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大器晚成”,都來源於低谷的沈澱

01

《菜根譚》中有這樣一句古語:機裡藏機,變外生變,智巧何足恃哉?

Sponsored link

意思也就是說:玄機中另有玄機,一變之外再生一變,人生的智慧和計謀怎麼能夠看得透呢?

在我們的思維認知之外,有許多規律是我們無法窺探的,如果說我們的認知是一個小的“星球”,那麼客觀的規律,就是一個莫大的宇宙。

一個小星球的界限,怎麼能與莫大的宇宙相比呢。

如同道家“大道”的智慧,“大道”是生成天地萬物的起源,而個人的主觀意識,是萬物之中存在的一個小角色,又怎麼能與大道的智慧相比呢?

人生的“大器晚成”,都來源於低谷的沈澱

在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的客觀世界裡面,有這樣一個規律:

任何一個“大成就”之前,都必須要有一個長久的沈澱過程,在之前的過程中沈穩的修養德行,沈澱自己的能力,才有最終的成就,這叫做大器晚成。

但是很多人有這樣的誤解,當身處低谷的時候,總是過於悲觀,而忽略了大器晚成的存在,太過於浮躁,總是急於求成。

所以導致在該沈澱的時候沒有沈澱,在低谷之中自怨自艾,甚至在低谷之中一蹶不振,在該爆發的時候也沒有發跡。

身處低谷之內,應該用一種更好的耐心來修煉自己,培養自己完備的德行與能力。

《道德經》中有這樣一句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最方正的東西好像沒有棱角,大型珍貴的器物都是最晚完成的,最大的聲響反而聽不到聲響,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到它的形象。

Sponsored link

低谷就是人生的一塊跳板,要懂得好好利用。

拋開自己主觀的意識,以廣義的角度去審視自己所經歷的每一個階段,即便是身處低谷,也有一種從容和淡定,並且以低谷修煉自我,作為下一步起跳的起點,而不是站在這一塊跳板上自怨自艾。

人生的“大器晚成”,都來源於低谷的沈澱

美國第十六任總統林肯,在21歲的時候生意失敗,22歲的時候參加議員選舉落選,24歲的時候做生意又失敗了,27歲的時候精神差點崩潰。30歲的時候角逐聯邦議員又落選,45歲的時候參加參議員評選又落選了,47歲的時候提名副總統落選了,49歲的時候參加聯邦參議員又落選了。

他的一生經歷了太多的低谷,但是從未言敗,最終在52歲的時候當上了總統。

在我國古代,也同樣有晚年輝煌但早期落魄的人。

比如說姜子牙,80歲的時候才當上宰相,從此發光發熱。

劉備三顧茅廬才請出諸葛亮,諸葛亮的人生也因此走向另一個不同的道路。

而劉備本身也是一個中年得志的人,他的一生經歷過無數次的挫敗,堪稱越挫越勇,秉持著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最終才有三足鼎立叱吒風雲的成就。

人生的“大器晚成”,都來源於低谷的沈澱

02

《菜根譚》中有這樣一句國學智慧:

日既暮而猶煙霞絢麗,歲將晚而更橙桔芳馨。故末路晚年,君子更宜精神百倍。

這句話意思就是說:在夕陽西下,天空出現晚霞,放射出燦爛的光彩,絢麗奪目。晚秋時節,橙子橘子才會結出芬芳的果實。到了晚年,一個有德行的君子,更應該精神百倍的充滿生活信心。

人生走過半生之後,其實最怕的就是生活的麻木。

因為總有人把麻木當成熟,把頹廢當態度,這就是錯誤的人生態度,不管經歷了什麼,都應該保持一種朝氣和向上的力量。

因為經過了沈澱的低谷之後,人生才能迎來一個收穫的過程。

Sponsored link

而很多人卻在低谷的時候就自怨自哀,到了該收穫的時候也沒有養成一個良好的德行,更沒有談不上有任何收穫。

人生的“大器晚成”,都來源於低谷的沈澱

正所謂說: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晚年的時候,更應該精神百倍的去有作為,如果放棄了對於當下低谷的沈澱過程,消極的面對,才會真正的蹉跎歲月,如果不能保持內心的熱情和對於生活的耐性,那麼人生才是最可悲的。

所有的低谷都是為了襯託人生最終的成就,身處低谷本身就是一個沈澱的過程。

“大器晚成”就是客觀規律,也是我們應該認知的智慧。

主觀的情緒讓我們在低谷的時候產生懊惱,要學會摒棄主觀情緒,理智的對待人生低谷,沈澱下來,把低谷當跳板,才有人生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