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受到毒雞湯熏陶,堅信努力就能致富,卻不願意停下來思考。
最終拼死拼活,消耗的只有健康和精力。
努力,是達成目標的必要前提,但並不是說,只要努力就能達成目標。
不恰當的努力,就好比向著錯誤的方向用力。越努力,只會死得越快。
1
努力本身不值錢,沒有人會為“苦勞”買單
職場劇《北上廣不相信眼淚》,有一幕讓我印象深刻。
ABA公司的陳奇雄,在一次華東大區經理的競選上,遺憾落敗。他找到領導哭訴:“我在公司整整12年了,沒日沒夜,天天加班,週末去拜訪客戶,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我這麼努力,難道你們都沒看在眼裡嗎?還只給我一個小小的主管?”領導冷眼對他說:“你的工資不是按’努力’來算的。你的’努力’更加不是公司給你升職的理由。”
職場中,你有多努力,多大苦勞,這不是老闆最需要的。
你真實的價值,實際產出的功勞,才是升職加薪的關鍵。
就像你去買包子,只會在乎包子好不好吃,老闆做包子的過程多艱辛、多努力,和你一毛錢關係也沒有。
知乎上有個提問:努力工作的員工會讓老闆感動嗎?
高讚答案很精闢。
“作為老闆,我當然可以被你感動,只要你不用我為這份感動買單。”
感動老闆沒有任何作用,你自身沒有核心價值、核心競爭力,累死也得不到多少實際好處。
說白了,大家都是出來“賣”的。想要別人出錢“買”你,得看你的價值在什麼方面。
當沒有什麼可以出賣時,就出賣努力吧。
老闆做生意,是為了掙錢,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
作為員工,遠離核心價值的努力是無效的,它是一件沒有門檻的事情。
即使用再多的力氣,也無法讓你再上一個台階。
2
你以為的努力,只是在“重複勞動”
學生時代,相信大家都做過這樣一件事:摘抄錯題。
每次考完試或批改完作業,總有一堆“努力”的同學把錯題抄到“錯題本”上。
那字跡,那排版,像練字一樣美觀工整。
但錯題本一合,再也不會翻開第二遍。裡面的錯題,壓根就沒有弄懂。
接下來的考試,錯過的題目還是會錯。
雷軍說過:“永遠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去掩飾戰略上的懶惰。”
如果每次只抄錯題,不加以分析,就是毫無意義的重複勞動。
因為你的大腦,始終在偷懶。
愛因斯坦講過一個故事:
如果給我1個小時,去解答一道決定我生死的問題,我會先花55 分鐘弄清楚這道題到底在問什麼。
一旦清楚了它到底在問什麼,剩下的5 分鐘足夠解答這個問題。
遠離核心問題,即使付出的再多時間,也只是徒勞無功。
只有在最高效的環節中用力,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
不是所有的苦都值得吃
前段時間,新垣結衣主演的《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大火。
女主角深海晶,是一個努力的好員工。早上總是第一個到公司,泡咖啡、買早飯、做保洁。她的職位是營業助理,卻兢兢業業地承包了銷售、秘書、總務、打雜等各種額外業務。
雖然早已不是職場新人,深海晶卻秉承著吃苦耐勞的精神,忍受苛刻老闆的無理要求,主動將同事的責任攬在自己身上。她認為,只要“多勞”,就一定能“多得”。但到頭來,深海晶只拼到了老闆一句“能者多勞!”的精神安慰。
有時候,我們所謂的努力,只是自導自演的無效自嗨罷了。
深海晶看似很忙碌,但實質上,並沒有做最能提升核心競爭力的事情。
24小時待命,每天忙成狗,到底在忙什麼也不太清楚,這種不聰明的努力方式就像漩渦,把你吸進去,但你卻安慰自己很勵志。
就像朋友圈裡的一群人,他們每天都特別忙,喜歡發“你見過凌晨四點的北京嗎?”“你必須要特別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的雞湯。
但是,這樣沒有效率的瞎忙,只會讓他們越來越走不出人生的怪圈。
正如卡爾維諾說的:
“這些年我一直提醒自己一件事情,千萬不要自己感動自己。”
人天生難免有自憐的情緒,唯有時刻保持清醒,才能看清真正的價值在哪裡。
4
擺脫無效努力,關鍵在於“偷懶”
有人說:這個世界是懶人創造的,而不是努力的人創造的。
人們不想走樓梯,於是發明了電梯。人們懶得走路,於是發明了汽車、火車和飛機。
做得更少,但效率更高。
所以,要想達成自己的目標,首先不應該是瞎忙一通,而是要思考,用什麼“偷懶”的方法,才能將自己的成果最大化。
等你思考完了,你會發現,其實不用花那麼多時間和精力,你就能達成事半功倍的效果。