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充滿智慧的哲理故事,遇事容易發怒的人都來看看

人是一种有感情的动物,有情绪可以理解。然而,人又是一种高级动物,能够管理自己的情绪,才配得上“高级”二字。

Sponsored link

很多人,很容易被一点小事激怒,事后又后悔了,去向别人道歉。能够道歉当然是好的,但如果经常如此,必然会破坏人际关系。

一个充满智慧的哲理故事,遇事容易发怒的人都来看看
有一个孩子,十分容易发怒。他的父亲就给了他一袋钉子,并对他说:“孩子,以后你每发一次怒,就拿一颗钉子钉在这根木条上。”小孩听从了父亲的话。第一天,小孩发怒了10次,他钉下了10根钉子;第二天,他钉了8根钉子……直到有一天,这个小孩一整天都没有发脾气,父亲就对他说:“每次你能控制住脾气不发怒时,就拔出一根钉子吧!”终于有一天,这个小孩拔出了所有的钉子。

父亲对他说:“你表现得很好,但是你瞧,钉子是拔出来了,木条上却留下了这么多的洞。同样的,你对别人每发一次怒,就像这钉子在别人的心上钉一次,即使事后道歉,也会留下永远无法补救的伤痕。”

我们可以看出,这位父亲有智慧,懂得如何教育孩子。他没有用愤怒对抗愤怒,而是以一种巧妙的方式,让孩子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一个充满智慧的哲理故事,遇事容易发怒的人都来看看
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一个充满智慧的哲理故事,遇事容易发怒的人都来看看

伟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任何人都会生气,这枚什么难的。但要能适时适所,以适当的方式对适当的对象恰如其分地生气 ,可就难上加难。”

情绪管理是一种很高级的能力,虽然很难,但是如果自己能有意识地加强训练,也是可以做好的。

首先,要学会控制自己说话的音量。

人要生气时,音调会情不自禁地高涨。如果平时说话时,能有意识去控制自己的音量,那么你就成功了一半。

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是不会靠嗓门来取胜的。因为他们能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控制住说话音量,所以和他们交往,会给人很舒服的感觉。

Sponsored link

所以发生冲突时,习惯抬高嗓门的人,不管说得多有道理,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上,他在“理”上已经败下阵了,因为人们只会认为他是理亏,所以只能靠气势压倒别人。

因此,再有道理的话,只要音量没有调节好,不要企图对方买账!

一个充满智慧的哲理故事,遇事容易发怒的人都来看看
其次,不要养成遇事就指责他人的习惯。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自己一遇到问题,就马上想着是谁谁谁的错误,就想立马将他揪出来批斗。

我们总是习惯盯着对方不好的一面,而忽视了对方好的一面,我们还总觉得是为了对方好,对方表面上接受了你 ,其实对方在心中早已万马奔腾,最终造成双方关系破裂 。

《论语》中,子贡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孔子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认为,能够终身奉行的只有一个字,就是“恕”。

王阳明有一个朋友,特别喜欢生气指责别人,王阳明就对他说:“人要反省自己。如果只是想着指责别人,也就看不到自己的错误,也就无法感化别人;象是一个很傲慢的人,但是舜却感化了他,就在于舜不会去挑剔象的错误。”

所以,古人才会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有智慧的人,都懂得一个道理:人生都是一路磕磕绊绊的走过来的,当遇到问题时,不要随便指责他人,而是要将指责他人的满腔怒气,化作解决问题的办法。

学会宽容,世界会变的更加广阔;忘却计较,人生才会永远快乐。

Sponsored link

一个充满智慧的哲理故事,遇事容易发怒的人都来看看
再次,要学会时刻提醒自己,锻炼自己从容的心态。

一个充满智慧的哲理故事,遇事容易发怒的人都来看看

《王阳明年谱》中说:“某之居此,盖瘴疬虫毒之与处,魑魅魍魉之与游,日有三死焉。而我居之泰然,盖在于我无动于心。”

王阳明创建了心学,他通过潜心修学,养成了一套“不动心”的功夫。他认为,当别人对你发起攻击时,要有“不动心”的心态,你如果受到他人情绪的影响,就必然会失去理性,做出错误的决策。

层次越高的人,越懂得去锻炼自己的心态,因为他明白这是一种智慧。

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座右铭是“制怒”,他无论去哪里上任,都要带上他的这块座右铭。

虎门销烟,让林则徐得罪了洋人,皇帝只能严办林则徐,将其发配边疆。

林则徐临行时,对家人没有说太多的话,只是指了指墙上的“制怒”横幅,对他的夫人说:“把这个也带上吧。”

夫人于是问道:“比这贵重的都还没带,你带这个干嘛?”

林则徐回答:“这才是最宝贵的一件东西。我一直都随身带着它,现在我老了,还要靠它养身。”

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是大智慧,也是一辈子要修炼的最大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