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是企業家
在一段戀情或職業失敗之後,許多人喜歡說: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
還有人喜歡抱怨:我出身低微,就算拼盡全力還是無法望見別人的車尾燈。
不過真相往往是,大多數人所謂的努力,都還沒到“盡了最大”或“拼盡全力”的地步。
很久之前,書單君聽說過一個這樣的故事:
一個小孩在沙坑邊玩耍,想把一塊超出他體重的大石頭推進沙坑。
可是,任憑他使出多大的力氣,大石頭還是紋絲不動。
一個成年人走過來對小孩說:
你應該拼盡全力才行。
小孩說:
我已經盡了最大努力了,只是石頭對我來說確實太重。
成年人搖頭:
你沒有盡最大努力。
已經滿頭大汗、面紅耳赤的小孩不服:
你不是我,你怎麼知道我沒有盡最大努力呢?
成年人繼續說:
你只是靠自己的力量推石頭,我站你旁邊那麼久,你為什麼不試著求助我呢?
你所謂盡了的最大努力,只是盡可能使用自身體力,卻不是盡可能使用你能藉助的所有資源。
生活中,我們中許多人都是這個小孩:
為了一份職業,頭懸樑錐刺股在所不惜,但即使“拼盡全力”,在畢業三四年之後,還是與同學的差距越拉越大。
更弔詭的一點是,越是天生力量微弱的人,因為從小單打獨鬥慣了,越是自尊心強,羞於求助外力。
比如書單君就見過這樣的同學:從小貧困,長大之後最喜歡自豪地說,我從來不欠債。
劉瑜說,每個人都應該像一支隊伍,對著自己的頭腦和心靈招兵買馬,不氣餒,有召喚,愛自由。
這話說得真好。
不過書單君覺得:
每個人都該像一支隊伍確實沒錯,但不該僅僅對著自己的頭腦和心靈招兵買馬,畢竟人都是社會關係網絡裡的一員,放眼廣闊天地,才能大有作為。
但為什麼我們會忽視身邊的資源呢?
核心就在於,對資源這兩個字的認知,人與人之間存在巨大的差異。
換個角度思考,假如你是在經營一家公司,你就絕不可能將資源的認知僅僅集中在自己身上。
如果想要讓公司的業務蒸蒸日上,光你個人焦慮、掉頭髮是遠遠不夠的,你必須調配包括你自己在內,以及僱員、投資人,乃至銀行、媒體、政府等所有能用上的資源。
而且你會嚴格地按照市場規律行事,絞盡腦汁,將所有可利用的資源榨乾用盡,以達到最大的效果。
其實,如果你想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或者想說一聲“已經拼盡全力”,何不以經營公司的方式和心態,經營自己的人生和職業呢?
全球最大商務社交網linkedin創始人里德·霍夫曼,在他的著作《至關重要的關係》一書中就曾經提出過這樣一個理念:
每個個體都是一個“小型企業”,企業家精神不僅適用於經營企業,也適用於經營個人職業發展。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微型金融的先驅默罕默德·尤努斯也曾經說過:
每個人都是企業家。在穴居時代,我們都是個體戶。隨著文明時代的到來,這種個體經營的形式受到了壓制。別人給我們貼上了標籤:“你是勞工。”於是我們就成了“勞工”,忘了自己一直都是企業家。
當然,說來容易做起來難。
我們怎麼才能像經營一家公司一樣來經營自己呢
精准定位,優勢競爭
其實經營公司也沒那麼複雜。
一般來說,經營一家公司,會先考慮手裡有什麼資源優勢,再考慮達到什麼樣的預期,然後結合市場,拿出取勝措施。
市場環境中,要想在眾多競爭者中勝出,總結起來就八個字:
精准定位,優勢競爭。
經營人生和職業的邏輯也一樣。
最關鍵的地方,就是找出自己獨特的競爭優勢所在。
據說,美國舊金山灣區的101國道上的一塊廣告牌寫著:
100萬海外人士都可以勝任你的工作,你有什麼特別之處?
你如果想找一份職業,必須先填寫的一道填空題也是如此:
一家公司聘用我而不聘用其他人,是因為……
如果你填不出來,說明你還沒找出或培養起獨特優勢。
那麼,有沒有一套方法評估自身的相對優勢呢?
在里德·霍夫曼看來,每個人的優勢都由三塊“動態拼圖碎片”構成:
你的資產
追求/ 價值觀
市場現狀
你的資產,指的是你擁有什麼。
它包括像財產這樣的硬資產,也包括大腦知識和信息、職場人脈等軟資產。
硬資產好計算,關鍵是軟資產怎麼去評估。
里德·霍夫曼提供了一個方法:
千萬別自己騙自己,最好的檢驗方式是去社交場合了解人們的職業問題和需求,掂量掂量自己能否“輕而易舉解決別人的問題”。
如果不行,那就繼續努力。
追求/價值觀,指的是你想要達到什麼樣的目標。
這點,我們不必太死心眼,它也是隨時需要跟著環境而調整的。
市場狀況,就是你需要問問自己擁有的知識或技能,市場需不需要?
職場中,書單君見過太多有才華的人,掌握的東西不具備商業價值,因此老是鬱鬱不得志。
因此,矽谷風投馬克·安德森說:“如果市場不存在,再聰明也沒用。”
要評估個人相對優勢,就需要結合以上三個方面,動態地綜合考量。
當然,生活中如果想像經營公司一樣經營職業,最大的問題可能還不是怎麼找到自身優勢,而是是否具備起碼的風險意識。
書單君知道,大多數人的職業發展預期是這樣的:
從某個學校畢業,學得一技之長,進入某個公司或工廠,其間可能跳幾次槽,然後兢兢業業,升職加薪,最後到一定的年紀退休,拿到養老金,安享晚年。
其實,這樣的人生規劃也沒什麼問題,力所能及乾好分內事,職業上精益求精,以工匠的心態對待工作,退休時說不定還能獲個勞模稱號。
問題在於,這或許並不是什麼規劃,只是大多數人就這麼活,所以你也這麼活。
書單君想提醒你的是,現實很可能並不允許我們隨波逐流:
國內大多數創業公司活不過3年;
大多數人一輩子都可能得不到職業晉昇機會;
更糟糕的預期是,我們的退休金,未來也面臨貶值或延遲發放的風險。
隨著技術和經濟結構迭代的速度加快,過去在一個大型企業里呆一輩子或半輩子的做法,越來越行不通了。
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美國標準普爾500公司的平均壽命有65年,到了九十年代末,這個數字只有10年。
德勤會計事務所的報告說,大型公司喪失領導地位的比率,也就是所謂的垮台率,在過去的40年裡翻了一番以上。
所以,在美國和日本,六七十歲返聘的老員工,並不在少數。
可以說,社會越是發達,隨波逐流的成本越高,不可預測的黑天鵝隨時會出現。
我們之所以需要學著像經營企業一樣經營人生和職業,根本目的,也是為了抵抗越來越不確定的未來,要不然谁愿意活得那麼累啊?
問題是,就算我們可以認清自己的競爭優勢,又如何抵抗未知風險呢?
給人生定一個ABZ計劃
在《至關重要的關係》裡,里德·霍夫曼提出了一個著名的職業規劃理論:ABZ計劃。這也是書單君認為這本書裡最有價值的部分。
過去,找工作,一般總會聽到這樣的建議:依據自己的興趣,幹你愛幹的事。
還有一種建議是:先確定自己喜歡的事情,然後埋頭苦幹反复練習吧。
比如著名的1萬小時理論。
它說的是,任何人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都需要至少1萬小時的學習和練習。
這個理論,因為抹平了人與人之間的天賦差異,強調勤奮和反复練習而大受歡迎。
這些建議,書單君覺得都沒有錯,但都有個大問題:過於靜態。
比如,假如你按照每天8小時,每週5個工作日計算,1萬小時就是將近5年時間。
也就是說,你反復學習精進一門專業或技術之後,需要5年之後才能用上。
可按照現在社會迭代的速度來看,5年之後,這門專業是不是還受歡迎呢?
書單君念高中那會,個人電腦剛剛普及,許多家長和年輕人都感到異常焦慮。
當時我們那流傳最廣的一句話是:未來,誰不懂電腦,誰就是新時代文盲。
因此,許多家長都把孩子送去學電腦。
都學什麼呢?主要是怎麼使用DOS系統和打五筆。
我印像中,當時最時髦的事,就是記各種輸入命令還有五筆代碼。
結果,大概也就兩三年時間吧,市場上電腦的模樣就突然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一個鼠標解決了一切問題,以前死記硬背的那些東西全都白費了。
各種網吧、私人電腦普及之後,害怕成為新時代文盲的焦慮更是一掃而光。
所以說如果只是埋頭苦幹反复練習,看不清未來形勢,也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
ABZ計劃,解決的就是職業或人生計劃過於靜態的問題。
嚴格說起來,它不是在職業初期就制訂出來的單一計劃,而是隨著未來情勢變化可以隨時改變的動態性計劃組合。
A,指的是你目前正在從事的工作,或者近期想從事的並可以發揮競爭優勢的工作。B,指的是A計劃的替代方案,如果需要改變目標或實現途徑,就需要把職業重心轉移到B計劃上來。Z,指的是我們的退路,也就是人生的救生船,是給生活保底的。
舉個例子,書單君認識一個電子企業裡的技術員,也是國內知名的書評人。
這哥們平時工作之餘喜歡看文科書籍寫書評,長見識的同時,還給自己帶來一份額外的收入。
雖然他現在沒有想過從原來的單位辭職,但就算辭職,他的寫作事業也足以養活他。
對他來說,技術員就是A計劃,寫作就是隨時可頂上的B計劃。
另外,多年的寫作給他帶來不少收入,加上原本的工作收入就不低,所以他在股市和樓市裡都有些投資,這就是他給自己留的Z計劃。
相對靜態的單一計劃,組合型計劃的優勢顯而易見。
在里德·霍夫曼看來:
我們的人生,經常不是一開始就知道自己幹什麼的,也未必清楚自己的優勢以及市場到底需要什麼。
計劃往往趕不上變化,這樣的組合型計劃就是一種動態性的計劃:
未來,B計劃可能變成A計劃,然後同時再另起一個B計劃。
從A計劃到B計劃,不一定是因為迫不得已,也可能是因為看到了更好的發展前途,所以主動求變。
FaceBook首席運營官桑德伯格,大學學的是經濟學,一開始在印度致力於世界銀行的公共衛生職業;
皮克斯,最早專門銷售用於製作數字動畫的電腦,後來才進入電影製作領域;
劉慈欣,以前在發電廠上班,利用業餘時間寫科幻小說,如今靠寫作享譽全球;
布萊爾從政之前,曾經做過搖滾音樂方面的工作;
世界著名的盲人歌手安德烈·波切利,曾是一名律師。
在安穩的工作之餘,持續投入一項風險相對大的工作,人生會更加安全。
每個人都希望有個前程似錦的職業,無需活得過於鑽研和辛苦。
不過多個計劃多條路,人生有個Plan B,睡覺也會安穩一點吧。
當然,如果你家裡有礦,另當別論。
如果家裡沒礦,自己的人生就還得自己負責,思慮周密,規劃周全,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經營人生,就算無法確保萬無一失,但至少能對自己說聲:
我已拼盡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