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是改變一個人認知層次的最好方法

說到讀書,就不得不提愛閱讀的德國人。在德國,讀書是一種國民文化。無論是在車站,路邊的咖啡館,還是公園的草坪上,隨處都能見到正在讀書的人。作為一種文化地標,德國的書店、報亭或者藉書亭也是隨處可見。數據顯示,德國還是書店全世界人均密度最高的國家。

Sponsored link

讀書,是改變一個人認知層次的最好方法

借書庭

關於德國人愛讀書,我深有體會。幾年前,我與一位在本地工作的德國友人聊天。這位友人的見識之豐富,讓人嘆為觀止。他不僅涉獵廣泛,甚至還專門研究過老子的《道德經》。我問他一年讀多少本書,他很平淡地說,大概是五百本左右。

說實話,在聽到他說出這個數字之後,我十分赧然。我原以為,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之外,每年保持百餘本左右的閱讀量已經算是難得。然而,在同樣忙碌的情況下,有人卻輕鬆地讀了更多的書。這一番對比,讓我意識到了自己的淺薄。正是因為自己站在低處,才容易自我滿足,看不到更高處的廣闊深遠。

一個人讀書的多少,決定了他對自己、他人和世界的認知程度,也決定了一個人的見識和格局。只讀了一百本書的人,與讀了成千上萬本書的人,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對人生和幸福感的體驗也是不同的。

那麼,如何讀書才能提升見識,豐富我們的人生體驗呢?茂木健一郎的這本《如何用讀書改造大腦》,恰好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讀書,是改變一個人認知層次的最好方法

茂木健一郎,是日本著名的腦科學家,是腦科學應用的第一人。他擅長將嚴肅高深的腦科學知識變成生活化的體驗,以輕鬆有趣的方式指導人們善用大腦,深受人們的歡迎。

在這本《如何用讀書改造大腦》中,茂木健一郎同樣用深入淺出的講述方式,向我們道出瞭如何用讀書鍛煉大腦,具體要讀什麼樣的書,以及如何科學讀書的方法。

茂木健一郎本人的閱讀經歷十分豐富,而他最終決定了自己的終身事業,也是因為遇到了他自己的人生之書。作為閱讀的深度受益者,茂木健一郎將自己的讀書經驗毫不保留地分享了出來。如果你希望通過讀書提升見識,豐富自我,那麼這本書就不容錯過了。

讀書,是改變一個人認知層次的最好方法

Sponsored link

一、讀書要有點負荷。

人的大腦,就像一個單純的小孩子。當我們做了一件事而感到高興時,大腦就會想要再體驗一次。比如,吃到某種好吃的食物,下一次還想再吃一次。

大腦的成長模式,就是以“快樂”為基礎的。我們只要利用好它的這種單純性,讓它覺得讀書是一件快樂的事,自然就會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我們要注意區分兩種不同的“快樂”,一種是偷懶的快樂,一種是挑戰的快樂。瀏覽網上的資訊文章或輕鬆無需動腦的閱讀,在茂木健一郎看來就像是休閒逛街,是一種偷懶的快樂。人們只是在知識和信息的表面漂流,大腦得不到鍛煉,精神上也很難成長。

而認真閱讀一本好書,就像進入健身房鍛煉,雖然很辛苦,但是一旦完成自己原來以為辦不到的挑戰,讀書就會變成一件有成就感的事。比如,原本用一天才能讀完的書在三個小時內集中讀完,就會讓人體驗到挑戰成功的快樂。如此不斷地重複這一過程,讀書就會變得越來越輕鬆。

讀書需要有一點負荷,太過輕鬆就會讓大腦鬆懈,從而得不到鍛煉。我們只有像鍛煉肌肉一樣鍛煉大腦,才能把書越讀越薄,越讀越深。

茂木健一郎建議在選擇書籍時,既不要過於淺顯,也不要過於艱深,最好是閱讀時有一定難度,但是讀完能讓自己感到開心的書籍。

讀書,是改變一個人認知層次的最好方法

二、讀點“有危險”的書。

林語堂曾說,沒有閱讀習慣的人,就像被監禁於周遭的環境中。他的生活完全公式化,只限於和幾個朋友接觸,只看到他生活環境中發生的事情,無法逃脫這個監獄。

更進一步說,一個人既有的知識和經驗,也是一座認知牢獄,讓人只能停留在狹隘的認知層面上。而要打破這座認知牢獄,茂木健一郎建議,不妨讀一些有“危險性”的書籍。

這類書籍可能會顛覆你的既有認知,衝擊你的三觀,給你帶來精神上的動搖。例如喬治·奧威爾的《一九八四》,這本書籍描述的極權政治,不僅剝奪人的自由,還控制人的思想。無處不在的恐怖監視和身心壓抑,讓人心有戚戚的同時,也難免深刻的反思。

再比如《異類》這本書。當我們被的成功學雞湯灌輸“努力就會成功”時,《異類》告訴我們,即使智商超過愛因斯坦,沒有特定的文化、環境和機遇加持,你可能只能做一個平凡人。

讀有“危險性”的書籍,可以了解與自己以往完全不同的想法,精神上的衝擊也可以轉變成思考的契機。在平衡與融合新舊認知的過程中,我們的思維認知也會走向一個新的高度。

Sponsored link

讀書,是改變一個人認知層次的最好方法

三、大腦適合“雜食”。

日本有一位叫做木村秋則的農民,他耗時八年,在世界上首先培育出了無需農藥、天然有機的蘋果。

這八年時間裡,他最初只關注如何讓樹枝看起來旺盛、避免蟲害等問題,但嘗試了各種方法之後,蘋果樹依然沒有結出果實。後來,他又從土壤著手,還原野生植被,建立一個完整的生態循環。土壤質量好起來之後,果樹就健康的結果了。

讀書也是一樣的。大量的讀書可以讓知識像腐葉一般在頭腦中發酵,從而形成優質的土壤。有了肥沃的土壤,才能結出智慧與見識的果實。

梁啟超曾擔心梁思成所學太專,把生活過得單調乏味,就專門寫信叮囑他,學問範圍要涉獵廣泛一些,尤其要多看文學和文藝科學類的書籍。

雖然術業專攻也非常重要,但是不挑剔的“雜食”,廣泛涉獵各種書籍,可以讓我們思維更加開闊,在面對同一問題時有多方面視角的解讀。

在《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這本書裡,茂木健一郎精心挑選了十部書籍,涉及人性、思維、以及生活的各個方面,非常值得借鑒。

讀書,是改變一個人認知層次的最好方法

另外,在《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這本書中,茂木健一郎也提出了不少有趣的觀點,比如,所謂學習就是閱讀、把書籍當成一件時尚單品來搭配服裝、同時閱讀多本書等等,讓人備受啟發。

更難得的是,讀這一本書可以幫助我們建立一座認知“叢林”。茂木健一郎在分享讀書經驗時提到的六十多本書籍,就像散落各處的明珠,把它們列入你的閱讀清單,相信會讓你受益無窮。

如茂木健一郎所言,讀書是一件單純的酷事。無論讀書方法有多少,樂趣都是最好的誘餌。想要用讀書提升見識,其實沒有那麼難。找一本能引起自己共鳴的書籍,從頭至尾認真地讀一遍。重複這個過程,如推倒多米諾骨牌,閱讀量不斷累積的同時,思維認知自然也會在不知不覺中發生改變。

 

Sponsored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