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litesinsider.com/wp-content/uploads/2019/09/elites-insider-featured-10-2-668x334.jpg)
1.
當兵8年,在繁忙的部隊一日生活制度下,憑藉自律成功進入互聯網行業,做出優秀的面試作品,一天三面斬下月薪10000+的工作。
對了,我還戒了抽了8年的煙。
曾經的我,比大多數人都“沒用”。
那段日子是在部隊的第4-第6年,每天的日子就是一睜眼出早操、整理內務、上班執勤、下班打王者榮耀、看新聞聯播、生活在被安排好的“一日生活制度裡”被鐵絲網捆綁著。
現在的我,有時還是會惋惜那段時光,如果用來學東西,那該學多少啊。
後來一切的改變,都是因為我內心深處的焦慮感。
焦慮感催促著我,儘早離開重複的生活,掌握一門能夠讓自己獨立生存的技能。
而不是依附於政府、組織、單位,漸漸變成螺絲釘,失去了飛翔的勇氣。
我像抓住救水稻草一樣,開始拼命的讀書。
我那時候沒有想好,我要做什麼?我要掌握什麼技能?我只知道,看書總是沒錯的。
我看了很多的雞湯書,比如你所謂的努力,不過是在浪費生命、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balabala。
汗顏的是,除了放大我的焦慮感,讓我更加想要離開這個環境之外,是沒有其他收穫的。
後來提高了看書的質量,7分以下絕對不看,8-7分考慮下,8分以上的合適肯定看。
慢慢提高了閱讀速度,慢慢總結了屬於自己的閱讀方法,只挑自己需要的看,一本書找到自己需要的那個點就可以心安理得的放下。
後來跌跌轉轉,下載了知乎,看到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叫“你是怎麼轉行的”才接觸了運營這個職業,之後才是系統的學習+讀書+寫字。
軍人退伍是每3年有一次機會,我2017年年底開始自學,一直到2018年12月份,我已經看了100多本書籍,做出了自己盈利的公眾號,知乎粉絲也慢慢的多了起來。
我知道在知乎這個數據挺差的,但對我來說,我真的在肉眼可見的因為自律,而慢慢變得更好,慢慢變得選擇多了起來。
後來去面試,我發現自己這種自學能力【強】的人,公司真的很喜歡。
面試真的超!級!順!利!,自己都沒有想到
入職以後,回頭看自己這一年的生活,基本表示滿意,一切都照著計劃走。
這一年我做了很多事,也失敗了很多事,結合自己的總結,我想寫點對其他人有幫助的普適性原則。
我們都想要自律,但如果沒有目標在遠方站著,自律其實還是無頭蒼蠅般更健康和努力的生活。
想要變得自律,首先騷年你需要一個目標。
在我們獨處時,只需要收和放。
收,我們浪費的精力都收回來,防止我們最寶貴的注意力被浪費掉。
放,把節省出來的精力放出去,去嘗試新東西,去快速的試錯迭代。
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我是一個怎樣的人,我的性格是怎樣的。
只有按照自己的性格匹配對應的人生,我們身心才能自恰,活的才爽。
放的同時,要搞清楚,我們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但有很多東西是地基,是基礎,即便我們沒有搞清楚自己想要的,也要擁有基礎。
英語四級、畢業證,這些都是基礎,所以如果你沒有目標,那英語可以是一個中期的目標。
我們先把4級搞過,如果你過了4級,那你可以把目標轉移到身體上,身體同樣也是基礎。
鍛煉和減肥是任何人都會有需求的,地基的好壞直接關係到我們人生的體驗質量。
行走如風,說話如鐘,吃飯如豬,儀態有神,面部紅潤有光澤,男孩子這樣多威風哈哈哈。
扯遠了,我們還是回到目標上去。
一、怎樣制定清晰,可實現的目標。
我遇到的第一個困難就是,怎樣定一個目標並且去實現它。
目標的製定和實踐,我失敗過很多次,最典型的是這種:
“要好好看書,好好學習,一定要轉行成功。”
好好是怎麼好好?
看書每天怎麼看,看啥?
學習怎麼學,學多久,在哪學?
怎麼轉行?有什麼障礙?
毫無疑問,這種任務就是出廠沒有嚴格檢測的傻b目標,最後的結果當然是被淘汰。
制定目標一定要按照smart原則,相信我這個原則真的是最實用,最靠譜的目標制定方法。
我們一定要有一個,最起碼一個符合smart原則的目標,用這個目標做捆綁,掙脫出懶散的泥潭。
SMART,分別由「Specific、Measurable、Attainable、Relevant、Time-based」五個詞組組成。這是訂定工作目標時,必須謹記的五項要點。
SMART第一條原則S(Specific) ——代表具體的,指績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標,不能籠統;
比如好好看書就不具體,每天看書100頁就非常具體。
多運動變成→ 每天跑步3公里
少吃變成→ 攝入能量不能超過2200卡路里
SMART第二條原則m即measurable,代表可度量的,指績效指標是數量化或者行為化的,驗證這些績效指標的數據或者信息是可以獲得的;
有一個數值,目標中有明確的數值,讓自己知道現在是什麼樣的狀態。
比如我們定好了要瘦到70公斤,公眾號寫出1萬的粉絲量,英語四級考試能評優等。
切忌模糊的目標。
SMART第三條原則a即attainable,代表可實現的,指績效指標在付出努力的情況下可以實現,避免設立過高或過低的目標;
不要定類似於:
月入十萬
一個月瘦30斤
半年時間考上清華
要腳踏實地的,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製定目標。
SMART第四條原則r即relevant,代表相關性,指實現此目標與其他目標的關聯情況;
如果我們是大學生,制定的目標與個人成長、找工作、甚至興趣都沒有什麼關聯,堅持一段時間自己也會產生人生質疑。
比如我想當個律師,然後我報名去學挖掘機。
比如我想當個優秀的獵頭,然後報名去考潛水證。
都不是一些相關性很大的目標。
SMART第五條原則t即time-based,代表有時限,注重完成績效指標的特定期限。
我在1個月以內知乎要漲到3萬粉,這就是一個清晰的有時限的目標。
言簡意賅就是要加上時限,這是自己對自己的承諾。
很多人看了很多的方法,但如果不實踐,其實就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而已。
但如果一個又一個的實踐,總會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這一套目標的製定原則,已經經過不知道多少人的驗證了,我自己也是製定了這樣的目標,才得以走進互聯網行業的。
二、目標準備進行時
在完成目標之前,首先我們要相信自己可以完成這個目標。
是肯定,重複到潛意識都能相信,自己可以完成。
1.每天早上對著鏡子,許諾自己一定會完成目標。
我知道你會覺得不好意思,會覺得非常蠢,會非常鄙視這麼做的自己,因為太傻了。
但COME ON,相信我這個真的有效,你有沒有發現,我們自己會對自己說話?
利用潛意識的力量,我們有了一個可行性的目標,重複直到覺得完成這件事是比大自然還自然的事
我們完成目標的概率會上升30%。
每天設置一個鬧鐘,在早上,對著鏡子跟自己說:我一定會完成XXXX的。
我知道你還是抹不開面子,但面子重要,還是完成自己的目標更重要呢?
旁邊又沒有人,不要害臊。
2.幻想對照法
這個方法能夠讓我們提前梳理出目標路上障礙點。
並且提前感受一點點目標達成的愉悅感,有了這種微妙爽感的引領,我們對於目標的驅動會更強,完成目標的概率會更大。
你身邊有紙和筆嗎?請現在拿起來跟著一起寫。
方法就是:
(1)拿起紙筆,寫下一個最近的願望或者想法,這可以是一件你想做的事情或者是已經開始的事。
(2)現在想像一下,目標實現的美好情景,並且寫出一個好處(比如減肥成功在沙灘行走,比如順利入職在朋友圈公佈喜訊,完成目標躺在沙灘上享受成功果實啥的)
(3)接下來,思考一下夾在你和爽結局之間的障礙(我和減肥成功的我中間夾著豬蹄、牛排、炸雞、啤酒)
(4)現在寫出另一個目標實現的好處
(5)再列出另一個障礙
(6)再寫出一個好處
(7)再列出一個障礙
經過這一番折騰,我們對於目標實現有了具體的感官印象,人的大腦很奇妙,對於具像看到過或者想像過的場景,更趨近去完成它。
同時我們收穫了一些達成目標之前的障礙點,用毛爺爺的話說:“在戰略上要藐視敵人,在戰術上要重視敵人”
提前獲得一些敵人的情報,對我方非常有利。
接下來我們進行下一個步驟,分解目標。
三、怎樣分解一個目標,得以順利完成。
分解目標為什麼有存在的必要?
如果你想做成某件很難的事情,你只看最終結果的話,會覺得這太難了,肯定完成不了,這就像登一座高山一樣,如果你一直看著山頂,你會覺得你永遠爬不上去,所以這裡有個訣竅,不要看最終的目的地,永遠只看下一步,告訴自己下一步要到哪裡,集中註意力到下一步就行。
為了我們能夠順利的完成目標,我們可以把任務整體劃分成一個又一個小目標,每次完成小目標難度就一下子減低很多了。
分解目標,變成可以立馬去做的
我們要把大目標分解成中、中分短、短分立馬能做的任務,具體到每一天做什麼。
分解目標,可以通過幾個維度來實現
1.時間維度
小明要半年減肥40斤,也就是6個月。
目標分解到每個月,減肥7斤就是我們的目標啦。
目標分解到半個月,減肥3斤
目標分解到每天減肥0.2斤
是不是感覺越來越簡單了?
平攤到每天,山一樣的障礙就分解變成跨欄高度般的石頭。
2.項目維度
減肥是增加運動量+控制飲食的最終結果,所以可以分成2個項目
減肥就是攝入小於消耗
首先計算得出我們現在每天的攝入量是多少,
再搞清楚我們挑選的(比如跑步)的消耗能量是多少,
最後把飲食控制在消耗量下,就完了。
每天跑步5公里
每天飲食攝入不得超過2200卡路里
並且提前想好減肥的攔路虎,美食的抵禦。
3.逆向維度
有的目標並不能簡單的被分解開,這就需要我們用逆向思維來推導。
完成這個目標我需要什麼,我需要的這些東西又需要什麼?
四、抵禦目標過程中的誘惑。
人腦面對目標有兩種思維模式,兩種模式可以隨時切換,但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傾向性,傾向性決定了我們面對誘惑時,操著什麼思維方式,不同的腦中聲音決定了不同的結果。
首先我想請你做一套題,題目沒有好壞,但能看出你的思維。
1.列清單是
a.理清頭緒b.寫些東西下來
2.清理房間是
a.愛乾淨的體現b.掃地
3.付月租是
a.維持住所b.付錢的動作
4.鎖門是
a.把鑰匙插進鎖眼b.保證房子安全
5.跟人打招呼是
a.說“你好” b.表示友好
請計算得分,
1 – 3 題,得a記2分,得b記1分
4、5題, 得b記2分,得a記1分
如果得分6分或者大於6分,你是一個習慣用抽象方式理解自己行為的人,你通常更關注“為什麼”
如果得分5分或者5分以下,你可能更注重實際,你更關注“是什麼”
兩種思維模式沒有好壞之分,但兩種思維的特點完全不同。
傾向“為什麼”的人,面對目標會更有動力,更精神抖擻,更能抵禦誘惑。
傾向“是什麼”的人,有著分割大項任務的能力,更有執行力。
我們每個人大腦中都有兩種思維角度,針對思維的特點,在合適的時機,用合適的思維去應對,對我們目標的完成率非常有幫助。
當減肥時看見燒烤、火鍋、榴蓮披薩、肘子、豬蹄、牛排,你根本無法抵禦,這時候切換到“為什麼”思維,想想自己減肥成功的樣子,想想自己努力鍛煉付出的汗水,想像別人看到你的身材投來羨慕的眼神,這樣抵禦誘惑成功率就會變大。
當領導交給我們一個非常複雜的任務,“是什麼”思維能把任務變成步驟,一步一步變成,先打開電腦,聯繫客戶,開始打電話溝通需求等。
那,怎麼切換思維呢?
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預先製作卡片。
紙筆伺候,操練起來。
我們需要做兩張卡片
第一張是這樣的:
(說我字醜的小聲bb就好了,留言的順著網線去找你)
首先寫出我們想完成,但受到阻礙沒有完成的事。
接著寫下來如果我們完成會有什麼好處,或者沒有完成有什麼壞處。
在我們經受誘惑時,拿出卡片,用卡片的力量抵禦誘惑。
卡片2:
寫出一件特別複雜的事情,然後寫下邁向目標必須要做的事情,也就是逼著自己梳理目標包含什麼。
我們遇到任何復雜的事情都可以這樣寫,很多亂麻一樣的問題很可能就有頭緒了。
五、設置你自己的遊戲進度條。
進度條為什麼會被發明?
如果沒有任何提示,你能在一個界面等多久?
如果沒有進度條,我們無法等待,因為我們本能的想要節約自己的時間,及時止損。
現在的年輕人很容易放棄做一件事情,就是因為看不長遠,錯誤的及時止損。
想要堅持下去,必須要設立進度條
回到拆解任務那一步,我們拆了任務,按照時間或者項目順序,把大目標分為中、小目標
小目標排上序號1234567
小目標1計劃用時多久,小目標2計劃用時多久
當我們完成第一個中目標時,比如減肥減掉了15斤,不妨讓自己出去旅遊一番。
一線城市給自己換個朝向更好的房子,給自己買一個心儀已久的寶寶、買個遊戲機?
人跟人之間的差距,不是能不能堅持,而是能不能合理的設置反饋。
設置反饋這裡我講的沒那麼好,我會後期補充的。
老婆叫我出去吃飯,先鴿了~
原來的我,對於寫作這件事總是無法堅持,但現在我定了一個關於粉絲數的目標,接下來我會多寫東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