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聯4》讓我成了怪胎:逼自己合群,挺蠢的!

人生在世,你可以逼自己成長,但別逼自己合群,越是努力迎合,越容易失去自己。

Sponsored link

這兩天,電影《复聯4》的上映讓很多漫威迷們激動地熱淚盈眶,朋友圈裡也幾乎被刷屏了。

有人熱淚盈眶,有人卻因此黯然神傷,讀者「小飯童」就是黯然神傷的那種人。

怎麼回事呢?

他們辦公室一共有6個人,大家都在談《复聯》這部電影,還約了一起去看,因為不是很喜歡,所以他就沒去。

刷朋友圈的時候,看5個同事曬了電影票、曬合影、曬約飯的照片;第二天上班,大家還在意猶未盡地討論電影情節,不大的辦公空間裡,自己卻像一個局外人,離大家好遠。

她說,我感覺自己成了一個「不合群」的怪胎。

同時,她還有一個疑問:自己這樣的處世方式是不是有問題,要不要去改變,和大家打成一片。

我對她的建議是:你可以逼自己成長,但別逼自己合群,不想去就不要去,越是努力迎合,越容易失去自己。

我相信有很多人確實是喜歡這部電影,畢竟漫威系列的電影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長。

但我也相信,很多人去刷這部電影是出於跟風,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合群、並不落伍。

這是人性,卻也是要命的人性。

Sponsored link

倒不是說跟風看了一部電影,人生就會怎麼怎麼不堪,我的意思是,這種努力迎合群體的思維可能會害了你。

為了所謂的合群,為了和大家打成一片,你今天看一部電影,明天玩一個遊戲,後台赴一次飯局…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你的人生就容易出問題。

別再逼自己合群了,這真的挺蠢的。

《复聯4》讓我成了怪胎:逼自己合群,挺蠢的!

01

「合群」三問

關於合群,來看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為什麼很多人會逼著自己合群?

明明不喜歡抽煙,不會抽煙,但為了顯得合群,皺著眉頭和大家一起吞雲吐霧;明明不喜歡喝酒,但為了顯得自己合群,硬是端起酒杯…

成年人往往會被自己努力合群的樣子所感動。

人是群居動物,當我們被孤立時,在群體中沒有位置和存在感時,就會感到沒有安全感,失落感。

Sponsored link

基於這樣的心理,往往就會主動去靠近群體,希望能被群體認同,哪怕所做的並不是自己喜歡的。

與此同時,外界的環境也將我們往群體裡推。

一直以來,我們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合群,一個不合群的人,通常意味著情商不高,難以相處,也因此會被人詬病、排斥,甚至是攻擊。

所以,很多人會努力地融入到集體中,逼著自己成為一個合群的人。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不建議你逼著自己合群?

我並不是說孤僻是一件多好的事,我只是希望你能明白,不合群其實並沒有那麼不堪,如果你不願意,真的沒必要逼自己。

在《烏合之眾》裡有這樣一段話: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備感安全的歸屬感。

也就是說,人群往往是一個人的墳墓,會將其埋葬,會讓其迷失,變成了一具沒有獨立靈魂的皮囊。

很多時候,你用盡全力地去融入到一個圈子裡,擰巴地活著,但最終你卻發現:所做出的努力,並沒有太大的價值,反而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平庸,越來越看不到希望。

這也是我不建議你逼自己合群的原因,真的沒必要這麼做。其實,越是優秀的人,往往看起來越不合群。

這就是接下來想說的第三個問題。

《复聯4》讓我成了怪胎:逼自己合群,挺蠢的!

Sponsored link

第三個問題:為什麼優秀的人,往往看起來並不合群?

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因為這些人大多都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他們知道自己要什麼,知道如何與自己相處。

說白了,就是這些人活得比大多數人通透,拎得清,他們會按照自己的節奏走,不疾不徐。

一個人如果能夠做到這樣,基本離優秀也就不遠了。或者說,這是一個人開始走向優秀的跡象。

第二個原因,就是他們有自己的圈子,只是這個圈子裡並沒有你,而你所在的圈子裡也沒有他,所以你覺得他們古怪、孤僻。

實際上,這個世界上再古怪、孤僻的人,通常也能找到自己的圈子,沒有誰真的會活成一座孤島。

所以,不必笑話別人沒朋友,也不必害怕自己沒朋友。

真正沒朋友的,反而是那些活成千篇一律的靈魂,認識的人很多,可以交心的卻太少。

所以,如果你想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想擁有一個有趣的靈魂,就不要再逼自己去取悅別人,迎合別人,而是應該學著和自己獨處。

我們學了一千種、一萬種人際交往的技巧,卻很少去研究如何與自己相處。

取悅別人,往往真的不如取悅自己,強大自己來得重要且有效。

Sponsored link

《复聯4》讓我成了怪胎:逼自己合群,挺蠢的!

02

取悅別人,不如取悅自己

我經常和身邊的朋友們說,如今的這個時代真好。

好在什麼地方呢?

好在不必飽受挨凍受餓之苦,只要手腳通勤,溫飽是基本沒問題的;好在沒有戰爭之苦,因為有強大的國家在幫我們托底,有人在幫我們負重前行。

我們有更多的可能性,有更大的底氣,去體驗人生的美好,找尋活著的意義。

王小波說,我活在世上,無非就是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

說白了,就是取悅自己。

事業有成又怎樣,如果你活得不開心,活得擰巴又索然無味,這樣的人生,又有多大的意義。

並不是說追逐事業的成功就不好,而是希望你能夠遵從內心最真實的感受,去做自己。

每個人的追求是不一樣的,有人就是想成為企業家,想成為作家,想成為改變世界的人,有人就是想歲月靜好,相夫教子,老婆孩子熱炕頭。

Sponsored link

我有一個朋友,他​​是一個很有才華的導演,拿過不少獎,以他的實力和資源,本可大展宏圖,後來卻離開了北京,在老家的一所高校裡教書。

他說,我就是想當老師,教書育人,週末陪家人四處走走,晚上一起跑跑步,打打羽毛球。

不管哪一種人生,只要你覺得這是自己想要的,是有趣的,那麼就沒必要去改變和質疑。

講這些,其實和「合群」有很大的關係。

真正能稱得上好的人生,是順從內心,是忠於自己,而不是強迫自己去過某種人生,去迎合某個群體。

還有一點,是我特別想說的。

真正能稱得上好的關係,是不必討好的,不需要誰刻意地去迎合和取悅誰。

聊得來,就走近一點;聊不來,就離遠一點。

這聽起來有些理想化,但大多數時候是可以做到的,不要害怕失去,因為總有遇到。

餘生漫長而又短暫,你真不必委屈自己,聽從內心的聲音,遵從內心的感受,去做真實的自己。

《复聯4》讓我成了怪胎:逼自己合群,挺蠢的!

歌手許嵩在演唱會之前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今天唱不了一千首,不過我希望在未來的創作道路上自己可以寫到一千首歌。有朋友和我說,你總是埋頭在寫歌、創作、發專輯,也不去融入娛樂圈,娛樂一下,光靠純粹的做音樂是沒有出路的。但是,今晚你看這萬人體育館座無虛席,你們就幫我證明了,就光是埋頭寫歌,做音樂一樣很有出路。

努力做自己,不迎合、不盲從,這世界往往會給你一個很好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