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需要奮進,這是永恆的正能量,更是人生的主題!雖奮進的路上總會有各種困難和對手,以至於讓我們產生畏懼心裡,不過這同樣也是非常普遍的,因為哪怕如曹操也一樣……
公元192年,東漢發生了一件大事,董卓被呂布殺掉了!其實這個消息對當時的各路諸侯來言,並沒有引起他們的興奮,因為他們都很忙,比如袁紹正在忙著跟公孫瓚攤牌,董卓的死活問題對袁紹來言,有公孫瓚緊迫嗎?曹操也很忙,不論怎樣他已經是東郡太守了,且還是袁紹的小弟,如何不跟著袁紹一起忙?哪怕曹操再不願意。所以董卓的死,對西涼軍的震動是最大的,因為朝廷竟然不饒恕他們!李傕和郭汜都慌了,想著解散西涼軍,大家分散,躲避風頭,先各謀生路去吧。
但這時一位討虜校尉悠悠開口了:”若是分散,那絕對會被朝廷各個擊破,都不會有生路,與其如此不如進攻長安!”這位討虜校尉便是三國著名的毒士:賈詡!長安再遭劫難,落入李傕和郭汜之手,但這兩人根本不想如董卓一樣,再引來一個18路諸侯討伐。由於當時諸侯中袁紹和袁術的勢力最大,所以便以漢獻帝的名義派出兩位使者,想跟袁紹和袁術和解,最起碼便是,咱別打了就成。
派往袁紹處的特使叫趙歧,屬於袁紹的長輩。所以袁紹隆重迎接,可袁紹卻對於李傕和郭汜所傳達的意圖不置可否。曹操也跟著袁紹一起迎接趙歧,但卻動心了!如今強敵林立,我何不借這個機會,跟朝廷搭上關係?起碼表明,我曹操對漢獻帝忠心。就這樣曹操派人前去朝廷表示臣服,可李傕和郭汜卻根本不正眼看曹操的使者,你算老幾?並還差點扣留了曹操派去的人。曹操等於熱臉貼了一個冷屁股。但曹操卻根本不在乎,因為這就是曹操的一次示弱。
曹操如今正面臨著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由於袁術跟公孫瓚聯合,使得袁紹很恐慌,曹操也壓力大增——袁術想夾擊袁紹,就必過他的兗州,無論怎樣,曹操都首當其衝,這可是曹操唯一的地盤。
那麼曹操為何要向朝廷(李傕和郭汜)進行這次示弱呢?這其實是曹操的提前佈局:一則要向漢獻帝,傳達出自己對朝廷的忠心,二則便是積極連累人脈,比如鍾繇! 因為”奉天子令不臣”的大戰略,已經被提出來了,這個人不是荀彧,而是毛玠。
解讀一:示弱有時候是一種借力之舉。比如曹操的這次示弱,他哪裡是向李傕和郭汜示弱,分明是通過這個機會,跟漢獻帝取得聯繫,哪怕混一個臉熟,以展開自己的”奉天子以令不臣”的這個大戰略。曹操在漢獻帝那裡混了個臉熟後,很快就迎來了袁術的大軍!曹操不敢怠慢,親自引兵來戰!袁術從來沒把曹操看在眼裡,18路諸侯伐董卓時,曹操是個小角色,如何比得過我四世三公的牛人!
袁術本以為只要自己大軍一到,曹操是不堪一擊的,這下可就犯了孤軍深入的錯誤了。被曹操按在地上就一通狠揍,袁術大敗。曹操卻出人意料的用強了,率兵尾隨追擊,一下子把袁術給圍在了封丘城。這時的袁術真慌了,可突然卻接到稟告,說:曹操並沒有把城圍死,而是留了一個”未合”處。即,留下一個缺口,很明顯這其實就是告訴袁術,想逃命,你就趕緊逃!袁紹立刻懂了,毫不懷疑地就從這個”未合”處,逃了出去。那麼曹操為何要故意放走袁術?因為殺了袁術,對曹操來言風險太大!曹操真正的目標是”奉天子以令不臣”,如今想殺袁術,曹操的實力還不夠!所以這就是曹操向袁術示弱,表明我雖不敢怎樣你,但我卻不怕你!
解讀二:弱者向強者示弱,盡量不要上來就卑躬屈膝。而這種先聲奪人的辦法,便是曹操經常使用的。比如後來他跟袁紹官渡大戰時,就先給了袁紹一個下馬威,上來就在白馬之戰中斬了顏良,跟著又幹掉文丑,然後這才開始苦守起來。這樣的好處是,弱者方可以極大提振士氣,且還能摸一摸對方的底細。那麼曹操的這兩次示弱,透露出什麼樣的道理呢?其實就兩個道理。
第一個道理:對手越強大或困難越大時,就越要記住自己的目標是啥,並廣泛尋求支援和同盟,能做到未雨綢繆最好,這是最根本的道理!即,時刻記住自己的任務和責任,為目標服務,不能因對手和困難而改變!第二個道理:若做不到未雨綢繆,那麼必須直面對手和困難,此刻提升信心才是最關鍵的。所謂事在人為,絕不能被嚇倒!因為真正的失敗,從來都是心裡上認了輸!故而困難和對手,才有了”試金石”之稱,那麼自己是不是”金子”,何不全力試一試呢?就算是最終輸了,那也無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