
在某一期的《快樂大本營》上。
唐國強說當年自己演勾踐的時候,何靈是主持人,演雍正的時候,何靈還是主持人。
“何靈”二字一出口,場上的氣氛就變得有些微妙,唐國強講第二聲“何靈”時,台下明顯有些騷動,和各種細細碎碎的聲音。
但被叫錯名字的當事人,何炅卻只是安安靜靜地站在一旁,眉眼微彎的看著唐國強,抑制住了上揚的嘴角。
待唐國強說完,他才微笑著向大家解釋:
唐老師十年之前就叫我何靈,他當然知道我叫何炅,這是我們之間的一個昵稱。
在態度上保持謙虛恭謹,即使別人的錯誤非常明顯,也會等對方表達完,再去圓場。
歌德說:“虔誠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通過靈魂的最純潔的寧靜而達到最高修養手段。”
- 語言上的溫和、行為上的約束,這些小小的細節都是一個人內在修養,外化出來的結果。
在一次金鷹節的採訪環節上,賈玲即興表演了一場“單口相聲”。
因為記者們都以為是一位當紅明星,賈玲一上台,大家都愣在原地,不知道說什麼好。
但賈玲卻率先開口道:“我就已經不火成這樣了嗎,就沒有一點緋聞要問問?”一句自嘲的話,讓大家從頭笑到尾,
一個有修養的人,不會讓周圍人感到無所適從,相反地,會給大家帶來心情上的愉悅。
37歲的秦嵐,在影視劇裡知性、溫婉、善解人意,現實中的她,也是一位細心、大方的女孩。
在某個綜藝裡,劇組請來了精通服飾文化的老師們,來為大家講解清代宮廷裡的服飾要求。
輪到趙老師講絨花時,他抬頭看了戴著絨花頭飾的秦嵐一眼。
留意到這個眼神,秦嵐馬上走到老師身邊蹲下,好讓老師坐著,不費力地向大家介紹完。
在這個過程中,秦嵐沒有半分倦怠,臉上始終帶著微笑,輕輕地搖著團扇。
不拘泥於個人小節,沒有一點明星的架子,即使對不熟悉的人,也能有一份力所能及的善意,這才是最讓人感動的地方。
有位旅客,在機場見到秦嵐時,拍下了這樣一幕:
下飛機的秦嵐正急著往出站口走,這時候,一位路人的眼鏡盒從包裡落了出來,正巧掉在了秦嵐腳邊。
為了不讓後面跟著的保鏢踩到,秦嵐眼疾手快地撿了起來,遞給了那位還在愣神中的路人。
帕斯卡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不要從特殊的行動中去估量一個人的美德,而應從日常的生活行為中去觀察。”
一個小小的蹲姿、一個不費力的拾物,在我們的身邊見得太多太多,但就是這樣臨時作出的反應,卻最能反映出一個人最真實的狀態。
修養,就是時刻留意身邊事、身邊人,並能給予他們力所能及的幫助。
19歲的演員吳磊,是大家眼中的“紳士男孩”。
《二十四小時》里,他和蔣欣坐車時,怕這位大姊姊撞到頭,主動把手放在車頂上;
上節目《快樂大本營》做遊戲,擔心女搭檔被砸到,轉身護在女生前面,紳士風度十足。
拍戲時,看到林允不小心滑了一跤,眼急手快的把她扶住,確認沒事後才繼續與別人聊天;
媒體拍照時,留意到身邊的女演員不知道如何擺pose,便停下來教她。
記得讀書時的室友小黛,就是這樣一個細心的人。
只要看到我躺在床上,披上被子,她都會戴上耳機,防止聲音吵到我。
我摸黑下床上廁所時,她聽到動靜,也打開手電筒,照亮我看不見的路。
前些天,同學聚會,我看見她時,回憶起以往種種,都十分感激。
擁有良好修養的人,他的內心是陽光的、寬敞的、是有愛的,更是裝著他人的。
他擁有足夠的力量與柔軟,讓自己生活得內心妥帖、雲淡風輕。而又能感知他人的喜怒哀樂,不吝嗇善意。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趙玉平說的一句話:
遇到事的時候,人有兩種思維模式,一種叫意義思維。想全局、想價值;一種叫做感受思維,想眼前的感受、局部的感覺。
一個有修養的人,遇事時會考慮周圍情況,再是個人感受,總是照顧別人,顧全大局。
既有大局觀,也能捕捉到小細節。以尊重為前提,不因對方強弱,也不因年齡大小,只是心裡裝著別人。
因為大大小小的事都能想到,所以在細節上愈能讓人感到舒服和貼心。
所謂修養,不過是對世界心懷善意,願意好心照顧身邊之人。
願你我,也能成為這樣,把一言一行轉化到細節之處,能與他人感同身受的修養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