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博爾赫斯說過:
任何命運,無論如何漫長複雜,實際上只反映於一個瞬間:人們大徹大悟自己究竟是誰的瞬間。
因為覺悟到自己是誰,才會明白自己的使命,從而取得卓越不凡的成就。
而我們大部分人,其實是混沌地活著的,既不知道自己此生的意義,也不清楚自己該行何事、所行為何,一生光陰就此虛度。
今天想給大家推薦的這本書,不僅幫你認識自己,更能夠看清這個世界那些不會有人告訴你的真相——《生而不凡:邁向卓越的10個顛覆性思維》。
作者維申·拉克雅禮的經歷有點傳奇,他曾就職於巔峰期的微軟,也有過多次被辭退、創業失敗的經歷,最慘的時候身無分文、窮困潦倒。
然而,32歲時,他已成為了一家擁有超過40個國家員工、150萬用戶的互聯網教育公司的創始人。
在《生而不凡》中,就有他自己V字反轉逆襲,也是幾乎所有傑出人士走向卓越的秘密。
一、你被“胡扯規則”綁架了
22歲之前,維申·拉克雅禮是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
他出生在馬來西亞,經過十幾年的刻苦學習,順利被美國頂尖名校密歇根大學錄取,專業也是該校的強項,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
按理說,這樣的學校,這樣的專業,以後妥妥就是硅谷的成功人士。
維申也確實是這樣做的,臨近畢業時,他進了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微軟。
那時是1998年,微軟正如日中天。
然後,他痛苦地發現,自己走上了一條錯誤的路。
他在學校時就害怕計算機工程課程,真正感興趣的卻是攝影和表演藝術。
進了微軟,他更是每天度日如年,感覺自己完全不屬於那裡。
幾週後,他就辭職了。
你可能覺得,不喜歡編程,幹嘛還讀計算機,還擠破頭進微軟?
維申說,在他生活了19年的馬來西亞,家長和老師從小就會告訴你,要好好學習,讀美國名校,畢業以後要當工程師、律師或者醫生。
而面對微軟的光環,喜不喜歡這件事,好像又真的沒那麼重要。
這次職業挫折,給了維申一個非常大的啟發,那就是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兩個世界中。
第一個世界,就是絕對真實的物理世界,太陽東昇西落,人會生老病死,一切無可辯駁。
而另一個世界,卻看不見摸不著,不是每個人都重視到它的存在。
那就是我們的精神世界,其中有各種思想觀念、概念、故事、規則。
維申把它稱為普世規則的世界。
從我們出生起,我們的大腦就開始被這個普世規則世界裡的觀念影響。
最初是來自父母、親戚,之後是來自老師、書本、媒體……
我們做決定時自以為是理性的,實際上它更像是被家庭、周圍人、文化認可的一個決定。
這就出現了問題,我們腦中那些被周圍人潛移默化形成觀念,真的是適用於自己的嗎?
比如維申,在從微軟辭職前,他一直把“應該讀名校、當工程師、進大公司”這樣的觀念視為理所應當。
因為從小他聽到的都是這樣的教導,從沒想過生活還有其他可能。
他把這些被我們視為理所應當,實際經不起推敲、限制著我們人生的教條,稱為“胡扯規則”。
比如,最常見的胡扯規則:你必須拿到大學文憑,不然就無法成功。
實際上,大學教育並不能確保成功,文憑和能力也無法劃等號。
哪怕在谷歌這樣的高科技公司,某些團隊裡沒有大學文憑的人員比例甚至可以達到14%。
再比如,“我應該______,否則我就不是一個好妻子/好丈夫”。
空白處可以是“主動包攬家務”、“承擔帶孩子的責任”、“掙得比妻子多”等語句。
但實際上,它們都不足以對婚姻中的一方定性,同樣是“胡扯規則”。
那些取得卓越成就的人物,差不多都有打破胡扯規則的經歷。
比如“硅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剛畢業時,他和同學們一樣,拿著簡歷到當時火熱的互聯網公司等待面試。
然而等了半天都沒人搭理他,於是他想:
誰說我就不能開一家公司呢?
喬布斯說:
圍繞著你的叫作生活的一切,是由不比你更聰明的人創造的。
一旦明白這一點,你就會有意識去掙脫胡扯規則的枷鎖。
二、如何衝破“胡扯規則”?
有兩名心理學博士曾開展過一項研究,他們詢問了84名酒店女服務員對自己鍛煉身體狀況的評價。
出人意料的是,儘管這些服務員每天大概要打掃15間客房,然而,她們都回答說自己沒有鍛煉習慣。
健康檢查也顯示,她們的健康程度和那些長期伏案工作的白領差不多。
接下來,有趣的事發生了。
研究者告訴其中的44名服務員,她們的日常工作達到甚至超過了健康部門的運動標準,並展示給她們每項清潔活動消耗的卡路里。
也就是說,研究員向服務員們傳達了一項新的觀念:她們每天的工作,其實就是在鍛煉。
1個月後,這些服務員再次接受健康檢查。
結果,被植入了新觀念的那44人,平均減重近1公斤,血壓、體脂等數據也有顯著改善,而她們的日常活動在這一個月中並沒有改變。
這個實驗,就是著名的“安慰劑效應”的由來。
它表明,雖然你的現實認知不等於你,但它們卻讓你成了現在的模樣。
也就是說,你就是你大腦中全部觀念的形象體現,無論這些觀念是真正普適的,還是片面、胡扯的。
所以,對抗“胡扯規則”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改寫自己的現實認知。
這裡有兩個技巧:
第一,判斷這項現實認知是絕對真實,還是相對真實。
所謂絕對真實,就是對所有文化背景的人都適用,比如父母必須照顧幼童。
而有些事則是相對真實,比如養育孩子的方式、飲食習慣、戀愛方式等。
維申是印度教徒,從小被告知不可以吃牛肉。
但他想,別人都可以吃,為什麼印度教徒不可以?
於是他查了很多資料,發現這條禁忌的由來,是古印度教徒喜歡把奶牛當作寵物,且它們很有農業實用價值。
而今天,奶牛早已沒那麼“珍貴”了,寵物也已經是貓狗。
於是,維申大膽地吃了第一個牛肉漢堡。
第二,判斷這條現實認知是真實發生的,還是我們自己製造的附加含義。
比如,我的一位朋友多次相親失敗後心灰意冷,固執地認為,因為自己沒房沒車,所以找不到對象,而女生都喜歡有錢的男人。
這顯然是他大腦臆斷的產物,並非客觀現實。
當然,那些卓越人士不僅是在現實認知上卓越,他們還有一套有效的行為方式。
比如,澳大利亞最成功的企業家之一格魯福就有個習慣,他喜歡離開辦公室,給自己拋難題來思考,靈感便會經常出現。
我們太多人則忙得沒時間思考做事的初心、策略,從而永遠被眼前的事情所困,陷入“做—做”陷阱。
當你開始試圖擺脫“胡扯規則”的束縛,一定會遭遇周圍人的非議,他們會說你不孝、自私、背叛了文化傳統,等等。
因為你的覺醒讓默守陳規的他們感到了不安。
但無論如何,你要堅持下去,因為只有打破鎖鏈,你才能開啟不同於庸眾的人生。
三、活出嶄新的你
在從胡扯規則中覺醒、重塑現實認知後,走出職業低谷的維申看上去已經相當不錯了:
他的第一家電子商務公司,收益在穩定增長,第二家公司也完成了融資,業務蒸蒸日上。
按說,維申應該很開心才對。
但他卻越來越厭倦,感覺公司只是為了賺錢,沒讓他感覺到任何意義,或者對人類的貢獻。
的確,他成了企業家,媒體的關注、金錢的回報都有了。
但他發現,自己想要的並不是這些。
維申真正渴望的,是和家人一起去世界各個美麗的地方旅行,是讓孩子接觸到獨特的學習機會;
是向所有人分享自己的成長經歷,是與那些真正為人類創造價值的人們交朋友……
他發現,自己混淆了目標和手段。
這也是大多數人容易掉入的陷阱。
我們往往把考上好的大學、進入某家公司、獲得什麼樣的頭銜、與某個特定的人結婚定為目標,實際上,這些都是手段。
手段的後面,往往跟著一個“這樣就可以”,它們是一系列步驟中的一個,也通常是為了滿足某些胡扯規則。
比如:我要考上北大,這樣就可以找到好的工作,就可以賺很多錢,就可以在北上廣買房,就可以找到老婆結婚……
而真正的目標與手段不同,它們是你靈魂的渴望,能為你帶來喜悅和快樂,而非因為它們能給你帶來某個標籤或物質上的回報。
也不是因為它們滿足了家人或社會的要求,它們通常是一種感受,追尋它的過程中,你會由衷感到快樂。
2010年,當維申把他內心的渴望寫在目標清單上,神奇的事很快發生了。
在某次演講後,他突發靈感,創辦了一個名為“A-Fest”的節日:
每年選一處類似巴釐島這樣風景秀麗的地方,邀請不同領域的頂尖講師,向聽眾分享在個人成長領域的最新發現和體會。
如今,每年都會有成千上萬的人為參加A-Fest而搶票。維申因此結識了新的合作夥伴,也收穫了前所未有的快樂。
A-Fest本來不是維申的最初目標,卻奇妙地幫他實現了目標清單裡的所有條目。
如果你感到確定真正的目標有些困難,《生而不凡》建議你問自己三個最重要的問題:
- 在這一生中,你想要體驗什麼樣的經歷?
- 你想要如何獲得成長?
- 你想要做出怎樣的貢獻?
這三個問題,就像三道光,它們可以照亮你混沌的內心。
很少人願意說出自己的夢想,甚至羞於承認它們。
但如果你認清了自己的目標並公開地分享,就會有神奇的力量幫你把它們變成現實。
四、寫在最後
《生而不凡》是我近年來,在個人成長領域讀到的最好的一本書。
作者從自身經歷出發的真誠分享,讓書中的信息量非常密集。
我先後讀了四遍,並畫了一幅龐大的思維導圖後,才覺得抓住了它的核心,短短3000多字的文章,遠不足以展示它的精髓。
如果可以,建議你至少把這本書精讀兩遍,炸碎頭腦裡那些束縛你的胡扯三觀。
人生一世,無法倒退,無法重來。
那些我們聽說的規則、建議,沒有什麼是“應該”的,也沒有人可以定義一種標準的活法。
你的精彩,你的快樂,只有你能為自己爭取。
試著掙脫心中的枷鎖吧,你本來就生而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