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不慌,你就“贏”了;學會不慌,需在事上用功

活水物語

Sponsored link

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金剛經》

對人生而言,學會不慌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它會讓你懂得,一旦面前出現驚濤駭浪、烏雲籠罩,焦慮、苦惱非但於事無補。

有時還會使事情變得更糟,而遇事不慌,能夠讓你穩住陣腳、挽回損失。

遇事不慌,你就“贏”了;學會不慌,需在事上用功

1

遇事不慌,為處事第一法

有一個巨商,為躲避動蕩,把所有的家財置換成金銀細軟,特製了一把油紙傘,將金銀小心地藏進傘柄之內,帶上雨傘準備歸隱鄉野老家。

不料途中出了意外,他不慎打了一個盹,醒來後雨傘不見了!

巨商發現隨身攜帶的包裹完好無損,斷定拿雨傘之人肯定不是專業盜賊,估計是過路人順手牽羊拿走了雨傘,此人應該就在附近。

於是巨商不慌不忙,就在此地住了下來,購置了修傘工具,幹起了修傘的營生。春去秋來,一晃兩年過去了,他也沒有等來自己的雨傘。

但是巨商在修傘的過程中,了解到有些人的雨傘壞得不值得一修的時候,就會重新買新的雨傘。

Sponsored link

巨商於是又改行“舊傘換新傘”,並且換傘不加錢。一時間前來換傘的人絡繹不絕。

不久,有一個中年人夾著一把破舊的油紙傘匆匆趕來,巨商接過一看,正是自己魂牽夢繞的那把雨傘,傘柄處完好無損,巨商不動聲色給了那人一把新傘。

在突如其來的事件面前,巨商沈著應對,是一種不慌之後的智慧,從而化險為夷。

曾國藩說:“凡遇事須安祥和緩以處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錯。蓋天下何事不從慌忙中錯了。故處變不驚、從容應對,為處事第一法。”

遇事不慌,你就“贏”了;學會不慌,需在事上用功

2

遇事不慌,是大智大勇

新中國第一大將粟裕,每臨大戰有靜氣,黃橋戰役前夕,將軍居溧陽水西村,處理完公務後,仍荷鋤下地,或挑水,或鋤地,或拔草,或與當地農民閒話桑麻,似不知一場大戰將至也。

將軍喜音樂,會月琴、口琴、洞簫、鋼琴,尤喜演奏《新四軍軍歌》。歌曲、漢劇、京劇亦為將軍拿手好戲,戰鬥間隙常雅興突發,一展歌喉。

抗戰時某日凌晨,將軍率部轉戰途中,想要借宿一小學。教師見軍人至,急忙關門躲避。粟裕於是命部隊就地休息,取口琴吹奏《蘇武牧羊》。教師聞之,急開校門迎接部隊。

不慌不忙、鎮定自若的大將風度來自於什麼?來自於自身的實力、過人的智慧和非凡的氣度。大象、老虎慌張的很少,雞鼠蛇蝎慌張的居多。

《心術》說:“為將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然後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

遇事不慌,你就“贏”了;學會不慌,需在事上用功

3

Sponsored link

遇事不慌,心中有大格局

宋朝有一個叫呂文靖的人,他有四個兒子,二兒子叫公著。

在四個兒子年紀還小的時候,有一天,呂文靖對夫人說:“咱們的四個兒子將來都能成才,但不知道哪個是宰相之才,我要考驗他們一下。”

於是,當四個孩子都在院子裡玩耍的時候,呂文靖吩咐一個小丫環,手裡拿一件玉器,走到門邊的時候,故意將玉器掉落在地上,玉器就碎了。

這時,四個孩子中,有三個孩子“啊呀”了一聲,急忙去報告夫人,只有老二公著,凝然不動聲色,好像什麼事也沒發生一樣。

呂文靖見此情形,就問公著:“玉器碎了,你為什麼一點兒也不著急呢?”公著平靜地回答:“已經碎了,急有何用呢?不如不去想它。”

呂文靖於是告訴夫人說:“公著這個孩了,將來可當宰相。”後來,公著做官果然做到了宰相。

公著面對摔碎的玉器心態從容,說明他內心都具有大格局、大氣象,所以推測他將來前途無量。

成大事者,心中需有大格局,遇事處變不驚,沈著應對,不慌不亂,是一種難得的氣度。

遇事不慌,你就“贏”了;學會不慌,需在事上用功

4

遇事不慌,需在事上用功

遇到極端事情不慌張,還能鎮定自若、神色如常、淡然處之,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不經過人生歷練,不經過歲月沈澱,很難做到豁達而篤定。

Sponsored link

一位學生曾向王陽明請教:“相安無事的時候感覺內心很平靜,思想清晰;但是一遇到事情,就亂了陣腳,這是為什麼呢?”

王陽明說:“這是因為只在平靜中修習自己,沒有下克己的功夫,才會碰到事情就亂了陣腳。人應該在具體的事情上磨煉自己,在事上用功,才能靜亦定、動亦定。”

不急不躁,不慌不忙,靜下來,慢下來,弄清真相再定奪,才不會被自己的主觀誤導,讓盲目牽著鼻子走,事情才會良性發展。

曾國藩一生都奉行為政以“耐煩”為第一要義。實際上,年輕時的曾國藩做事心煩氣躁。他的老師唐鑒先生送給他一個字——“靜”。

之後,曾國藩每天都要靜坐一會兒,思考為人處世、治學從政的體會和方法。

尤其在遇到重大問題時,他更是不輕易做出決定。他往往點上一支香,經過幾番靜思,反覆權衡,然後才拿出一個主意來。

遇事不慌,你就“贏”了;學會不慌,需在事上用功

《菜根譚》說:“無事常如有事時提防,才可以彌意外之變;有事常如無事時鎮定,方可解局中之危。”

遇事不慌,淡定自若,不為過去的失誤而懊惱,不為將來的不確定而擔驚受怕,即使身處風口浪尖也會閒庭信步。

正如《金剛經》所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面對世間的一切事物,心裡不執著世間的任何一種事物,完全以隨緣和平靜來對待。

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莊子所說:“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熱。”上高處不會全身戰慄,入水中不會全身濡濕,入火海不會全身發熱。

不慌,不慌,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慌,你就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