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11點的海底撈,一桌團建的帶頭人跟服務員結賬,起了爭端。
海底撈規定,22:00後進店、零點前買單可享69折。
團建一夥人是20點開單,也要求69折,跟店長爭執了近一個小時,大家都瞧出這桌人在無理取鬧,但最後他們還是如願拿到了折扣價。
有人說,海底撈就是不能拒絕顧客,誰讓它是海底撈呢?
最後該海底撈店既“滿足”了團建一夥人的無理要求,還犧牲了周圍七八桌消費者的用餐體驗。
這個案例也成為海底撈考核員工是否合適管理層的一道考題。
在一個人的職場生涯中,總會經歷成為一名或大或小的管理者。
從職場小白到白骨精,從擁有人生中的第一個leader到走上管理崗,需要與不同段位的上司磨合、打交道。
對管理者這一角色的認知越成熟,就越可能跟對人、做對事。
如何判斷一個leader值不值得跟?又如何確認我們自己是否具備管理者的潛質?
不會拒絕的人
做不了管理者
一個好的管理者,往往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好人”。
因為管理的目的,並不是要討人喜歡,或是博取什麼“好名聲”,而是讓資源分配最高效。
舉一個我自己的例子。
2008年,公司才剛起步。研究總監接了一筆生意,300萬,相當於當時公司一年的營業額。
這筆生意有些奇怪,客戶委託我們在一個省做普查,覆蓋人群很大,意味著標的價格不菲。
但普查內容就問一個問題:你家裡有沒有央視裝的測收視率儀器?
預算結構更是蹊蹺:收回一個普通樣本20塊錢,若樣本中含能打通電話的受訪人手機號碼則付費我們300塊錢。
這筆錢好賺,對公司起步也關鍵,似乎沒理由不簽。
但這筆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大單讓我遲疑了。
依賴捷徑,就必將受困於捷徑。
一家剛成立的調研公司,業務的邊界、原則都還在搭建,且不說這單有無貓膩,冒犯業務價值、誤導業務形態的大單,能接嗎?
我贊同德魯克的看法,作為一個領導者,不是去領導,就是去誤導。
最終我放棄了這個客戶。當時研究總監衝進辦公室拍桌子,我們不歡而散。
作為一個在混沌中摸索的一個管理者:
在團隊初創期放棄一個鼓舞士氣的機會、跟努力的下屬撕破臉、抵禦一筆巨大利潤的誘惑,面對眾人期盼的眼神說“不”的瞬間,至今還記憶清晰。
一個老好人,做不了管理者。
有“閱讀能力”的人
有管理潛力
非但不是好人,管理者身上還可能有著某種混混氣。
這股氣裡暗藏的是一種“閱讀能力”。
比如,前段時間熱映的《綠皮書》里,維果·莫騰森飾演的Tony。
Tony善於觀察,細緻入微,還很會把握衝突的節奏。
截圖自《綠皮書》
影片開頭,他是一個典型的社會滑頭,在丟帽人即將動怒時,他剛好出現、化身正義使者,歸還帽子、賺足好感,分寸感拿捏得剛剛好。
電影裡Tony幾次替博士解圍,都有條有理,收拾得乾淨利落。
遇到無賴,混混凶,他比混混更兇,假槍威脅,恐嚇震懾。
碰到警署裡的警察,他換了張臉,對警察們體諒有加,說話得體,把賄賂說成敞亮的西服贊助。
截圖自《綠皮書》
你不得不驚歎於他“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嫻熟,黑道白道之間切換得遊刃有餘。
這種處理問題的流暢感,正是Tony在各類場域中強大的閱讀能力和多維溝通能力的表現。
用Shirley博士的話說,這種人生下來就是為了解決問題。
創業多年,我深知位於組織運轉中樞的人,有多需要這種“閱讀能力”。
管理者不僅要對產品與員工負責、滿足外部合作者的需求與期待;
還需疏通潤滑組織運轉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摩擦力,解決經濟下滑、公司壞賬、業務增長點等來自四面八方的問題。
沒有這種閱讀能力,破解各種場裡的關係與衝突,很難上手管理這門手藝。
看一個中層管理者最終能否成為領導者
要看他會不會挑頭做事
挑頭做事這個能力,可小可大。
一個小組被安排下一個很tough的案子,大家都沒有思路。
小高也沒有思路,但是小高迅速做出一版粗糙的初稿,並召集大家討論。
見到初稿,就有了討論的基礎,大家一哄而上,掏出各種修改意見,新穎的觀點也接踵而至,幾乎推翻了初稿的版本。
大家很快動工,最後竟然贏了比稿,拿下了客戶。
前方的路常常堵滿迷霧,但總有人要往前踏一步。
“挑頭做事”是開路人的一種本能,他們永遠在聚焦時代開闔裡的機遇,遇勢造事,一遇風雲便化龍。
所謂世界上本沒有路,有了踏第一步的開路人才有了路,因此我更喜歡“領導者”在英文中的表達:Leader。
非常貼合領導者的本意:要走在前面,要為大夥兒帶頭,要開拓更要負責。
所以leader絕不是人類在工業文明中硬造出的管理概念,而是只要有社群存在的地方,就需要領導者。
黑猩猩們為了爭奪首領之位獨佔交配權,會廝殺鬥爭、老謀深算。最終,戰鬥力最強、最有權謀的黑猩猩贏得了王位。
自然文明需要最拔尖的個體進化物種,人類社會的進步亦需要領導者去聚合釋放組織的能量。
同樣,不管是自然界還是人類,再強大的首領,也無法逃避週期更迭,必須締結盟友對抗長江後浪推前浪的挑戰。
一人獨大不長久,合縱連橫走得遠。
強者不能獨自強大,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