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這五件事,你的勤奮才會真正起作用

我會針對每個讀者的問題,“定制性”地為他們授業解惑。但回復多了,我卻發現一件事,就是很多讀者的問題,其實可以歸結為一個原因:

Sponsored link

想的太多,而做的太少

有些讀者跟我說,他們每天都生活在焦慮當中,口才不好,心智不成熟,沒有目標的行屍走肉生活著,做什麼都不順利,不知道人生怎麼辦。

有些讀者跟我說,跟其他人沒有共同話題,很難融入朋友、同事的圈子裡面。看到他們吃雞,自己不會玩遊戲;看到他們為足球比賽歡呼喝彩,自己又不喜歡足球。最終只能戴著耳機聽歌,一個人獨來獨往。

既然明知道自己有這樣那樣的問題,而這種問題又對自己造成這樣那樣的困擾,那為什麼不去做出改變呢?

他們心態就是這樣:徬徨,卻又渴望奮鬥;心心念念去奮鬥,卻又總是無法堅持;沒有去行動,又因此陷入不知所措的自責當中,再度心生徬徨。周而復始,循環不斷。

徬徨,是因為不知道接下來的路應該怎麼走;奮鬥,是因為想從迷霧中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無法行動,是因為沒有一個確切的前進指導方法;堅持不了,是因為前進的方向並沒有看到效果。

想來想去,最終還是陷入死循環,於是就索性繼續“靜觀其變”,跟隨生活的腳步隨波逐流,得過且過。

很多人總希望能有一個萬全之策,嗖的一下就能夠解決自己身上的所有問題,卻不知道,人生的改變,是由不同時間點的刻度造就。一個刻度,產生一個變化,當積累了很多刻度的變化,才會成為我們想要的那個樣子。

而每個刻度的變化,都需時間的投入。

我們每個人,組成人生的所有刻度幾乎完全不一樣。你看到別人很好,是因為別人在不同的刻度裡,付出了努力,解決了某些問題,產生了變化。

正如我小時候自卑,長大後突然一個契機讓我重拾自信;那你小時候也自卑,長大後遇到同樣的契機,你能不能夠把握住從而讓你重拾自信呢?

Sponsored link

沒有人敢肯定。

這種不同時間點的刻度問題,是我們人生的轉折點。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怎麼解決你身上的問題,除了你自己,沒有人可以幫到你。

很多時候,並不是等我們有了一個萬全之策去解決所有問題後,才能夠讓人生變好。想的太多,顧慮太多,那隻會限制你行動

你唯一要做的,就是想清楚你當前的人生刻度裡,哪些問題是現在的你,必須要行動起來解決的?

找到它,然後結合下文這五個問題,將影響我們行動的因素降到最低,那你的人生才有變好的可能。

做好這五件事,你的勤奮才會真正起作用

改變有目標等於沒目標的狀態

“積極廢人”這個詞,很好的解釋了這種有目標等於沒目標的人群。

激情萬分的立下目標去做一件事,然而還沒等激情退卻,一個星期後就忘記了這件事,什麼都沒有做成。

為什麼會這樣?

目標分為兩種,一種是外部性目標,另一種是內部性目標。

外部性目標很簡單,不做,你就會馬上得到懲罰。例如該去吃飯的時候,你不吃,你就會肚子餓;明天九點要到公司,你不到,你就會被扣工資;答應客戶提貨,你沒提,你就會被各種投訴。

這種目標,外界對我們行動的反饋會非常迅速,獎罰機制十分明顯,於是我們的大腦對這類事情就會投入相當多的精力,專注去完成這些目標。

Sponsored link

而內部性目標,就複雜很多了。不但反饋緩慢,而且獎罰機制又不明顯,做和不做的結果,看起來沒什麼區別。當大腦感受不到相應的刺激,自然就沒那麼重視。

例如閱讀,你看一天書和看一個月書對你產生的變化,幾乎沒有區別。而即便你沒有去做,其結果短期內對你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做了,也是如此。

當我們強迫自己遵從目標去行動,一旦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反饋,沒有痛切心扉的懲罰鞭策,那這種行動,就只能依靠我們的自製力來控制。

可惜大腦天性喜歡走捷徑,能越少花費精力的事,就越願意去做。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有目標等於沒目標的原因,寧願一直呆在舒適區,什麼都做不成。因為要走出來,實在花費我們太多的精氣神了。

為了讓我們能夠持續的執行目標,在這個堅持的過程當中,我們必須做一件事,就是提高大腦對目標的危機感

外部性的目標,是由外界給予我們危機感;而內部性目標,這個自製力就只能靠我們自己給自己,只是效果一般不大。

但是,如果我們把內部性目標,轉化為外部性目標,讓其有了外界給予我們的危機感,我們就很容易去行動了。

想一想,很多你完成的事情,是不是都有危機感這個因素呢?

你本來沒有看書的習慣,可你主動參加了一個閱讀分享會,一個星期後要分享一本書的讀後感;你本來對鍛煉口才沒有太大的動力,可你自告奮勇參加了某個演講活動,你要在一個星期內準備好演講的內容,那麼這種由內部性目標轉化為,外部性目標的做法,就會讓你大腦產生強烈的危機感。

外部性目標靠危機感,內部性目標靠自製力,結合兩者去設立目標,你才會行動起來。

做好這五件事,你的勤奮才會真正起作用

設立行動的檢驗點

看一本書和看一百本書,短期內的確很難對你產生區別性的影響,除非你面臨的人生刻度是考試。

Sponsored link

否則大腦缺乏相應刺激,我們就很難堅持去讀書。也就是說,無論你行動到什麼樣的程度,你一定要適時給予大腦跟目標相關的刺激,而設立行動的檢驗點,就是最好方法,這就是PDCA循環法則。

以檢驗點作為導向,把行動學到的東西,引到這個檢驗點去。然後驗證我們行動取得的階段性效果,提醒自己目標還在堅持著。

例如現在你打算閱讀新買的一本書。單純的設置閱讀時限,好比一個星期讀完之類的,對我們並沒有多大的驚醒作用。一個星期後讀不讀完,我們的大腦也依然無動於衷。

但是,如果你給自己設立一個檢驗的點,就是一個星期後,要根據這本書暫時看到的內容,不管是看了一章,還是看了兩章,憑藉這些內容寫成一篇2000字的文章,那麼這種做法,就能把你閱讀到的內容輸出成自己的思想。

如果你實在寫不出一整篇文章,那就將這個檢驗點變成問題樹。給自己事先設立一系列的問題,諸如“這本書是誰寫的”,“主要講述的中心思想是什麼”,“書中讓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部分”等等。

根據書的目錄,最少設置六、七個問題,然後把這張問題單貼在最顯眼的地方。一個星期後,看完書後就去回答這些問題。

其他事情也是如此。

譬如你鍛煉口才,這個星期你學習了對話的技巧,而設立的檢驗點就是在每天的日常生活當中,至少運用一次以上的技巧。

那麼之後你跟朋友聊天的過程當中,就需要你有意識運用這些技巧,好比學習了讚美,你就在對話當中加插讚美的表達句式,事後用手機把這個情況記錄下來。

檢驗點是對大腦的一種刺激,不管檢驗後的結果是獎賞還是懲罰,都會讓我們產生相應的感受。

比起單純的做完就算,我們由此獲得的進步會更快更多。

做好這五件事,你的勤奮才會真正起作用

Sponsored link

不要忽略行動的附帶連鎖反應

我們設立的目標,同一時間不應該超過三個,否則我們就很難兼顧。

很多朋友擔心,自己既沒有自信,口才又不好,而且思想又不夠深刻,壓根不知道怎麼做才能把這些問題全部解決,於是只好設定一連串的目標,務求把它們一一解決。

可惜結果是,哪一個都沒有被解決。

其實當我們解決一個問題的時候,不要忽略行動附帶的連鎖反應。也就是說,解決了A這個問題,那麼與之相關的附帶問題B和C等,都有可能獲得解決。

例如,以前因為工作關係,我要學習PS這些作圖軟件。一般人學習這些軟件,肯定先從軟件的功能操作入手,逐步熟悉每個功能操作的作用。後來公司的設計師告訴我,這種做法是學不到東西的,效率低,而且就算讓我記住了軟件的每個操作,也很難做出作品。

他說,最好的方法,就是Learning By Doing,做著學。找到一個簡單的案例,然後對照教學去操作,直到把我們把這個案例做出來為止,再逐步提高案例的難度。那麼期間用到的每個功能的操作,我們也會了解其中的作用,記憶也更深刻,還能做出作品。

這種做了A,從而也能夠獲得B經驗的行動,就是附帶連鎖反應。

好比當你看了一本書,然後設立一個檢驗點,這個檢驗點就是把書中的內容複述出來,講給朋友聽。那這個過程,你加深學到的知識同時,也鍛煉了你的口才。當你的口才因此獲得提高,你的自信心也會慢慢積累起來;有了自信心,你又培養出足夠的勇氣去當眾演講;而演講的內容,又回到書本當中獲得。

這一連串的反應,疊加到一定程度,困擾你的那些問題,可能就會被不知不覺解決掉了。

所以與其一開始考慮得太多,無從入手行動,倒不如揪出一個最影響你的核心問題,然後用Learning By Doing的方式,做著學去解決它。在連鎖反應的作用下,其他附帶的相關問題,說不定就這樣也解決了。

記住這句話:在有限資源的前提下,先做起來,然後一邊行動,一邊針對問題調整或修正策略,這才是好的方式。

做好這五件事,你的勤奮才會真正起作用

Sponsored link

安排特定的行動時間

我在之前的文章曾經說過,想要擺脫拖延,立刻行動起來,你一定要有個觸發機制。

當你捕捉到這個觸發機制,結合上文所說的那些因素,然後稍微添加一點自製力,你就能夠持續行動起來。

而這個觸發機制,最好是安排在某個特定時間裡。在這段時間裡,你排除所有乾擾因素,專心致志地沉浸在手頭上的目標。

這段目標專屬的時間,比方說是一個小時,無論你的行動做了多少事,都沒關係,總之給自己預留這樣的時間,去培養行動習慣。

在這段時間內,除了與目標相關的東西,其他會干擾你注意力的物品,統統都不要擺在你的面前

當你沒有手機玩,沒有電腦玩,而你又只是呆呆的坐著沒有行動時,從而導致白白浪費了設定的一個小時的時間,相信你的大腦肯定會產生某些感覺。

內疚也好,感慨也罷,這種感覺就是鞭策你繼續行動的觸發機制。那麼每次你在特定的時間裡,坐到毫無干擾的房間裡,你自然而然就知道怎麼做了。

好的習慣,就是這樣培養而來的。

做好這五件事,你的勤奮才會真正起作用

學會調整平復自己的情緒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學會調整不如意事給我們帶來的情緒,就顯得尤為重要。

注意力,是學習的核心技能。我們大腦的前額葉,也就是大腦的執行中樞,掌管著我們的注意力。

這個執行中樞,在我們平靜和專注的情況下,能夠達到最高狀態,我們學習起來也會更加認真和得心應手。

然而,一旦大腦這個中樞受到情緒的干擾,那它的執行能力就會減弱;如果我們的情緒處於極端煩躁的狀態下,它甚至會徹底罷工,無法讓我們調動注意力投入到正常的工作之中。

所以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尤其是負面情緒,為什麼會這麼重要,就是這個原因。

而調整情緒,冥想就是其中一個非常有用的方法。

冥想可以提高我們的認知控制。所謂認知控制,就是我們能夠把注意力放在想要它放在那個地方的能力。一旦注意力沒有集中在應該集中的地方,我們有意識地將其拉回來,那麼我們的認知控制就強,反之,就是弱。

進入冥想的時候,嘗試放空自己,什麼都不想。當然,你的大腦肯定不會聽從這個安排,很快就任意胡思亂想。這時,你就要有意識地“提醒”它,讓它停下來,繼續放空,什麼都不想。

就是說,如果你意識到大腦已經偏離軌道,你就要把它拉回來,不斷跟它爭鬥,直到它完全平靜下來,什麼都不想。

當你鬧情緒,或者心情不太平靜的時候,嘗試透過自己的認知控制去冥想十五分鐘,你就能夠慢慢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回復到一個相對平和的狀態了。

這種練習,既可以平復你的情緒,又可以鍛煉你的認知控制。以後當你覺得走神的時候,也懂得如何把自己的魂魄,拉回到手頭上的事情。

這樣的習慣保持下去,持續一段時間,這時你既有目標,也知道怎麼檢驗行動的效果,遇到問題還能夠平靜下來,調整自己的狀態,那麼這種不同時期的刻度,疊加起來產生的變化,足以讓你變成一個更好的人。

而你需要做的,就是做好準備,迎接另外一種新的生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